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培昭
【摘 要】教育問題是關(guān)系著一個國家前途的千秋大業(yè),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關(guān)系著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本文從四個方面總結(jié)了當今教育存在的困惑。
【關(guān)鍵詞】規(guī)則教育 體罰教育 關(guān)鍵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99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家庭因為孩子出現(xiàn)問題而陷入危機,現(xiàn)如今的中國各級教育人士也早已意識到了這一點,于是掀起了探討適應當今孩子教育問題的熱潮。
最近兩年,有一問題十分突出:十二三歲的孩子,有相當一部分厭學,藐視校規(guī)、班規(guī),渾渾噩噩,不顧父母的教導、我行我素??v觀孩子們的日常表現(xiàn)及走訪家長,這種現(xiàn)象的成因主要如下:
一、童年時期家庭教育的缺失
六到十二歲,是孩子成長的關(guān)鍵時期,孩子們的養(yǎng)成教育,都會在這一時期完成,而關(guān)鍵教育期親子教育的缺失,無異于茁壯成長的幼苗沒有了陽光和雨露。尤為重要的是最關(guān)鍵的規(guī)則教育,在孩子的幼小心靈沒有建構(gòu)!
誰都知道,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什么能做,什么該做,哪些是絕對不能逾矩的,一定要讓孩子的心里有最基本的底線。
這一時期的孩子,就像小老虎跟著虎爸虎媽學習捕食一樣,跟在父母身后,亦步亦趨。極為重要的養(yǎng)成教育也在這一時期形成。比如養(yǎng)成早睡早起,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比如書包、衣物等,進門要向父母親人問好,出門要和家人打招呼等等,不一而足。
這一時期,如果父母忙于工作,沉迷于自己的事情,疏于對孩子的管理,讓隔輩親爺爺奶奶越徂代皰,自己只當一個甩手掌柜,那這個孩子就很有可能淪為熊孩子!爺爺奶奶們關(guān)注點更多的是孩子的生理需求:是否吃好,是否穿暖。這遠遠不能滿足孩子們的精神需求。此時的孩子,需要的是那么多,而得到的養(yǎng)分卻是那么的少。貧瘠的心靈沙漠,斷不能開出絢爛的花朵。
二、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等孩子長到十一二歲,糊涂的父母猛然發(fā)現(xiàn):自家的孩子,學業(yè)、道德修養(yǎng)跟別人家的孩子相比已經(jīng)有了幾條街的距離。自家孩子沒有禮貌,無法無天,在家便是擋天王,要風便是風,要雨便是雨。稍不如意,便要上演離家出走的大戲,嚇得家長老師一干人等魂飛魄散。從此以后,斷不敢要風給雨,熊孩子們的霸王地位一再坐實。
更有甚者,要跳樓的居然真跳樓了。我所在小區(qū)一個孩子,打游戲半夜回家,夜半三更,神色疲憊,這觸及到其父的底線,于是父子倆激烈爭執(zhí)。當父親的氣憤已極,斷沒有了往日一哄再哄。然而第二天七點過,天剛蒙蒙亮,這個孩子爬上了三十三樓頂,一躍而下,書寫出他短暫一生最驚心動魄的一筆。
世人嘆惜著,家人后悔著,斷不該如何如何。如果小時不那么溺愛孩子就好了;如果昨晚半夜打游戲回家不激烈指責他就好了!
我卻不這樣認為,父輩的長期的不作為,爺爺奶奶們的溺愛,導致可憐的孩子如純凈白紙一張的心靈早已變成亂草叢生的荒地。在學校,身邊的同學學習成績優(yōu)異,又陽光健康開朗。自己卻相形見絀、顧影自憐,蠻橫強悍的背后,卻是一顆顆一碰就碎的玻璃心。在處處不如人的壓抑下,心脆弱得如一只斷線的風箏,不定哪一陣風就能把它吹跑。就猶如決絕地從三十三樓頂?shù)目v身一躍,即使沒有前天晚上的父子爭吵相互指責,那以后呢,不可能一帆風順吧,君不見定時炸彈早已埋下,哪天會炸只需要有一根導火線。所以,哀嘆者、抱怨者都要回過頭來想想:我們究竟對孩子做了什么?更年期的成年人是否簡單粗暴的對待自己的孩子。
三、提高家長的素質(zhì)迫在眉睫
孩子從牙牙學語,熊爸熊媽們對他們百般疼愛,只怨自己沒有把天上的月亮摘下給孩子當玩具而抱憾。孩子的成長中沒有規(guī)則意識,模糊角色,不懂得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別人的,哪些是自己應該做的,哪些不能侵犯別人的,沒有邊界意識。甚至感受不到身邊的善意和愛,他們認為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當然,只懂索取,不懂奉獻和感恩。中國的父母們錯失了第一個絕好的引導孩子向善變優(yōu)的關(guān)鍵時期。
當孩子們進入中學,小霸王的性格已見雛形。中國的教育機制中如果有正規(guī)的家長學校,對如何做一個家長,進行早期培訓,提高家長的整體素質(zhì),有了畢業(yè)證才允許生育,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四、缺乏體罰機制的學校教育是否有待商榷
中國的學校教育,是明令禁止體罰的,禁止體罰是保護孩子的人格尊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但一味地強調(diào)學生的人格尊嚴,壓縮甚至歸零教師的職業(yè)權(quán)利和人格尊嚴,是顧此失彼。導致學生對老師的不尊重,對知識的輕視,對學習失去興趣;這么多年來,全國學生素質(zhì)下滑就是最好的證明。中國是唯一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明令禁止不準體罰的國家,很多發(fā)達國家,比如美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就允許實施體罰。新加坡對于體罰的解釋是這樣子說的:如果一個人不能承受羞辱、謾罵、誤解、威脅、毆打,那么他將來一定會是社會的負擔。
父母們寄希望于學校老師把孩子教育得日漸優(yōu)秀。學校老師的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抵不住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不和諧的一面肆虐。當今社會是網(wǎng)絡信息社會,誘惑很多,家庭結(jié)構(gòu)傳統(tǒng)化,再加上父母陪伴較少,社會監(jiān)督機制匱乏,學校教育環(huán)境寬松。
學校教育環(huán)境寬松,是導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學生群毆老師,事后頂多家長道歉學生檢討就會沒事;可是一旦哪個老師打?qū)W生,哪怕是象征性的碰一下,那就是大問題,馬上被媒體渲染得很厲害,賠款、處分是輕的,被開除的老師大有人在。當事老師自然羞憤難當,甚至是一輩子的陰影。其他的老師也會感到職業(yè)喪失,體會到老師職業(yè)的悲哀。會產(chǎn)生對待越來越難管的學生管得了就管,管不了也不用在意的想法。
然而教師出于自己對教育的使命感和對學生的責任感,還要顧及社會的壓力,并不能放松對自己工作的要求,世人稱:現(xiàn)在的教師,無異于是背著十字架在跳舞!
我們總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學習高精尖的東西,但損失的卻是做人的常識和底線。孩子回家不向日日操勞的祖輩家長問好致謝,父母卻司空見慣。這樣的父母有沒有想過:一個孩子最后是要成為公民的,是要進入社會的。如果漠視別人的付出,當別人的權(quán)利受到傷害的時候,他的天性沒有被自己的父母管教,那他被社會修理的時候?qū)⒏冻鲈鯓拥拇鷥r。所以,好教養(yǎng)是我們做人的涵養(yǎng),需要一代一代的傳承,這樣才能讓孩子在迅疾變化的時代里,找到內(nèi)心不變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