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華+廖幼花
[摘要] 目的 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的述情障礙情況,為臨床提供更合適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提供依據(jù)。 方法 采用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TAS)調查130例,實驗組是65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對照組65名健康志愿者。結果2型糖尿病患者在性別間(t= 0.407,P>0.05)和職業(yè)間(t=0.275,P>0.05)各因子間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2型糖尿病患者的述情障礙情況較明顯,應多關注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狀況,并為他們提供合適的護理。
[關鍵詞] 2型糖尿病;述情障礙;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a)-011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lexithymia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provide basis for the rational nursing of diabetes nursing. Methods 130 cases were surveyed by the TAS surgery,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65 cases of diabetes in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65 cases of healthy volunteers. Results There were no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gender and occupational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t=0.407,P>0.05),(t=0.275,P>0.05)]. Conclusion The alexithymia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s obvious, and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ent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provide more suitable nursing for them.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Alexithymia; Nursing
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逐漸重視非傳染性慢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療,并強調心理應激對其疾病發(fā)展的重要意義[1]。有國外學者發(fā)現(xiàn)心理應激對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的影響較大,而且還會導致不恰當?shù)募膊⌒袨?,甚至影響心理和軀體的治療效果[2]。對于糖尿病病而言,有效治療此疾病的方式包括良好的糖尿病相關知識和自我管理能力,而述情障礙有可能會損害患者心理健康。為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述情障礙情況,該研究對某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住院的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展開調查,且與65名正常健康志愿者進行對比,現(xiàn)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2014年12月—2015年3月期間在某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住院的65例2型糖尿病患者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組)。其中男性為31例,女性為34例,農民為22例,工人為16例,干部為6例,個體為7例,其他14例。年齡介于26~93歲之間,均值(42.28±6.17)歲,且排除精神疾病病史的患者。隨機抽取65例年齡、性別、職業(yè)、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與研究組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志愿者為對照組。
1.2 調查工具和方法
1.2.1 調查問卷 該次調查采用Bagby 等[3]研制的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TAS)測試。TAS由20題組成,各題按1~5分計分,其中4,5,10,18,19題為反向計分。TAS包括3個因子:因子Ⅰ表示認識和區(qū)別情緒和軀體感受的能力;因子Ⅱ表示描述情感的能力;因子Ⅲ表示外向型思維,不透露內在的態(tài)度、感受、愿望和欲念,執(zhí)著于外界事物的細枝末節(jié)。按照劃界分(≥61分為述情障礙;≤51分為非述情障礙)將個體劃分為述情障礙者與非述情障礙者,得分越高,述情障礙的程度就越嚴重。分別求得兩組的TAS總分及各因子分。
1.2.2 調查方法 在某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發(fā)放調查問卷,并隨機抽取65例年齡、性別、職業(yè)、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與研究組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組。調查時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要求獨立回答,避免外界因素干擾。共發(fā)出問卷140份,回收有效問卷130份,有效回收率92.86%。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并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組與對照組TAS調查結果
65例的2型糖尿病總均分為(62.77±5.881)分(≥61分為述情障礙)表明大部分患者明顯存在述情障礙的情況,患者組無論是TAS總分還是3個因子得分都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1。
2.2 不同性別2型糖尿病患者TAS得分比較
AS總分和3個因子分,不同性別患者之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同職業(yè)間2型糖尿病患者TAS得分的比較
不同職業(yè)間2型糖尿病患者TAS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1 患者組與對照組TAS調查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因患病不能照顧家庭,覺得自身給家庭帶來很大的經(jīng)濟負擔,從而心里感到十分愧疚,以至于產生不良的心理障礙[4-5]。主要表現(xiàn)為人際關系淡漠、刻板、僵化和保守,象征性思維顯著減少,不能用言語準確、恰當?shù)乇磉_內心的感受、希望和動力,不善于辨別情緒狀態(tài)和軀體感受,往往側重于描述軀體不適,卻談不出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由于該病病程遷延,如果沒有外源藥物替代治療將會導致危及生命的代謝紊亂,加之必須終身控制飲食,絕大多數(shù)患者產生一種不安的心理,精神高度緊張,失眠[5]。隨著病程的發(fā)展,導致患者心理上產生緊張、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情緒越不穩(wěn)定則越難以恰當描述情感,越欠缺認識和區(qū)別情感和軀體感受的能力。再加上患者機體適應機制逐漸減弱,記憶力下降?;颊邔ψ晕壹膊」芾淼囊缽男圆顒t會影響對血糖的控制,血糖控制不好,會致使疾病的惡化,進而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以至于使每周監(jiān)測血糖次數(shù)、胰島素注射次數(shù)等都有所減少,這嚴重影響患者對自我管理的依從性[6]。
3.2 不同性別和職業(yè)2型糖尿病患者TAS得分比較分析
此研究中,性別與職業(yè)對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礙的影響程度并不明顯,這可能與被調查患者中不同性別、不同職業(yè)所承受的社會壓力以及家庭壓力有關。在生活中承受著許多壓力,易導致胰島素抵抗, 造成糖耐量減低。因此,無論男女之間的職業(yè)如何,都承受著生活中甚至社會中的一些壓力,這些無形的壓力影響著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
4 建議
對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的述情障礙,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4.1 心理護理
護士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針對患者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及各種并發(fā)癥防治導致的不良情緒,護士應給予患者進行心里安慰,多關心患者,并加強與其溝通,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以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懼、憂慮為目的,從而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進一步提高其治療效果, 同時2型糖尿病患者家屬也要多關心患者。
4.2 飲食指導
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環(huán)境因素、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有著密切關系。合理控制飲食是使2型糖尿病患者維持理想體重及代謝平衡的有力措施[7]。
4.3 運動指導
運動是2型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方法之一。指導患者進行規(guī)律飲食,通過日常生活中種種習慣來輔以運動療法,而對于糖尿病并發(fā)壞疽、冠心病等不宜運動療法,可根據(jù)患者的年齡、體質量、習慣以及有無并發(fā)癥進行合理選擇[8]。
4.4 血糖監(jiān)測
教會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性能可靠,操作簡單的血糖儀,熟練掌握血糖儀的使用功能;通過不同時間的血糖監(jiān)測;并做好血糖監(jiān)測記錄。讓患者學會辨別低血糖癥狀和自救措施。
[參考文獻]
[1] 牛群.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和心理教育的關系研究綜述[J].中外醫(yī)療,2009,28(33):172.
[2] Taylor GJ.Alexithymia concept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J].Am J Psychiatry,1984(141):725.
[3] Bag by RM, Parker JDA, Taylor GJ. The twenty-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Ⅱ):Item seleetion and cross validafion of the factor structure[J].J Psyehosom Res,1994,38(1):33-40.
[4] 蟻金瑤,羅英姿,鐘明天,等.述情障礙者的情緒認知與認知性調節(jié)特征[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9,23(2):118-122.
[5] 汪向東.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1993, (增刊):65.
[6] Zeitlins B,Lane RD,O'Leary DS,et al.Interhemispheric transfer deficit and Alexithymia[J].A.J. Psychiatry 1989,146 (11):1434-1439.
[7] 王春芳.心身疾病與神經(jīng)癥患者的述情障礙.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J].1993,19(2):70-72.
[8] 盧寧, 岳振雷, 舒放.兩種心身疾病患者的述情障礙及相關因素研究.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J].2001,15(3):163 -165.
(收稿日期:2017-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