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萍
〔關鍵詞〕自我探索;年輪故事;生涯發(fā)展
【活動理念】
1.來自學生的聲音,關于“我存在”的思考:
(1)“老師,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樣一個人,我很矛盾。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好像沒有特長,我也不知道自己對什么感興趣。”
——現(xiàn)在,我如何?
(2)“老師,我現(xiàn)在很混亂,我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我覺得好像做什么都沒意義。”
——現(xiàn)在,我為何?
(3)“老師,我覺得很迷茫,我整天都在想我以后要做什么?”
——未來,我何為?
2.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混亂及確立
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八階段理論認為:青少年期(12~18歲)正處于一個自我同一性階段,他們的發(fā)展任務是需要整合自己關于“我是誰”、在社會上應占什么地位,將來準備成為怎樣的人以及如何努力成為理想中的人等問題。如果自我整合不完善、不清晰,將出現(xiàn)自我同一性混亂的問題。
3.生涯發(fā)展階段理論:
舒伯的生涯發(fā)展階段理論指出:高中生正處于生涯探索階段,在此階段,高中生需要探索自我及與社會的聯(lián)系,以促進其自我角色的形成、職業(yè)探索和選擇,為下一生涯階段作鋪墊。
綜合埃里克森及舒伯的發(fā)展理論,高中生在現(xiàn)階段,需要對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夠?qū)⒆晕业倪^去、現(xiàn)在和將來整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確立自己的理想與價值觀念,并對未來自我的發(fā)展作出認真的思考。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 初步認識自我的五個重要部分(性格、興趣、價值觀、能力、角色),從個人生涯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角度全面探索自我。
2.能力目標:調(diào)整當下行為,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行動、發(fā)展。
3.情感、價值觀目標:更接納自我,并增加對未來的希望感和信心。
【活動重點和難點】
1.重點:認識自我的變化過程(過去、現(xiàn)在、未來),積極看待自我。
2.難點:探索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并有所計劃。
【活動準備】
A4彩紙、筆,自制《我的年輪故事》系列卡片
【活動對象】
高一學生
【活動時間】
40分鐘
【活動策略】
1.引導學生注重傾聽與真誠分享,營造尊重、接納的課堂氛圍。教師保持尊重、接納的態(tài)度。
2.指導教師注重傾聽、提問、鼓勵、積極關注等技術,給予講故事者充分的傾聽和及時、正向的反饋。
【活動過程】
一、團體熱身階段:避“雷”誰厲害?
游戲規(guī)則:
1.這里有五種卡片,正面分別寫著“性格、興趣、能力、價值觀、角色”,只有一張反面有“雷”字。
2.每兩個組為一聯(lián)盟組(1與2,3和4,5和6,7和8,9和10),共同選出1位選手,選取卡片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釋卡片上的詞語含義。
3.能避開“雷”的隊為贏隊,“踩到”“雷”字的隊,選手則需要繼續(xù)回答下一個問題。
4.“雷主”請答:“我”是怎樣一個人?
游戲過程:結合選手的回答,教師補充解析“性格、興趣、能力、價值觀、角色”的含義。
二、團體轉(zhuǎn)換階段
指導教師簡析關于“我”、年輪故事的內(nèi)容。
1.關于“我”
我到底是誰,可以從很多方面來探討。從生涯的角度,我們可以探討如下五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性格(character):可以理解為個性特點,你的個性特點是怎樣的?
興趣(intersect): 你比較熱愛什么,熱愛做什么。在做這個的過程當中你會有著較大的積極性且有肯定的積極體驗。是指你的心理傾向。
價值觀(value):你的價值取向,可以理解為對某事物的看法或評價。
能力(ability)你擅長(做)什么。
角色(identity):是指你的身份??梢韵胂笕松且徊侩娪埃阍诋斨邪缪菔裁唇巧?,你對自己這個角色的定位是怎樣的,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比如你扮演的是兒子的角色,面對父母的時候,應該是兒子的身份。在你的人生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角色。
2.年輪故事
這節(jié)課,我們借用年輪的形象,來了解關于我們自己的年輪故事。
正如樹木的年輪,我們最先開始長成的一輪,我們稱為“過去的我”。思考:過去的我是怎樣的?
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年輪更加豐富。后來可能受到一些重要事件或他人的影響而發(fā)生了變化。所謂重要事件和他人,就是指那些對你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事件和人,有正向的也有負向的。
如今,成長到現(xiàn)在了,“現(xiàn)在的我”又是怎樣的?
未來的我可能會是怎樣的,或者我希望自己是怎樣的?
三、團體工作階段
1.個人探索時間(伴隨輕音樂)
小組成員根據(jù)卡片上的問題思考并描述“我”的某方面性格、興趣、能力、價值觀、角色的年輪故事。(將故事思路寫在白紙上)
2.小組內(nèi)分享:小組成員之間分享年輪故事。
3.全班分享。
4.學生小結:從你的年輪故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用一兩句話小結)
四、團體結束階段
教師結合學生的小結進一步總結。
從年輪故事看自己:
1.看待“我”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
(1)過去的積累是一種沉淀,比如你的經(jīng)驗、興趣、思想等;
(2)過去的消極事件可能還在影響現(xiàn)著在的你,比如某次被欺騙了,讓現(xiàn)在的自己,甚至未來的自己都不敢相信他人。那么,接納它,就讓它停留在過去?,F(xiàn)在的你可以建立新的年輪,并走向未來你希望的自己。
2.看待我自己:“我”是個會變化的個體
可能“我”過去很美好,現(xiàn)在變得黯然失色; 沒關系,新一輪在往前轉(zhuǎn),“我”可以從過去的經(jīng)驗中重拾自己。
可能現(xiàn)在的“我”某方面很糟糕,沒關系,新一輪再往前轉(zhuǎn),“我”可以去改變自己。
可能“我”現(xiàn)在依然如過去一般美好, 也需提醒你,新一輪再往前轉(zhuǎn),唯有保持接納和更新能力,未來的你才能越靠近理想的自己。
用生涯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往你希望的方向去行動、發(fā)展!
【活動反思】
我是融合積極認知的理念(全面、發(fā)展)和生涯發(fā)展的理念來設計這節(jié)課的,希望通過年輪故事,幫助學生探索和認識自我,從發(fā)展的角度思考個人生涯的問題。高一學生仍具有青春期的封閉性特點,不容易在陌生或不安全的環(huán)境開放自我。因此,在課堂上開展探索自我的話題,教師應注重營造安全、尊重、接納的氛圍。
通過實踐及反思,我認為可從以下三方面營造安全的課堂氛圍:
1.在課堂上,授課教師需要自我調(diào)整為輕松、自然、開放的狀態(tài);
2.注重傾聽、鼓勵、積極關注的技術的運用;
3.在進入分享環(huán)節(jié)之前,向?qū)W生強調(diào)保持安靜、尊重的態(tài)度。
【專家點評】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許思安副教授對本節(jié)活動課進行觀摩及點評,點評內(nèi)容如下:
1.值得贊賞的方面
(1)教師引導語言清晰,邏輯思維清晰,在課堂上注重學生的情緒感受,能有效地運用心理輔導的技術,例如傾聽、共情、內(nèi)容反應、自我開放等,具有豐富的登臺經(jīng)驗,有助于學生參與年輪故事的探索和分享。
(2)“避雷誰厲害”熱身活動用得非常巧妙,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情緒,并且有效地與團體轉(zhuǎn)換階段中對解釋“性格、興趣、價值觀、能力、角色”的含義進行有效承接,將較難的概念進行深入的闡釋。
2.需要改進之處
(1)分組:從分組開始就需要注重營造安全氛圍,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跟好朋友坐在一組,這樣更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探索和分享。
(2)教學重點:年輪故事的探索包括過去、現(xiàn)在、未來,教師的重點應落在未來,包括對未來發(fā)展方向的探索。
參考文獻
[1]李琳, 張淑梅.埃里克森心理社會發(fā)展理論:淺析《中國娃娃》中海倫的成長中的困惑[J].青年文學家, 2016 (29). 70-71.
[2]陳巍. 中國大學生職業(yè)可能自我研究述評[J].心理技術與應用, 2014, 2(9) :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