消除貧困、改善民生,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使命。我們要堅決完成全省脫貧攻堅任務,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去年四川省有5個貧困縣摘帽,2437個貧困村退出;減貧107.8萬人,減貧人口超出年計劃2.8萬人;全省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272萬,貧困發(fā)生率從2012年的11.5%下降到4.3%。脫貧攻堅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
四川省脫貧攻堅雖然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效,但確保在2020年如期實現奔康脫貧目標的任務還很重,脫貧攻堅剩下的都是“硬骨頭”,難度依然很大,不能有絲毫松懈。要從以下幾方面認真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層層壓實責任,堅決打好扶貧攻堅戰(zhàn)。
注重精準識別、統(tǒng)籌謀劃,搞好整體安排,注重力量下沉,層層夯實責任。全省各級領導干部要全員出動,及時督導,現場辦公,解決問題,確保責任到位。扶貧工作隊要負起責任,解決好貧困群眾生產生活中的難題。
既要注重整體推進,又要統(tǒng)籌安排。要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繼續(xù)實施扶持生產和就業(yè)發(fā)展一批、移民搬遷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醫(yī)療救助扶持一批、災后重建幫扶一批等綜合措施,聚焦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逐縣逐村逐戶找準問題拿出對策,精準發(fā)力精準施策,確保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脫貧目標。
不能落下一村一戶。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就四川來說,無論片區(qū)內外,包括建檔立卡和非建檔立卡的貧困村、貧困戶,都要制定具體的脫貧目標。對重點地區(qū)應在資金、項目等方面進行重點傾斜,根據每個村、每個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建立具體的、可操作的、有針對性的扶貧措施。
既注重“輸血”,更注重“造血”。外部的扶持、援助是“輸血”,貧困地區(qū)自身內部更要激發(fā)基層干部群眾的內生動力,完善“造血”功能,不能一味地“等、靠、要”。要通過國家扶持和自身努力,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