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
“人離自然近了,就對四季敏感了。一花一草、一樹一木,它們讓人感動不已的地方,都成了畫筆下的題材?!标惾缍旬嬍野苍谧菊@里,天地一方,日子過得倒不像現(xiàn)代人:種菖蒲、養(yǎng)鳴蟲、喝茶、散步、讀書、聽曲,當然也畫畫。
虎虎生威而后坐擁山水
陳如冬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聽著吳儂軟語長大,性格不疾不徐。每天清晨,他先去陽臺“洗肺”順便給花草澆水,然后喝茶,吃早飯。興致好,聽著評彈畫畫,午后打個小盹,醒來看書喝茶,傍晚和夫人在街巷散步。有朋友來訪,興到濃時,直接抱著琴去茶館里喝茶,即興一曲。遇到下雨,他又不言不語撐把傘把背影留在巷子深處。
“不畫畫的時候全都在夢游?!标惾缍绱诵稳葑约旱纳睢?/p>
玩盆栽、養(yǎng)蟲、游園……都像在做夢。雖然過著閑適的日子,但在蘇州甚至中國畫壇,提起陳如冬都知道他是位畫虎名家。山林野虎,在他筆下躍然紙上,讓看畫人讀出老虎骨子里散發(fā)出的沉穩(wěn)傲氣。沒有虛張聲勢,也沒有厚重的筆墨,但就在看到畫的一瞬間,周遭仿佛安靜得只剩山林霸王立于天地間。
“任何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都不是憑空得到的?!标惾缍f。1991年,他偶然看到畫家劉奎林創(chuàng)作的《狼狗圖》,平時常見的狗在畫里完全換了模樣。他買了一本劉奎林的畫集回家觀摩,“我應該在動物畫上有更大追求!”陳如冬萌發(fā)了專攻動物畫的念頭。 為了解動物習性,他經常到動物園寫生、攝影,觀察皮毛在動態(tài)中的變化,甚至多次在黎明趕到上海西郊公園寫生。無數(shù)次與動物的零距離接觸,陳如冬與動物達到了完美的和諧,他筆下的虎也有了“虎虎生威”的表現(xiàn)力。
作家朱文穎說:“陳如冬是個有趣之人,但他的有趣卻也是安靜的。潤物細無聲,像是在冥想?!彼漠嬍揖驮谧菊@西園,一座兩層小樓,窗外枝繁葉茂,四時無遺,取名:牧云堂?!八^牧云,是理想中的自由狀態(tài),也是人生的坐標,更是我對藝術的追求。”陳如冬說。他以前畫動物很多,那是他對技法的執(zhí)迷?,F(xiàn)在,他覺得這些都不重要了,只有表達的沖動,所以常畫山水,親近自然。
以身為行便是作為
陳如冬從小就喜歡畫畫,當其他孩子在玩游戲時,他喜歡拿著筆在紙上、墻上、地上涂畫。9歲時,跟著畫師陳德奎學習工筆山水畫。16歲那年,陳如冬的一幅作品在京蘇兩市美術作品聯(lián)展的比賽中獲得了優(yōu)秀作品獎,這不僅是鼓舞也讓少年陳如冬有了夢想:當一名畫家。考進父母滿意的某大學化學專業(yè)的第二年,陳如冬就退學了,他想要畫畫。
堅持純藝術的道路,并不容易。為了推銷自己的畫,陳如冬硬著頭皮把畫送到十全街的畫店里。畫里表現(xiàn)的靈氣恰好被從香港來淘畫的畫商看中。1994年,有香港收藏家主動找到蘇州,邀請陳如冬開畫展。從此以后,畫畫這件事,算是走上正軌。
箋,在陳如冬看來屬于閑賞文化,在箋紙上作畫似乎更能貼近文人畫的內核,透過小小一張箋,看到的是內心的投射。
畫慣了動物與山水,畫箋這樣的小品,陳如冬不用費力考慮技法、要求,純粹找尋其中趣味?!熬拖袷怯螒蛞话悖韵鄬p松?!蹦X中所想,提筆就來,一株蘭花、一只小蟻、一串足跡……“箋面的畫和書里的文字并沒有什么聯(lián)系,就像花布上的印花和衣服的款式也沒有必然的關系一樣,如果非要有那也是一廂情愿?!标惾缍投瓨蛳壬献髁讼盗挟嫻{,筆墨、書簡、硯臺、小窗……安安靜靜、清清爽爽,讓人想提筆落墨,又舍不得。
“以前古人玩箋,記錄的是一段感懷、一段主人的心思,所以有些箋本身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如細密灑金箋、羊腦箋、素馨箋等,印得較好的如《十竹齋箋譜》和《蘿軒變古箋譜》。還有一種稱‘拱花的有拱凸感的精印箋,手指輕觸如古人的思緒在指尖流過,山水清嘉、草木疏秀,細細品味是一種舊時的光陰?!标惾缍矚g傳統(tǒng)的箋紙或是宣紙或者其他精美華貴的紙:“但我畫箋只是偶爾為之,就像是做游戲,如果每天都玩很快就覺得無聊了。”
陳如冬受吳門畫派的影響頗深,臨摹最多的還屬唐寅。他以非常純粹的方式鼓勵表達對自我、對生命的理解,并自由地創(chuàng)作。還基于江南文化的特點,畫家想的都是如何把學問融為美,這就好比是“筆墨里的書卷氣、平和沖淡的性靈和天地宇宙的情懷”。
在畫家圈里,陳如冬愛收藏和養(yǎng)鳴蟲也是出了名的,他隨意地安排并享受四季,又醉心鳴蟲的美和快樂。他的生活被這些小玩意填得滿滿的,令他的生活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