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本項目得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型項目資助,項目編號:CX2017SP245。
摘 要:藏文字發(fā)明至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藏語有完整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系統(tǒng),本文主要對當代藏語語法研究的歷史和現(xiàn)狀進行比較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藏語;語法;研究
作者簡介:志瑪曲措,女,西南民族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印度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H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3--01
除藏族本地學者研究除外,我國對藏語語法的研究時間比較晚,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后,國家重視民族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因而對藏語研究的工作也投入了比較大的力度個支持,尤其是對藏語語法的研究,著重世紀的田野調查,著重培養(yǎng)研究藏語語法的人才。從我國對藏語語法研究的過程來看,我們大致可以將對藏語語法研究的時間段分為兩個階段,即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第一個階段可以認為是80年代以前對藏語語法的研究,第二個階段就是80年代以后對藏語語法的研究。
一.我國在80年代以前的藏語語法研究的工作現(xiàn)狀
我國 80年代以前對藏語語法研究工作中,國家主要側重于人才的培養(yǎng)和對藏語的實際調查。主要完成了對語言的基礎研究工作,出版了較多的藏語語法方面的著作,另一方面是對藏語進行實際的田野調查。
(一)出版語法注疏著作
在這一時期,出版了一些比較有見解性和前瞻性的語法注疏著作,1958年,《藏文文法根本頌司徒大蔬》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 1958年,《司徒文法詳解》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等這些藏語傳統(tǒng)文法書的出版,對后人們研究藏語語法提供了參考。
(二)編寫語法教材
在這一時期,對藏語語法的研究工作中,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編寫了很多比較有水平的藏語語法教材。例如說,當時的《藏文文法三十頌》,可以作為當時的教學教材來使用,使人們更容易學習和理解藏語語法。1958年,編寫了《拉薩口語語法》,使人們增進對拉薩語的了解,一系列語法教材的編寫和投入教學使用,對后人研究拉薩語法和人們學習藏語語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三)出版學術論文和專著
這一時期對藏語語法的研究成果中,還有大量一批具有開拓意義和學術價值的專著和學術論文出版。語法著作有,1954年出版的桑熱加措的《文法要義》,和1954年才旦夏茸的《藏文文法詳解》,以及1957年,貢噶出版的《藏文文法簡要及動詞的用法》這三部著作。它們都對后世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二.80年代以后的藏語語法研究
(一)對藏語語法的研究
到了80年代以后對藏語語法的研究,尤其是注重對衛(wèi)藏方言的研究,這一時期,發(fā)表的許多語法著作大多都和衛(wèi)藏方言及語法有關,例如,金鵬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西藏現(xiàn)現(xiàn)代口語動詞的時態(tài)和體及表達方法》等。
(二)對藏語語法體系的研究
從藏族最早語法著作,圖彌所著的語法著作開始,藏族已經有了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語法體系。完整的語法體系的存在,不僅是我們比較快速的學習藏語也為后人研究藏語語法提供了基礎。 這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我們在繼承的同時,必須予以發(fā)揚。自藏文字和藏語語法產生以來至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這上前年以來,藏語的語法也會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但是,我們現(xiàn)在所需要做的工作是,在積極學習和保護傳統(tǒng)語法的同時,要積極發(fā)揚和發(fā)展藏語語法,運用新的語言學理論和研究方法對藏語語法做系統(tǒng)的研究,是藏語語法符合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和語言發(fā)展的本身需求。胡坦在《藏語語法的類型特征》里,從作格,形態(tài)變化和語序三個方面對藏語的語法體系做了比較深入的研究。
(三)對藏語傳統(tǒng)文法的研究
藏語傳統(tǒng)文法的研究是現(xiàn)代藏語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歷代藏族學者孜孜不倦的對藏族傳統(tǒng)文法做過一系類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我們新的一輩語法學家和語言學家以及藏學專家,他們都對藏語語法研究工作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和付出。根據(jù)不完整的統(tǒng)計,自80年代到20世紀初,藏族學者和藏學家們完成的有關藏語語法著作大概已超過20多部。除此之外還有與藏語語法相關的學術論文發(fā)表。
總而言之,這些著作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傳統(tǒng)文法研究的方法的理論,在研究中做到了對傳統(tǒng)文法的整體把握的相關介紹,并且運用現(xiàn)代語言學的知識對傳統(tǒng)的藏文文法體系進行了新的補充,它們在一定程度上繼承和發(fā)展了傳統(tǒng)文法。
(四)對詞匯,句法,句型的研究
藏語的詞匯非常豐富,藏語的動詞有自動,使動,自主和非自主的動態(tài)范圍,在藏語語法運用過程中我們要著重學習和注意運用藏語動詞的形態(tài)變化,而有關這方面的論文和專著也比較多。藏語除了動詞以外,其他的詞匯句型和語法的內容也非常豐富,因此,在學術界圍繞動詞,句法及句型等內容發(fā)表的相關文章也非常多。
對藏語句法研究的著作也有胡坦著的《拉薩藏語中幾種動詞句式的分析》,這篇文章中認為:藏語簡單句式的核心是動詞,按其同前面名詞語的關系可以分為單向,雙向,三向動詞句。在藏語句型研究方面也有胡坦發(fā)表的《論藏語比較句》,在其中分析了甲比乙如何的句型。
總體而言,當代藏族學者對藏語語法研究中,在繼承傳統(tǒng)文法的前提下,不斷的發(fā)揚和研究藏語語法,并運用新的語言學理論和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藏語語法,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語言學概論》 馬學良主編 華東工學院出版社。
[2]《語言學鋼要》 葉蜚生 徐通鏘 北京大學出版社。
[3]《現(xiàn)代語言學教程》 霍凱特 北京大學出版社。
[4]《普通語音學剛要》 羅常培 王均 商務印書出版社。
[5]《語言與文化》 羅常培 新星出版社。
[6]《普通語言學教程》 索緒爾 商務印書館。
[7]岑運強主編:《語言學基礎理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
[8]詹人鳳著:《語言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周毛草著:《瑪曲藏語10.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9]胡坦著:《藏語研究文論》,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