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 天
閻錫山在臺灣
□ 相 天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此時,蔣介石已經(jīng)逃往臺灣,大陸上仍有一些國民黨的殘余部隊。人民解放軍隨后南下作戰(zhàn),一路攻占了廣西、貴陽等地,將國民黨殘余勢力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
1949年12月9日,閻錫山見整個大陸已經(jīng)沒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地,只好逃往臺灣。閻錫山帶著兩大箱金條,寸步不離。這兩大箱金條為他日后在臺灣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剛到臺灣之時,閻錫山還對反攻大陸抱有一絲希望,他頻頻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準備好好做一番“事業(yè)”,以待將來有朝一日攻回大陸。
不久,滿懷抱負的閻錫山見自己到臺灣后,這個所謂的“行政院長”并沒有什么權力可行使,而且事事都要遵從蔣介石的意見,這令閻錫山非常反感,又無可奈何。
1950年2月,蔣介石操縱“立法院”恢復了“總統(tǒng)”職位。蔣介石復職后,閻錫山向蔣介石提出辭去“行政院長”一職。蔣介石暗中高興,但仍假意挽留。閻錫山自然清楚蔣介石的用意,他再三請辭,蔣介石最后終于答應了。
沒有職務的閻錫山,自然也拿不到薪水了。這時,他來臺灣時帶的兩箱金條可派上用場了。他在臺北市郊的陽明山邊的菁山修建了一座草廬,并搬到那里居住。這里地方偏僻,交通不便,想進趟城,需要走上半個小時才能到達通往城里的公路。而且,這里既沒有電燈,也沒有電話。房子旁邊,雜草叢生,時常有野兔出沒。
可是,這里的夏天酷熱無比,而且時常有臺風侵襲。這讓閻錫山想起了家鄉(xiāng)的窯洞。于是,他雇人為自己建造了一個窯洞。他又在窯洞附近租了一片地,種植了許多柑橘和松樹。
生活在這種曠野荒郊,閻錫山每天靠讀書和種地來打發(fā)時間。閻錫山曾想像李宗仁那樣,移居美國或日本,但最終沒被蔣介石批準。對閻錫山,蔣介石始終不放心。后來,他聽說閻錫山在偏僻的地方種地讀書,于是帶著夫人宋美齡前來探望,見閻錫山住在這樣一個偏僻的地方,真的整天除了讀書就是種地,蔣介石對他徹底放心了。
在這里,閻錫山一住就是10年。他生活非常有規(guī)律,每天早晨7點起床,吃完飯后開始寫作,午休兩個小時,下午讀書,晚上10點入睡。閻錫山當年也算是叱咤風云的人物,可卸任之后,卻很少有人來看望他。這些年里,除了蔣介石來探望過他三次,陳誠出于禮節(jié)來過一次外,其他人從未涉足過此地,這讓閻錫山不免感到有點失落。
盡管國民黨內很少有人來看望閻錫山,但每天他家里都不乏客人。原來,許多報社的記者經(jīng)常光顧這里,他們知道閻錫山是位傳奇人物,對社會的變革起過關鍵性的作用。所以,時常會有報社記者采訪閻錫山。在這里居住的10年里,閻錫山每天都伏案寫作,出版了多部著作。
1959年,77歲的閻錫山仍然身體健壯。有一天晚上,他正準備休息時,突然感覺心臟不舒服,經(jīng)檢查是患上了心臟病,醫(yī)生建議他住院治療。就這樣,閻錫山在醫(yī)院里住了兩個月,擔心自己還沒完稿的《三百年的中國》一書,他怕自己萬一有個好歹,這本書就永遠完不成了。于是,沒等痊愈,他就匆匆回家了。1960年1月,閻錫山終于完成了《三百年的中國》一書。
5月2日,閻錫山突然腹瀉不止。第二天發(fā)現(xiàn)腿部脹得厲害,于是被緊急送往醫(yī)院治療,在醫(yī)生的精心照料下,閻錫山的身體很快康復了,他便又回到了家中休養(yǎng)。
到了5月20日那天,閻錫山又突然感覺不舒服,他請醫(yī)生來家中為自己治療。當醫(yī)生趕到時,他的病情已經(jīng)非常嚴重了。
5月23日上午,閻錫山被送進醫(yī)院搶救。中午,病情加重,不久心臟停止了跳動。閻錫山駕鶴西游,享年78歲。
在去世前,閻錫山曾立下簡單的遺囑:一、葬禮一切從簡,千萬不要過于奢侈;二、前來吊唁的人,贈送的挽聯(lián)可以收,但不能收挽幛;三、靈前供奉一定要是不開花的花木;四、死后不要將尸體停放的時間太長;五、所有人不得過于悲痛,更不能放聲大哭;六、墓碑上一定要刻上自己日記的第100段和第128段;七、七日之內,每天早晚都要讀一遍他寫的《補心靈》。
閻錫山去世后,被安葬在他生前的住所附近。在他的墓旁貼著一幅他生前親自為自己寫的挽聯(lián):“有大需要時來,始能成大事業(yè);無大把握而去,終難得大機緣?!?/p>
(摘自《現(xiàn)代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