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談作文教學的理念,已經談得很多了。
我現在特別感興趣的,是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們懂得:寫作理念和寫作技巧,其實是息息相通的。技巧,不是討巧?!凹夹g”性的東西,從來不可能單獨生存,它總是被一種思想照耀?;蛘哒f,它本身,只能是思想的孩子。
我總說,青春語文,你怎么活,你就怎么教;你怎么教,你就怎么活。你的教法,就是你的活法。
我還說,青春寫作,你怎么活,你就怎么寫;你怎么寫,你就怎么活。你的寫法,就是你的活法。
所以,技巧,到最后,不過是你的活法,你的思維方法的折射。
比如我現在看電影電視,對國內的戰(zhàn)爭片,不太信任。因為經驗警告我:諸多“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劇”接連上映,不過是反映著我們的電影人、電視人思想的低幼和心態(tài)的浮躁。
如果我們的價值觀還停留在歌頌戰(zhàn)爭,以戰(zhàn)爭勝利為榮的層面,我們自然表現的便是戰(zhàn)爭的狂歡,勝利者的狂歡。我們便會不知不覺淪陷于靠大場面大制作吸引人震撼人,而忽視對人物靈魂的透視。
寫此文的時候,正是2017年的寒假。電影市場春節(jié)賀歲檔如火如荼,我便也陪伴老人走進影院,看了好多部電影。
整體感覺還是比較失望的。
雖然我看到了我們電影人的空前努力。像《西游伏妖篇》《大鬧天竺》一類電影,電腦技術的應用,動畫的設計,人物的造型等等,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美輪美奐。但電影結束,走出放映廳時,我內心是空蕩蕩的。你會像一個剛剛玩了萬花筒的孩子,一丟掉那個玩具,便覺得索然無味。
但一部《血戰(zhàn)鋼鋸嶺》卻深深吸引了我。
直到第二天中午寫這篇文章時,我還沉浸在影片中,不能自拔。
這就是好電影。好電影抓住你的心,讓你覺得,你內心深處的某一處被深深地擊中,一種叫“共鳴”的美妙感受,充盈你的身心。你不自覺地被電影講述的故事拯救。經由他人的經歷,你找到了自己靈魂的出路。
作為一個天天教學生寫作的老師,《血戰(zhàn)鋼鋸嶺》給予我們的啟示也是巨大的。
我想,如果我要把《血戰(zhàn)鋼鋸嶺》作為一個寫作藍本介紹給我的學生,我會如何講?
首先,要給學生講主題表達。
《血戰(zhàn)鋼鋸嶺》比之我們的抗日神劇,它在主題上高明在哪里?主題,是電影的魂,是一個導演有底氣把自己的作品推薦給全世界的最核心的東西。而作品的魂,就是創(chuàng)作者的魂,甚至是創(chuàng)作者所代表的一個民族的魂。這個魂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能對一個作品的基本品質一錘定音。
魂的力量很強大,它具有相對獨立性,很多時候,是創(chuàng)作者自己都無法掌控的。所以,藝術作品常常會出現讓人啼笑皆非的現象——創(chuàng)作者無法決定自己的“親生孩子”的品質。
創(chuàng)作者自以為竭盡所能的心血之作,卻往往不為世界所接受。
就像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他們已經是我們國內一流的導演了,但他們中后期向國際影壇沖刺的作品,幾乎最后都以失敗告終。
為什么?因為這些作品傳遞出來的價值觀不被世界所接受。
比如《英雄》,場面宏大,不可謂不好看,但是外國人問我們:“天下”是什么?秦始皇統一天下就算“天下情懷”嗎?中國二十四個朝代的更迭,中國社會就是不斷重復的帝王天下,哪有什么真正的“天下”?
還比如《唐山大地震》,馮小剛應該是很有野心的,他大概想拍出一部媲美《泰坦尼克號》的災難片。在技術上,他也不可謂不成功,但作為女人,我對馮導塑造的一個32年在自己的心靈廢墟中掙扎不出來的女性形象很不感冒。同樣經歷了慘痛的生離死別,《泰坦尼克號》中的露絲卻因愛重生,完全地活出了自我。
網上有評論,說《唐山大地震》在技術上可能只差西方50年,但在人性上,可能卻差200年,500年。
一部藝術作品,如果其主創(chuàng)人員沒有站在人類精神的高地上,那么,它可能成為本民族的優(yōu)秀作品,但很難登上世界的大雅之堂。
“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劇”如果誕生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它們有可能成為經典,但到了今天,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它,這顯示出我們自己也在反思我們的戰(zhàn)爭片,并已經初步感覺到了我們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是有問題的。但問題在哪里,并沒有想明白。而《血戰(zhàn)鋼鋸嶺》這樣的影片,無疑幫助我們把這個問題想得更明白了。
《血戰(zhàn)鋼鋸嶺》的背景是1942年的太平洋戰(zhàn)場。他的主人公叫戴斯蒙德·道斯,因為信仰,他不愿意在前線舉槍射殺任何一個人,他因自己的這個信仰被質疑為貪生怕死,所以遭受了上司和其他戰(zhàn)士們的排擠欺辱,最后甚至上了軍事法庭。盡管如此,他仍堅守信仰,孤身上陣,無懼槍林彈雨和兇殘的日軍,誓死拯救一息尚存的戰(zhàn)友。在鋼鋸嶺戰(zhàn)役最艱難的時刻,他一人沖入槍林彈雨,不停地祈禱,乞求以自己的綿薄之力救一人,再救一人。在他的努力堅持下,75名受傷戰(zhàn)友最終被奇跡般地運送至安全之地,得以生還。
這是一個以美軍視角講出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很多情節(jié)是我們的“抗日神劇”們無法想象的。
比如故事塑造了不怕死的美國軍人,但也塑造了同樣不怕死且充滿“智謀”的敵人。
比如寫戴斯蒙德救人。他不僅救了自己的戰(zhàn)友,也同時救了日本傷兵。在他意外進入日軍的秘密坑道后,撞見一個瀕死的日本軍人。在巨大的驚駭后,他的第一反應是為這個日本人扎繃帶,給他注射止痛的嗎啡……
你看,這樣的視角,展示了美國人對“愛”的認識。不過這樣的認識同樣經歷了艱難的過程。故事中戴斯蒙德不愿意帶槍上戰(zhàn)場。他不愿意殺人,就算是敵人也不愿意殺。他因此而被質疑、被排擠、被欺負,最后上了軍事法庭。但他堅決不退縮。他堅持要上戰(zhàn)場——他覺得這是一位公民的擔當,但他也堅持不殺人——他覺得這是一個人的擔當。
后來在父親的幫助下,他得以被判無罪。他可以上戰(zhàn)場了,但背負著重如大山的懷疑、蔑視,甚至是上司和戰(zhàn)友對自己的敵視。
但他最后證明了自己。在上帝之愛的引領下,靠著信仰的力量,他成了戰(zhàn)場上最勇敢、貢獻最大的戰(zhàn)士。他獲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也獲得了國家的尊重。
是愛,對人類的愛,讓他成了不配槍的英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電影結束的時候,觀影者的思考開始了。在戰(zhàn)爭和殺戮一天都沒有停止的當代社會,我們,身在其中的每一個人,面對戴斯蒙德的選擇都會沉思。
這樣的藝術作品,對于真善美的挖掘和傳播,盡到了自己所能盡到的最大責任。所以,它成功了。美國人被感動,中國人被感動,全世界的人都被感動。
我們說真正的藝術沒有國界。其實,沒有國界的,是足以照耀整個世界和每一顆人心的思想。
寫作,也是如此。
我們是學生,是思想正在成長的人。那我們的文字,是不是也可以傳遞價值觀呢?回答是肯定的。
在寫一篇文章之前,一定要想明白,我想表達什么,我所表達的能不能為這個世界變得更好貢獻點兒什么。因為年齡的關系,我們可能想得不太深刻,這沒有關系。寫作,本來就是積累思想、磨礪思想的過程,我們是在寫作中成長的。但是,我們以各種方式“發(fā)表”出來的東西,一定是真的、善的、美的,一定是慢慢走向“崇高”的。
“崇高”是我們內心深處對于真善美的覺醒而自然散發(fā)出來的一種靈魂的芳香。它不是偽道德,不是假道學。它是純真心靈的本色呼喚。
如果我們一旦有了這樣的意識,寫作,便成為了完善靈魂的事業(yè)。
為了“輸出”更好的東西,我們需要更好地吸收——認真地生活,廣泛地閱讀,謹慎地選擇思想的伙伴,讓自己成為越來越好的人。
除了講思想,《血戰(zhàn)鋼鋸嶺》這部電影還激發(fā)我給學生講了講選材。
好電影,無不在告訴我們:重大題材和平凡生活的關系,舊題材和新題材的關系,真實題材和虛構題材的關系。
是的,把握好“新”和“舊”,“大”和“小”,“實”和“虛”的辯證關系,在選材上,我們就獲得了一種自由。
對拍電影來說,二戰(zhàn)題材是太舊太舊的題材。二戰(zhàn)的經典影片,數不勝數。就是中國觀眾熟悉的,也有《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等等。
也就是說,二戰(zhàn),本身就是巨大的生活場。它是有限的存在:在這個生活場中,你如果重復前人的視角,重走前人已經探過的路,拍出的電影便很難超越前人的高度。但二戰(zhàn)又有無限的創(chuàng)作可能,畢竟它是人類發(fā)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深刻地影響了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萬個視角就有一萬個二戰(zhàn)。拍電影,拍的其實就是編創(chuàng)人員的站位和視角。你是否能夠看見別人還沒有看見的東西,發(fā)現別人還沒有表達的東西。
所謂創(chuàng)新,就是尋找自己獨一無二的視角。
導演梅爾·吉布森成功了。他的視角,是槍炮如雨的戰(zhàn)爭中的“無槍”視角,是浴血奮戰(zhàn)中的信仰堅守。他是在戰(zhàn)爭中,卻又超越了戰(zhàn)爭。他在“舊”中發(fā)現了自己的“新”。
相對于二戰(zhàn),鋼鋸嶺戰(zhàn)役只是其中一個重要戰(zhàn)役,它再重要,也是“小”的,而戴斯蒙德,更是這個戰(zhàn)役中的普通一兵,他是更“小”的。戴斯蒙德堅持不帶武器上戰(zhàn)場,對于他整個生命旅程而言,又是更小的。你看,藝術作品的成型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聚焦、聚焦、再聚焦的過程。
再重大的題材,再宏大的主題,最后也要落腳在具體人物的某一段具體經歷,某一個具體特質上。“大”是背景,而“小”才有力度。
再大的背景,如果沒有小人物清晰的容顏、思想路徑來呈現,那就是大而不當,大而空洞。
這對于我們寫作,啟發(fā)實在是太大了。
最后說“實”和“虛”。
真實,是藝術作品成功的基本保證。美國人的想象力是超乎尋常的,他們的各種科幻作品在全世界“橫沖直撞、所向無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們有能力把“科幻”拍得跟“現實”一樣。而我們電影業(yè)的落后也在于,科幻作品像動畫,現實主義作品也像動畫。
我們?yōu)槭裁磁牟怀稣鎸嵏校?/p>
這是我看國產電影,總要氣急敗壞問的問題。
我不懂電影,但我相信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一個人,只有對生活的細節(jié)一往情深,拿捏到位,才可能拍出真實感,寫出真實感。
你活得不夠深情,捕捉不到生活的細節(jié),你是生活的行尸走肉。哪怕一場一場的鋼鋸嶺戰(zhàn)役在不斷爆發(fā),你依舊無所發(fā)現,無所領悟。
下面這位小學六年級學生張可昕的習作《聲控燈》讓我眼前一亮:這里沒有戰(zhàn)爭,但是,這里有比戰(zhàn)爭更甚的“開天辟地”的發(fā)現。
聲控燈
⊙ 張可昕
樓道里,有這么一個神奇的小玩意兒——聲控燈。每當有樓上樓下的鄰居打開聲控燈時,我就無比期待。
一樓住著一個胖哥,是個吃貨。每當晚上他回來時,總會帶來一包薯片,先是躡手躡腳地走到樓梯口,然后抓一把薯片,往嘴里一塞,使勁兒咀嚼著,薯片發(fā)出清脆的聲響,聲控燈亮了??伤孟襁€沒過癮,總要靜靜地等待燈又熄滅,然后用粗粗的聲音喊一句:“喲喲,切克鬧,煎餅果子來一套!”然后才掏出鑰匙,開門進入房間??伤恢?,我早已在門邊笑得直不起腰。
三樓住著一個中年男子,是一名律師。每天晚上,他先是擺好一副法官的模樣,然后跺跺腳,聲控燈亮了,他又等到燈熄滅,突然咳嗽幾聲:“咳咳!”別以為這就完了,他還要一本正經地背上幾條法律,再說一聲:“休庭!”然后踏著穩(wěn)健的步伐回家去。
四樓住著一家三口,小女兒喜歡以唱歌的形式來打開燈。有時是一首兒歌,有時是流行歌曲,有時是一段快板兒。女兒的爸爸總是不小心咳嗽一下,跺個腳啥的,聲控燈就亮了。女兒就會氣得數落爸爸,然后三口子站在那,靜靜地,誰也不說話。燈滅了,女兒就以那美妙的天籟之音唱一首,直到唱完,女孩再來一個完美謝幕,才和爸爸媽媽有說有笑地上樓去。
五樓住著一個剛畢業(yè)不久的女大學生,喜歡跳踢踏舞。每天晚上,她站在樓梯口,把鑰匙上的鑰匙圈套在食指上,然后找準節(jié)奏,興高采烈地跳起踢踏舞,食指上的鑰匙也會發(fā)出悅耳的晃動聲,她嘴里滔滔不絕地背著一些知識點、重點,有時還會哼上一首歌。每當這時,她就仿佛沒有煩惱了,耍個酷,翻個筋斗,還會笑出聲來。那鞋子與地面摩擦的聲音,使人也不禁跟著舞動,煩惱也早已被拋到了九霄云外。
我住在二樓,喜歡以拍手跺腳的方式開燈。先是輕手輕腳地走到燈前,嘴里突然叫一聲:“我是炎黃子孫!”然后有節(jié)奏地拍打著手“啪啪啪啪”。再跺跺腳“咚咚咚咚”。就這么有規(guī)侓,有節(jié)奏地演奏著,活像一個演奏家。我雙眼微閉,歡快地演奏,跌宕起伏,如一首交響曲。末了,再開懷大笑幾聲,然后開心地回家去。
聲控燈不大,卻能體現一個人的性格。真是個神奇的玩意兒——聲控燈。
老師點評
這篇小作文和電影大片《血戰(zhàn)鋼鋸嶺》好像風馬牛不相及是吧?非也!它們雖然是完全不同的選材,但觀其內核,相通之處甚多呢。
比如都是“大事件小人物”的取材思路。二戰(zhàn)是大事件,戴斯蒙德是小人物。用小人物的命運和精神狀態(tài)來表達對大事件的反思,這是電影藝術最常用的路徑。
而寫作也是一樣的??申恐?,就在于她賦予了“小人物群像”一個大背景——聲控燈這個東西,其實代表著電子信息時代。它和煤油燈、日光燈一樣,是有時代的象征意義的。在這樣的一個平臺上來寫小人物,視角便完全地變化了。其寫人創(chuàng)意,實在稱得上是獨辟蹊徑??!
《血戰(zhàn)鋼鋸嶺》把禮敬送給了一個超越戰(zhàn)爭,堅守仁愛信仰的普通戰(zhàn)士。而《聲控燈》則把禮敬送給了一群個性鮮明,熱愛生活,活得情趣盎然的普通人。
其真其善其美,其生活原味兒與傳奇特質,異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