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昇嘉
初一上學期,學校舉行一年一度的乒乓球選拔賽。進入前四名的同學,將成為學校乒乓球隊成員,每個隊員配備一塊橡膠球拍、一個乒乓球。乒乓球碎了,可以隨時去學校體育室以舊換新。
那個年代,我喜歡打乒乓球,可是自己買不起乒乓球拍,甚至買一個一角七分錢的盾牌乒乓球,需要幾個同學湊錢合買。想想吧,成為學校乒乓球隊一員,能享有如此優(yōu)厚待遇,這著實讓我夢寐以求,饞涎欲滴。
當然,我清楚地知道,進入學校乒乓球隊并非易事,即使你球技在初一年級出類拔萃,還得面臨與初二、初三年級同學競爭,更主要的是你還得跟現(xiàn)有校隊成員過招。他們都進行過正規(guī)訓練,個個身懷絕技。
我心里癢癢的,躍躍欲試,畢竟我從小學四年級開始練球,至今已有三年球齡,盡管未經正規(guī)訓練,屬于“野路子”。我曾多次參加鎮(zhèn)文化站舉辦的各類乒乓球比賽,取得過不俗成績,因而自信滿滿。
學校乒乓球選拔賽有點海選的味道,凡是報名的同學都可以參賽,采取分組淘汰制。我一路過關斬將,進入前八名時遇到種子選手高海祥。他是初三年級學生,老校隊成員。打敗他,就能進入四強,成為校乒乓球隊員。
我觀察過高海祥的球技,左撇子,抽殺球非常兇猛。這是一場硬仗,我決定孤注一擲,豁出去跟他拼了。比賽時,我專攻他右手,抑制他起板扣殺。開局不久,他側身搶攻,接連失誤,丟了幾分,隨即變得拘謹起來。我卻無所顧忌,敢打敢拼,結果以3:2取得勝利,進入四強。其余三名都是老校隊成員。
我終于如愿以償,成了學校乒乓球隊成員,擁有了一塊紅雙喜反膠球拍,并且參加每天早晚的乒乓球訓練,備戰(zhàn)明年五月份舉行的全縣乒乓球比賽。
經過半年嚴格訓練,既練球技,也練身體素質,跑步、舉重、單杠、雙杠等樣樣來那么幾下,非常明顯,我的身體素質和乒乓球技都有了很大長進。
那天放學,教體育的羅老師正式通知我們,還有一周時間就要去縣城參加比賽?;氐郊依?,我把消息告訴媽媽。不料,媽媽臉上沒有半點欣喜神色,卻皺了皺眉頭,輕輕嘆息一聲。
我知道,家里經濟拮據(jù),媽媽肯定是為我上縣城的費用在擔憂。我忙安慰媽媽:“媽,你不用擔心,老師說這次去縣城參加比賽,乘船、住宿、吃飯所有費用都由學校負責,自己不用掏錢?!?/p>
媽媽臉上苦笑了一下,搖了搖頭說:“我知道學校組織去縣城,吃住行不用自己掏錢,可是你穿的褲子呢……”
我低頭看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褲子,兩條褲腿膝蓋處分別打了半尺長的補丁,屁股上也有一塊大大的補丁。這是媽媽自己用縫紉機補的,補丁上有好看的青色圓弧線條,看上去整潔大方。
“沒事的,我就穿這條褲子?!蔽也灰詾槿坏卣f。
媽媽說:“難得去趟縣城,身上總得穿得光鮮一點。補丁加補丁,坍自家的臺小事,可不能坍了學校的臺!”說著,媽媽從箱子里拿出一條深灰色褲子。我一看,那是爸爸的褲子,一直壓在箱底沒舍得穿呢。
“爸爸的褲子,我怎么能穿呢?”我咕嘟著嘴說。
媽媽拿著褲子在我身上前后比劃了一下,說道:“我給你縫一下,暫且穿你爸爸的褲子吧!”
去縣城的隔天晚上,媽媽拿出縫制好的爸爸的長褲,讓我試穿。媽媽根據(jù)我的身材,沿著褲縫一針一線把爸爸的褲子給縮小了整整一圈,我穿在身上不大不小十分合身。
第二天早上,我穿上爸爸的新褲子,前后兩條直挺的褲線,腳蹬運動跑鞋,看上去確實光鮮、精神了許多。我去學校集中,在羅老師帶領下前往鎮(zhèn)輪船碼頭,搭乘去縣城的輪船。小火輪在吳淞江上足足行駛了兩個小時才到達縣城。因為穿了新褲子,走在大街上,我精氣神十足,陽光也變得格外燦爛。值得慶幸的是,老師和同學竟然沒有發(fā)現(xiàn)我身上穿的是大人褲子,我從心底里佩服媽媽的縫紉手藝。
全縣中學生乒乓球比賽假座縣城省立中學舉行。禮堂里燈火通明,一字兒擺開10張乒乓球桌,陣勢頗為壯觀。來自全縣20多所中學的男女乒乓球隊在這里一展身手。我們學校球隊一路披荊斬棘,殺入團體八強,被譽為來自鄉(xiāng)下學校的一匹黑馬。羅老師見既定目標已實現(xiàn),甚是高興,自己掏錢買來糖果,犒賞我們。他特別夸我初生牛犢不怕虎,比賽中表現(xiàn)突出,敢打敢拼,連連取勝。我聽了,心里比吃了糖果還甜。
進入團體四強之前遭遇縣城中學上屆亞軍隊。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zhàn)斗。羅老師的要求簡單明了,這是一次極好的學習機會。他叮囑我們發(fā)揮自己水平,打好每一分球,做到輸球不輸人。
上場比賽時,我在球臺前蹦縱躥跳,左推右打,越戰(zhàn)越勇。當我一個箭步上前撲救險球時,只聽到褲子襠部“哧啦——”一聲響。當時只顧著打球,并沒在意。漸漸地,我感覺到腳下步子拖泥帶水,不再輕捷靈活,甚至一不小心,右腳踩了左腳的褲管,差點摔倒。我低首瞟了一眼,只見褲腿變肥大了,臀圍變寬松了,褲子松松垮垮垂掛著——哦,我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事,心里不由得一陣慌亂。
剎那間,我記起羅老師的話——“輸球不輸人”!于是,我很快調整情緒,全部精力集中在球臺上。我們的乒乓球臺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F(xiàn)場氣氛熱烈,喝彩聲此起彼伏。
比賽結果不出所料,我隊以微弱劣勢敗北。羅老師卻表揚我們頑強拼搏精神可嘉,并發(fā)揮了超常水平,雖敗猶榮。而我,更是名揚賽場,被球賽快報譽為穿了裙褲上陣的隊員,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逃學
小學四年級,我有過一次逃學,是我學生時代唯一的一次逃學。
平時,我是老師、同學眼里公認的好學生。我為什么會逃學呢?
新學期開學一個月,班主任周老師催促同學們繳學費,學校正在統(tǒng)計各班繳費完成情況。那時一學期學費3元錢,班上有很少一部分同學,因家里經濟困難,學校給予免去學費。我們這些所謂家里大人有固定工資收入的,只能填寫一紙學費緩繳書,做出計劃,分期繳費。
父親在鎮(zhèn)上商業(yè)單位工作,靠微薄薪水維持全家六口人生活。我和姐姐、妹妹上學念書,每逢新學期開學,繳了書費,領到新書,接下來繳學費成了爸爸媽媽的心病。
而我最頭疼的是,到了緩繳書上的繳費日期,爸爸媽媽卻拿不出錢來。老師催我,我催爸媽,每個學期都是如此。那天早上我剛進教室,周老師提醒我繳費日期到了,讓我第二天把錢帶去學校。我回家跟爸媽說了,因為爸爸不久前腿上生了瘡癤,去醫(yī)院動手術,病假了幾天,這個月工資打了折扣。媽媽要我跟老師說明原因,暫緩幾天。
白紙黑字明寫著,怎么能言而無信呢?我愛面子,不想因為繳不出學費被老師點名,像根電線木桿似的站在教室里發(fā)呆。第二天早飯過后,我憋著一股氣,背著書包晃晃悠悠繞過學校,毫無目的地來到鎮(zhèn)北郊的少卿山腳下。
少卿山,說它是山,其實屬于山的風貌已經蕩然無存,它不高大,也無山巖,更無山峰,只剩下如現(xiàn)今一幢兩單元五層樓模樣的泥土墩。山上長滿青青的野草、參差不齊的綠樹。
太陽升起老高了,我背著書包在這里東蕩西游,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逃學的。
四周是一大片農田,黃澄澄的谷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飄來陣陣稻香;田埂上一叢叢毛豆枝繁葉茂,豆莢飽滿,已是秋收季節(jié)。我抬眼張望,沒見到人影,便將書包悄悄塞到一棵長著濃密枝葉的毛豆葉底下,確信不會被人發(fā)現(xiàn),我才朝山上攀去。
“當當當……”鐘聲從遠處隱隱傳來,學校上課了。我眼望著學校方向,心里很不是滋味,老師、同學發(fā)現(xiàn)我缺課會怎么想呢?他們會找我嗎……
我坐在山頂樹蔭下,習習涼風吹來,樹葉發(fā)出窸窸窣窣的聲響,擾得我心緒不寧。我向四下里觀望著,看到國四米廠高煙囪里裊裊上升的白煙,隨風變幻著奇異的形狀,輕盈地飄向天際;我眺望著茜浦河里長蛇似的拖輪,滿載著貨物,徐徐駛向波光粼粼的吳淞江;遠處稻田里,農民們彎著腰,手持鐮刀收割著稻子……可是,這一切我根本無心欣賞,心里七上八下總記掛著老師和同學們……
時間已近中午,當急促的鐘聲再一次響起時,我估摸著該是上午最后一節(jié)課了。肚子唱起空城計,我慢吞吞地走下山坡,準備回家吃飯,當然不敢把書包帶回家。我掐算著時間,不能過早,也不能太晚,趕著同學們放午學正好。磨磨蹭蹭到了家里,姐姐和妹妹也先后到達,媽媽正忙著給兩歲的小妹喂飯,爸爸還沒下班,于是我們姐弟仨圍著桌子先吃起飯來。
吃過飯,撂下碗筷,我一抹嘴巴,急匆匆“上學”去。剛出家門,一年級的妹妹從后面追上我,她拉了拉我的衣角,悄聲說道:
“哥,你上午沒去上學——”
我心里一驚,忙伸手捂住妹妹的嘴巴:“誰說的?”
原來,放午學時妹妹在校園里遇到周老師,周老師問起我怎么沒有到校。妹妹把我們家暫時繳不起學費的情況跟周老師說了,周老師讓妹妹捎口信,叫我下午上學去。我讓妹妹不要告訴爸爸媽媽,否則我肯定會挨一頓打罵。妹妹說,只要我上學去,她就不告訴爸媽。
當我再次來到少卿山腳下時,眼前的情景使我突然緊張起來。
上午在遠處割稻的一群農民,此刻已經轉移到山腳下的稻田里,一字兒擺開陣勢揮鐮收割著。翻滾的稻浪已經消逝,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是一大片平展展的稻鋪。我一路緊走快找,當看到書包好端端地在毛豆葉下躺著時,心里才松了一口氣。我馬上蹲下身去,拎起書包,轉身就走。
忽然,稻田里傳來一陣吆喝聲:
“嗨,偷毛豆的!”
“抓小偷——”
我心急慌忙,拎著鼓鼓囊囊的書包,在田埂上狂奔起來,仿佛真成了小偷。
迎面跑來一個膀大腰粗的青年農民,我馬上掉過身去。但是,一個身板硬朗的老農又擋住去路。窄小的田埂上前后夾擊,我無路可走,只得束手被擒。
青年農民從我手上拿過書包,打開檢查,沒發(fā)現(xiàn)所謂的贓物?!澳阍谶@里干什么?”他兩眼上下打量著我,問道。
“沒……沒干什么?!蔽夷ㄖ~上的汗珠,慌亂地回答著。因為逃學,我“做賊心虛”。
老農接過書包,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道:“孩子,我不識字,是個睜眼瞎。你從小要學好,快去學校上課吧!”
我一個勁點著頭,接過書包,逃也似的向學校跑去。
到了學校,果然周老師沒再向我催要學費。我從心底里感激妹妹,也感激周老師的善解人意。
一天的經歷,我一下長大了許多,理解了做父母的不易,自己只有加倍努力學習,才能報答父母的艱辛養(yǎng)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