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禹
(欽州學院,廣西 欽州 535000)
廣西上林地區(qū)民間藝術“絲弦戲”的傳承與保護
胡 禹
(欽州學院,廣西 欽州 535000)
本文通過對廣西上林地區(qū)民間藝術“絲弦戲”進行概述并對其藝術特征進行解析;在思想層面探討上林“絲弦戲”的藝術人文價值并提出保護措施。
絲弦戲;保護;傳承
上林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首府南寧市的下轄縣,依大明山東面,周圍毗鄰武鳴、賓陽、馬山各縣。在文化上是“三月三”、龍母節(jié)文化的源頭;上林縣下轄大豐鎮(zhèn)、三里鎮(zhèn)、巷賢鎮(zhèn)、白圩鎮(zhèn)、覃排鄉(xiāng)、澄泰鄉(xiāng)、明亮鄉(xiāng)、喬賢鄉(xiāng)、木山鄉(xiāng)、塘紅鄉(xiāng)、中可鄉(xiāng)、鎮(zhèn)圩瑤族鄉(xiāng)、西燕鄉(xiāng)等4鎮(zhèn)9鄉(xiāng)。上林除漢族、壯族人口占多數外,還參差瑤族、苗族等33民族散居其內,屬多民族多文化雜交聚居地區(qū)。在民族民間藝術方面,龍舞、采茶、師公舞、師公戲、道公舞、僧公舞、儺戲、瑤族鼓樂、四六聯(lián)民歌、猴鼓舞、瑤山歌等諸多藝術種類都已入選?。▍^(qū))級或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
絲弦戲作為一種戲曲藝術廣泛流傳于南北地區(qū),從風格流派而言可分為東南西北中五路流派。而上林地區(qū)所表演的絲弦戲承襲自湖南常德地區(qū)絲弦戲傳入邕寧地區(qū)而來,與鄰近縣區(qū)的賓陽、馬山絲弦戲同氣連枝屬嫡承關系。除吸收漢劇(常德絲弦)的基本特征為基礎之外,隨著人口遷徙、經濟文化發(fā)展和本土音樂元素的植入對上林絲弦戲的發(fā)展和多元融匯起到了推動作用。
1、特殊性音韻:常德漢劇作為南北路絲弦的代表,糅合江西弋陽高腔調、草昆、楚地民歌和皮黃板式節(jié)奏而成。而隨著湖南人口流動將絲弦戲傳入廣西,上林絲弦受漢人所授南北路漢劇并在當地村鎮(zhèn)廣為傳之至今。因此在節(jié)拍的重音規(guī)律上和尾音押韻上與常德絲弦保持高度一致;這也成為了上林絲弦戲與本土邕劇在風格形態(tài)和演唱曲牌上的迥異之處。
伴奏方面樂器使用和節(jié)奏程式與廣西本土邕劇不同,絲弦戲采用第一拍作為重音作為起手拍而邕劇采用第三拍作為節(jié)奏重音,在板式使用上絲弦近于皮黃調(散板、快板、慢板等)拉動音樂劇情推進,而邕劇則按照文武場的場合來布置節(jié)奏程式。在曲牌運用上,絲弦戲受漢劇萌發(fā),而邕劇、祁陽劇則取道于廣戲。
2、格律性歌詞:絲弦戲一方面受漢文化影響已久,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受本地四六聯(lián)民歌的影響。在歌詞寫作上面既具有古漢文化押韻之意向,同時也帶有現代文的敘事性寫作;當然,在筆者實地考察中也發(fā)現絲弦戲作為農村戲曲種類,民間藝人除日常表演之外同時也兼任新劇本曲調的創(chuàng)作,往往在詞源考究上不做深究而注重于情感體會和敘事性表現。如南路慢板絲弦戲作品《一條龍》唱詞選段:
一條龍(呵)下九來,天長地久二只虎;下山來保定龍樓(呵);
三學士(呵)在朝房,修表等候四朝臣;在金殿與主參謀(呵);
從上文唱詞可以發(fā)現,作者將一二三四的數字按照平仄關系插入句中,同時又將每句場次最后一字押尾韻求得詞性統(tǒng)一,形成了“一、二、樓”對“三、四、謀”的“平仄平”的句體結構。這種方式寫作雖不屬于對偶,但在格律音韻上是經過考究和衡量的。另起一例,又如作品《千軍鎮(zhèn)》的唱詞選段:
少小曾游此處過,重來風景近如何;
一汀秋水晴嵐外,萬疊云山勝事多;
竹里人家門晝掩,江中魚艇網煙波;
徘徊石上千軍鎮(zhèn),霜雪能教永不磨;
該唱詞在字句格式上受七字律詩影響,對偶同樣不算嚴整并且已具有現代敘事文的特征;但從押尾韻來看,上下句為一段的四段詞俱為上半句去聲結束,下半句平聲收尾,形成了齊整“仄平”交替結構。從兩段唱詞上看,上林絲弦戲的創(chuàng)作風格受漢文化影響頗深,而在演唱中使用本地壯方言演唱,這種做法兼具了廣義的長江中下游戲曲和狹義的本土壯鄉(xiāng)農村風格融合之特點。
3、區(qū)域化民族文化特征:上林絲弦戲源于湘戲,在邕寧地區(qū)農村發(fā)展過程中進行了藝術上的自我繁衍并具備了本土戲曲元素和文化素材的改良創(chuàng)新。往往在實際演唱中加入了廣西白話音調,貼近日常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曲調的拖腔、尾音都帶有本地山歌、彩調的旋律影像,襯字襯詞的讀音也傾向于嶺南民歌的風俗特性。所闡述的故事文本和劇中虛構人物也是依照于當地家常熟事和風土俗物、當地傳說等。
1、學術層面的科考實例:對于上林絲弦戲的研究,不但可以對廣西地區(qū)絲弦戲繁衍情況和戲曲接受史進行科學考察;同時還可以對前人作品和新創(chuàng)作品進行音樂形態(tài)上的比較性研究。通過對絲弦戲由表及里的實踐性科考,對于架構上林地區(qū)絲弦戲的曲種體系至為重要;同理,也可以對廣西地區(qū)的絲弦戲流變進行系統(tǒng)化整理,對于發(fā)掘、保護、弘揚本土戲曲瑰寶具有現實性和可期性。通過對上林絲弦戲的理論性研究,可以對桂西南地區(qū)的民俗學、人種學等文化學科進行綜合性考量;將邕賓地域的絲弦戲各支脈進行橫向觀測,對北部灣區(qū)域民俗曲種進行加強和填補理論性藝術文化缺失。
2、社會和市民生活的實用性體現:藝術作為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既來源于生活實踐同時又通過藝術性的表現來豐富社會文化。上林絲弦戲在村鎮(zhèn)集會、節(jié)日、婚喪嫁娶等儀式活動中與其他地方曲藝一般扮演文化傳遞的角色,劇情設置、白話演唱歌詞文本、本土小調以及家常俗事的取材都無一不是來源于當地人民生活之中,劇中所演也是為了引發(fā)民眾思想共鳴達到藝術品大眾品鑒的目的;這些實效性的藝術功用盡皆是勞動人民思想真實的體現。
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現代下,隨著文化藝術的多元化、綜合化;傳統(tǒng)地方戲曲也面臨著諸多問題。
1、授眾群體的小眾性。隨著新世紀的帶來,西方外來文化、現代文化、流行文化等對本土傳統(tǒng)文化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傳統(tǒng)音樂戲曲在傳播途徑上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演出場所、時間依舊只在儀式之中,往往被儀式所禁錮而沒有在其他日常場合下進行藝術表演。傳授絲弦戲技藝的授業(yè)者多為當地文藝戲班子出身,在文化程度上沒有相應得到提高;授課方式往往也是采用傳統(tǒng)師徒口傳心授的教學技法。學生在學習唱段時往往只依照歌詞進行演唱,這樣旋律上往往具有少許即興成分造成記譜教學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而聽眾群往往集中于中老年人,當地的20-35歲這一年齡段的年輕人大多對傳統(tǒng)絲弦戲認知不足并且不感興趣。
2、政府、社會各界的關注不夠?,F今具筆者下鄉(xiāng)考察得知,絲弦戲作為地方劇目只在上林、賓陽等縣鎮(zhèn)演出,而作為其上屬單位南寧市的文化單位部門并沒有專業(yè)類表演者來對絲弦戲進行藝術加工和表演推廣。同時,排演絲弦戲的成員大多為一些個人名義上的藝術工作者或是民間自籌的藝術表演團體,經濟上的不扶持也導致了劇目排演經費上捉襟見肘,長久以往難免會出現絲弦戲劇目和表演水平上良莠不齊的現象出現。表演場地和經費都還依靠村民舉行儀式活動時籌集,這也在客觀條件上限制了絲弦戲的影響范圍造成了社會影響力不足以及阻礙了表演團體自身的良性發(fā)展。
在政府方面,作為社會文化建設的驅動力,應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并建立具有排演本土絲弦戲等民族藝術的劇院和劇團;加大優(yōu)勢文化輸出并建立一套保護、傳承、發(fā)揚民族藝術的理論價值體系。在經濟方面優(yōu)化絲弦戲演職人員的酬薪制度,并開設若干基金來鼓勵各界關注廣西壯族文化思想內涵建設,打造“文化廣西”軟實力文化產業(yè)新型格局、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社會民眾認識家鄉(xiāng)戲曲并鼓勵藝術家走進社區(qū)介紹絲弦戲藝術。
在教育方面,應建立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基地;非遺類的研究基地可以保護好老藝人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劇目等文獻資料并培養(yǎng)后繼人才。除此之外,學校等教學機構應在音樂鑒賞課堂中向學生對上林絲弦戲進行推廣并教授本科學生進行絲弦戲一些劇目的排演,為傳統(tǒng)藝術表演注入新的血液。在著作、研究上可以對絲弦戲的文本遣詞用句或音樂本體結構上進行系統(tǒng)化的分析,科學有效的發(fā)揚絲弦戲這門古老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