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財經(jīng) 供稿
斯太爾:吹個牛砸出10億元大坑
雪球財經(jīng) 供稿
賠了5個多億之后,還有將近5個億要賠,斯太爾(000760)大股東英達鋼構似乎有點兒撐不住了。而這一切,都源于4年前的那個“奇葩”的承諾。
2013年,湖北上市公司博盈投資(斯太爾前身)與硅谷天堂達成了合作協(xié)議,開展資產重組。硅谷天堂將旗下武漢梧桐賣給博盈投資,博盈投資以增發(fā)的方式募集資金支付收購款項。
上市公司向英達鋼構、長沙瑞澤、長沙澤洺、寧波貝鑫、寧波理瑞、硅谷天堂等6家機構合計增發(fā)3.14億股,募資15億元,一方面用于收購武漢梧桐,另一方面對武漢梧桐旗下唯一資產斯太爾增資,開展柴油發(fā)動機國產化項目。
2009年-2011年,斯太爾稅后利潤為1573萬元、674萬元、625萬元,呈下降趨勢。英達鋼構卻做出2014年-2016年的扣非凈利不低于2.3億元、3.4億元和6.1億元的承諾,未達差額以股份方式償還(后改為現(xiàn)金)。
這筆交易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武漢梧桐本來是硅谷天堂賣給上市公司的,所謂冤有頭債有主,業(yè)績對賭按道理來說應該是硅谷天堂出面,最終卻由英達鋼構背鍋。
2014年、2015年,斯太爾實際扣非凈利未達承諾,英達鋼構自掏腰包向上市公司進行補償。兩年來,英達鋼構共計補償5.07億元。
2016年,斯太爾扣非凈利潤差額4.87億元。按計劃,這筆差額補償款應該是:6月26日前支付1.2億元、7月28日前支付1.6億元、8月28日前支付剩余2.07億元,并就應付未付業(yè)績承諾補償款按0.3‰/日的利息向公司承擔違約賠償責任。
6月26日第一筆補償款并沒有到賬,斯太爾發(fā)公告催債。
英達鋼構財務捉襟見肘之狀頻現(xiàn),從斯太爾披露的信息看,英達鋼構2016年營收5277萬元,凈利-8601萬元;今年一季度營收1122萬元,凈利潤-800萬元。業(yè)績補償?shù)腻X,基本靠借。
英達鋼構所持斯太爾股份基本上處于質押狀態(tài)。
從博盈投資當年重組的設計看,英達鋼構大概率只是硅谷天堂等機構的合作方,不妨把它們看作利益共同體。斯太爾的大股東雖是英達鋼構,但真正控制這家公司的,是這個共同體。
它們通過資本運作來實現(xiàn)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客觀上有助股價上漲,然后機構逐步盈利退出,并最終實現(xiàn)各方利益平衡。即便英達鋼構因為10億多元的業(yè)績補償目前賬面浮虧,但最終不會虧著走人。
5月8日,斯太爾接通知,股東寧波貝鑫、寧波理瑞、長沙澤銘擬將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全部轉讓給收購方,公司控制權或變更。
此次出售股權的這3名股東均為斯太爾2013年重組時定增認購方,合計持股比例達到23.09%;而同期英達鋼構的持股比例僅為14.91%。
這個事件的看點不在控制權變更本身。一方面機構退出,在證監(jiān)會減持新規(guī)的背景下,協(xié)議轉讓是最快退出方式。另一方面,是斯太爾未來產業(yè)格局的變化。斯太爾近期通過媒體表達“柴油發(fā)動機未來將不再是唯一主業(yè)”的論調,正好與控制權變更事項相得益彰。
這預示著,這家公司未來大概率繼續(xù)通過資本運作來實現(xiàn)各方利益的最大化,誰是斯太爾真正的主人不重要,大家目的只有一個:一起賺錢。
所以,英達鋼構會繼續(xù)進行現(xiàn)金補償還是用股票來還債,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