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專家/譚旭東
(北方工業(yè)大學文法學院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對外合作辦學部兒童閱讀中心主任)
父愛不缺席,是對權利和責任的堅守
◎點評專家/譚旭東
(北方工業(yè)大學文法學院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對外合作辦學部兒童閱讀中心主任)
我覺得中國的家庭教育主要有三個嚴重的問題:一是以“隔代教育”取代“親子教育”,二是以師生關系取代親子關系,三是父母給孩子的物質滿足過度,而精神陪伴與引領不夠。其中,“父愛缺席”屬于第三個問題,特別值得反思。
造成“影子爸爸”的原因何在呢?我覺得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傳統的家庭觀念在作祟。長期以來,很多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男性只管在外做事,掙錢,不管孩子,也不管家務。二是一些男性有“大男子主義”傾向,總覺得生孩子、養(yǎng)孩子就是女性的事。三是,在一些女性看來,丈夫只要能掙錢,就可以不管孩子、不帶孩子、不參與孩子的教育。四是一些男性不符合做父親的資格,有的男性本身就是在爺爺奶奶和父母寵愛下長大的,屬于“媽寶式”男性,他自己都嚴重地依賴父母,有的還屬于“啃老族”,怎么有能力做合格的父親?
無論如何,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愛。父愛和母愛一樣重要,都不能缺席。父親和母親都應該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影子爸爸”容易對家庭和孩子造成三個方面的傷害:一是導致夫妻關系不平等,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二是讓孩子產生偏見,以為父親就是這樣的,將來長大了,也可能難以勝任父親的角色。三是“影子爸爸”會使孩子很難感受到家的溫暖,難以獲得身心健康發(fā)展。此外,“影子爸爸”可能給孩子造成情緒或性格的不良影響。
那么,如何避免做“影子爸爸”呢?我覺得,為人父者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要改變傳統觀念,承擔起父親的責任,做好監(jiān)護養(yǎng)育工作。其實,做父親不只是付出,也是得到。做父親,不只是勞累,也是收獲。做父親,也是一次歷練,一次對權利和責任的堅守。尤其是對于青春期的男孩,父親所起的教導作用是母親很難代替的。
第二,要付諸實踐,積極參與家庭教育,陪伴孩子、引導孩子。父親再忙,也要盡可能地多給孩子讀書,多和孩子一起做游戲,多傾聽孩子的聲音。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盡管工作繁忙,但他還給女兒寫了一本詩集,也經常帶女兒逛書店,陪女兒出去吃飯。要知道,不陪伴孩子,不和孩子交流,孩子長大了,就很難理解父親,兩代人之間容易形成代溝,從而產生精神的隔膜。
第三,父親要善于學習,做一個愛學習的父親,這樣更容易贏得孩子的尊敬。不愛學習,知識不更新,也難以跟上形勢。在家庭教育中,當孩子遇到問題和困難時,父親不能幫助孩子,就容易失去孩子的信任。
總而言之,父親要愛孩子,要做孩子的引路人,要以切實的行動擔負起父親的責任,做合格的父親,給孩子家的溫暖。做“影子爸爸”,是自私、任性的爸爸,也是不懂愛不懂法的爸爸,不符合現代文明的要求。
摘自《家庭百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