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素菊+盧宏宇+王立軍
興趣是人在精神層面對某項事物的認可,并將渴望從事某個活動的意識形態(tài)體現(xiàn)在身體力行,由興趣產(chǎn)生的內(nèi)在力量是推動人行動的巨大動力源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根本、最有效的因素。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小學里,獨立閱讀在學生的智力發(fā)展、道德發(fā)展和審美發(fā)展中起著特殊的作用?!遍喿x在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鬃釉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坏W生把閱讀當作一種興趣,便會主動去求知、探索、實踐,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獲得豐富的知識,從中取得成就感,進一步產(chǎn)生更濃厚的興趣,促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對于剛步入校園的小學生來說,教師的教學方法將對其方方面面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其中能否采用好的策略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使之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成為了重中之重。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了興趣,才能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進行閱讀,實現(xiàn)從“要我讀”到“我要讀”的思想轉變。在學生開始閱讀的最佳時段,幫助他們樹立起閱讀的興趣,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呢?下面我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一談自己的粗淺看法。
一、課內(nèi)交給學生閱讀方法
我們常說的“授之以漁”就是要交給學生正確學習的思路和方法,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閱讀,使其從中感受到愉悅、快樂。
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能長時集中在某一項活動中。若想讓學生能保持自主地去閱讀,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使他們真正學會讀書。在課內(nèi)閱讀教學時,教師應緊緊抓住課文內(nèi)容,運用多種方式、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1]。每學習一篇課文時,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并且布置一定的任務。比如:這篇課文好嗎?好在哪里?文章主要講一件什么事情?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讓學生通讀全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分組討論,鼓勵引導他們找出能傳達作者情感的詞語、句子,并體會這些詞、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久而久之,使學生養(yǎng)成讀書愛思考的習慣。另外,還應該使學生養(yǎng)成讀書愛動筆的習慣[2]。徐特立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痹趯W生讀書時,教師應提出要求:遇到自己覺得美妙的詞語、精彩的句子、栩栩如生的描寫,都要做好摘錄,記好筆記,并適時與老師或者同學分享。教師還可以經(jīng)常指導學生把自己的閱讀感受以讀書筆記的形式記下來。這樣,一步一步地引導,持之以恒地訓練,始終如一地堅持,學生不僅會加深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也會掌握閱讀的方法,漸漸地和書交上朋友,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應該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們身上激發(fā)起來?!睘榱伺囵B(yǎng)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我在班級里經(jīng)常開展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從中享受閱讀的樂趣,調(diào)動閱讀的積極性,激發(fā)讀書熱情,從而使學生自覺進行課外閱讀。比如:在班級學習園地的一角設立一個讀書展示平臺,同學們可以把自己讀書時積累的內(nèi)容貼在這里,定期評比,看誰積累的又多又好。每周五的最后一節(jié)課,班里都要舉行讀書比賽活動,看誰讀得聲情并茂。開展每日背誦活動,不限內(nèi)容,但是規(guī)定人員,布置強制性的任務,雖然開始時對一部分學生來說是難了點,但是后來就習慣成自然了,而且學生的收獲還是頗豐的。每個月班里固定舉行手抄報專題設計活動,既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新意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像環(huán)境保護、科學技術、安全教育等主題,學生都很感興趣。另外,在舉行所有的讀書活動時,給予學生適當?shù)奈镔|(zhì)獎勵,哪怕是一張笑臉、一張自制的小獎狀,都能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讀書的熱情。
三、家校配合,營造讀書氛圍
小學生的自控能力不強,在校園中,有老師的引導和鼓勵促使他們積極地閱讀各類有益的書籍,而放學回到家里,各種電腦、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對小學生的誘惑力非常強,如果家長的家庭教育做得不到位,課外閱讀便得不到保障,因此學校和家長應互相配合。我利用開家長會的機會,指導家長們在家里給孩子建立一個閱讀的小空間,這個小空間由學生和家長共同設計布置,如書架、花卉、貼圖等等;同時要求家長參與到孩子的閱讀中。起初識字不多,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進行閱讀,抱著和孩子一起學習的心態(tài)讀給他們聽,之后和孩子分享閱讀體會。這樣逐漸形成家庭的慣例,每天都安排一段讀書的時間,如此堅持下去,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習慣,知識量也增加了,便可以自行閱讀。在學校里,教師每天抽出十分鐘時間,指導學生讀報,天天如此,最后形成自覺行為?!皶凶杂悬S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當學生認識到讀書的意義,嘗到讀書的甜頭,就會主動地尋書而讀。當然,在孩子剛開始閱讀時,教師和家長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愛好和性格特點,在孩子還沒有喜歡上閱讀的時候,首要任務是想方設法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給孩子自由選擇閱讀材料的空間,循序漸進,逐步進入正軌。久而久之,學生感覺“枯燥無味”的閱讀也會變得津津有味、其樂無窮了。
四、及時評價,鼓勵先進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任何人的心理意愿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和悅納,小學生更是如此。為了使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持久保持,提高閱讀效率和質(zhì)量,我對班級學生都會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并考評。對那些喜歡閱讀、堅持閱讀的學生,毫不吝嗇地鼓勵,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在獲得贊許之后,讀書的欲望會更強烈,會更加激起他們廣泛閱讀的動力,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典范,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閱讀氛圍,其意義也就更加深遠了。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形式多種多樣,不拘一格。身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肩負著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任,而閱讀是所有這一切的有效途徑。我們應想方設法讓孩子懂得“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讓孩子與閱讀終身相伴,讓孩子在讀書中成長,在讀書中明智。
參考文獻:
[1]呼玉山.激發(fā)閱讀興趣 提高閱讀能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2(10):59-60.
[2]安恩平.閱讀教學中的探究與實踐[J].教師教育科研,2006(05):21.
崔素菊,盧宏宇,王立軍,遼寧沈陽市遼中區(qū)茨榆坨第一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