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梅
【摘 要】 在消費領域,“80后”、“90后”(對其以“新生代群體”為代稱),有著不同于父輩的支付、理財、消費習慣,本文從電子支付習慣、理財習慣和分期消費三方面為切入點,對滄州區(qū)域1980年至1998年之間出生新生代群體金融消費習慣進行分析,研究銀行對新生代客戶群體的金融服務。
【關鍵詞】 新生代客戶群體 消費習慣 金融服務
1.新生代群體電子支付習慣、理財習慣、分期消費分析筆者本次從群體電子支付習慣、理財習慣和分期消費三個方面對新生代群體展開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00份,回收268份。
1.1新生代群體電子支付習慣分析
在新生代客戶群體中,移動金融的替代率普遍較高。首先,在新生代群體電子支付渠道調查中,37.8%選擇使用手機銀行支付,32.4%選擇使用支付寶,18.9%選擇使用微信,使用網(wǎng)上銀行支付的僅占8.1%。其次,從使用電子支付渠道辦理業(yè)務的種類看,全部新生代客戶在網(wǎng)上購物時使用電子支付,62%通過電子支付渠道辦理過手機充值和轉賬匯款業(yè)務,31%通過電子支付渠道辦理過信用卡業(yè)務,15%通過電子支付渠道進行過炒股基金和購買理財產品。第三,從使用電子支付渠道的頻率來看,新生代客戶群體中不使用電子支付渠道的比例為零,說明幾乎所有新生代客戶對電子支付渠道都能夠接受并會使用,54%的群體每月使用電子支付渠道的頻率在10次以上。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一方面,新生代群體已經成為了社會消費主力,不僅是當前的優(yōu)質客戶,也是在未來10-20年中最具挖掘潛力的客戶。因此,抓住新生代群體對銀行經營十分重要。另一方面,隨著電子支付渠道的日益普及,銀行網(wǎng)點工作人員也要提高金融知識素質以應對新生代客戶群的高端金融需求。
1.2新生代群體理財習慣分析
1.2.1在月收入消費投資比例調查中,生活消費在月收入中比重占到39%-51%,其中,80-85(1980年出生至1985年出生)群體的生活消費比重較低占39%,86-91群體生活消費比重中等占46%,91后群體生活消費比重較高占51%。投資理財在月收入中的比重為15%-28%,其中,80-85群體投資理財占28%,86-91群體投資理財占比25%,91后群體投資理財占比15%。房貸車貸類消費在月收入中比重占10%-17%,其中80-85群體房貸車貸占17%,85-91群體占10%,91后占14%。
可見,新生代客戶消費理財習慣有著明顯的代際差別。80-85群體生活消費比重與其他兩個群體相比偏低,但理財比例較高,說明80-85后的消費理財觀偏謹慎;91后群體大多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消費欲望較強,對投資理財?shù)年P注度較弱。而86-91群體的生活消費和理財水平則居于中等。
1.2.2在理財渠道調查中,20%-37%的新生代群體選擇銀行類理財產品,5%-10%群體選擇余額寶、微信類理財產品,少量群體選擇P2P網(wǎng)絡平臺或民間借貸。
1.2.3雖然目前余額寶等理財方式異軍突起,但在目前經濟形勢下行期,新生代群體仍然把銀行理財作為理財首選。
1.2.4在投資理財看重因素調查中,新生代群體對投資收益的回報率重視程度居首位,其次是投資理財產品的風險大小,第三是投資理財產品的流動性,是否方便買賣。
1.2.5對銀行經營帶來的一點啟示
應當提高新生代客戶理財業(yè)務的針對性,同時適當開發(fā)高收益非保本型理財產,以此滿足91后客戶群體的需要。同時關注新生代客戶聚集地等網(wǎng)點外營銷和宣傳的重要性。
1.3新生代群體分期消費習慣分析
1.3.1在信用卡的使用頻率調查中,40%的群體使用頻率在7次以上,22%使用次數(shù)在6-1次的為40%,不使用信用卡的占20%。在新生代群體分期消費次數(shù)調查中,66%從未使用過信用卡分期消費,25%使用過1-3次,7%使用過1-3次,經常使用的僅占比2%。
1.3.2分期付款興趣影響因素
從分期付款操作性來分析,分期付款手續(xù)費高低成為新生代用戶是否采用分期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分期的申請流程,可選擇所分期數(shù)及可夠商品的種類,從重要性線指向來看這四方面都是制約分期的重要性都非常高。
1.3.3對銀行經營的啟示
一是要注重對新生代客戶群體的信用卡分期的宣傳引導,提高分期業(yè)務的營銷力度。二是需要以銀行為主導,優(yōu)化改善用卡環(huán)境。三是面向新生代客戶群體大力發(fā)展消費金融。
2.滿足新生代客戶金融需求的對策建議
2.1支付應用便捷化
借助手機銀行客戶端的剛性使用,來進一步滲透銀行其他產品。以建行為例,率先推出“龍支付”新型業(yè)務借助已有的手機銀行“悅生活”、善融商務平臺,將“龍支付”融入新生代客戶群體多個生活場景。
2.2銀行理財“平民化”
2.2.1設置平民化理財產品
為新生代設置平民化理財產品的意義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在于“先入為主”的引入,二是通過低門檻引入獲得更豐富全面系統(tǒng)的新生代數(shù)據(jù)。
2.2.2移動端理財
由于年輕一代人更青睞于手機客戶端,銀行應該抓住“二八理論”中的80%,不能忽略長尾理論中的尾部,新生代群體現(xiàn)階段大多數(shù)處在這個位置,這是涵養(yǎng)客戶的過程。
2.3多樣化分期模式
2.3.1.創(chuàng)建完善消費分期平臺
以建行為例,可探討依托“善融商務”平臺,增容產品,大額產品可選擇分期付款。
2.3.2以“消費場景”推廣分期產品
以消費金融切入垂直細分領域的公司,教育、租房等創(chuàng)業(yè)熱點的領域,深入細分產業(yè)鏈,圍繞產業(yè)鏈上下游,構建“消費場景大生態(tài)”。展開推廣分期產品如教育方面的愛學貸、裝修分期的家分期等。
2.3.3強化誠信意識
銀行在引導新生代客戶群體分期消費的同時,要注重對其信用意識的教育,一方面防范自身業(yè)務風險,另一方面站在客戶角度,培養(yǎng)其珍愛信用記錄的意識,避免影響客戶未來的生活和經濟活動。
【參考文獻】
[1] Google發(fā)布的消費者網(wǎng)絡行為報告中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
[2] 比達咨詢咨詢發(fā)布的《2015年上半年中國移動支付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