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鐵軍+張孝偉+??
摘要:本文分析了對構建和諧校園過程中,高校工會的維護職能、建設職能、參與職能、教育職能,闡述了在和諧校園建設中工會不可或缺的作用。結合作者的工作實踐,提出了發(fā)揮工會作用的具體做法和意見。
關鍵詞:和諧校園 高校工會作用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4-0152-02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zhàn)略構想之后,便有了和諧校園的提法。高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需要構建和諧校園。關于和諧校園的基本內涵,學界并無定論。有的人認為,和諧校園應該是以人為本、公平正義、民主法治的校園,應該是誠信友愛、充滿活力的校園,應該是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校園。也有人認為,和諧校園就是學校內部諸要素之間以及學校與社會之間處于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協(xié)調、相互促進的狀態(tài),它包括學校內部各要素的和諧和學校與社會的和諧兩個方面。作為從事多年工會工作的筆者認為,高等學校作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和諧校園”框架的構建,歸根到底,離不開工會組織維護、建設、參與、教育職能作用的發(fā)揮。
一、構建和諧校園,堅持以人為本,維護廣大教職工的合法權益,離不開高校工會維護職能作用的發(fā)揮
工會最基本、最主要的職能就是維護工人的合法權益,這也是工會的生命所在。作為高等院校的工會也是如此,其首要職能就是維護廣大教職工的權利和合法利益。
建設和諧社會,關鍵在于“促進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自由發(fā)展,而高等教育恰恰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基礎。構建和諧校園,需要包容各種思想、觀點和教育方式,形成一個普遍認同的基本價值取向,那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培養(yǎng)“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人。
教育的核心問題永遠是培養(yǎng)什么人的問題。只有在確立了正確的價值理念上取得共識,構建和諧校園才有了精神支柱。正如有的專家指出,要在教育中體現(xiàn)以人為本,我們必須在三個維度上取得共識:在知識方面,堅持崇尚真理,追求科學;在行為上,致力獻身社會、服務人群;在精神上,提倡學術自由、思想解放。有了這樣的共識,才能實現(xiàn)校園建設與社會發(fā)展同步,在和諧社會中孕育出和諧校園。這也恰恰符合和體現(xiàn)了高校工會的維護職能。
二、構建和諧校園,營造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離不開高校工會教育職能作用的發(fā)揮
高校工會的教育職能是指高校工會幫助廣大教職員工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提高綜合素質,使工會成為教職工在實踐中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校。高校是知識分子薈萃的地方,教職工特別是教師的綜合素質比較高,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不需要繼續(xù)學習,尤其是對政治理論的提高和業(yè)務知識的學習。當下社會前進的步伐越來越快,新的理論體系和理論成果層出不窮,要想使自己跟上時代的腳步,就必須加強學習,與時俱進,更新知識結構,改造思想觀念,指導自身實踐。
在構建和諧校園中,應該發(fā)揮高校工會“大學?!钡慕逃饔茫匾曀枷虢逃ぷ?,將廣大教職工思想凝聚在一起,力量團結在一起,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學校的改革和建設中來。通過開展機關和二級學院對口共建等活動,端正政風、教風和工作作風,利用典型感召,榜樣示范,樹立大局觀念,增強服務意識,用精神力量引領廣大教職工共同致力于和諧校園的建設。
校園環(huán)境在構建和諧校園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當前社會環(huán)境的大背景下。校園環(huán)境是社會環(huán)境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是一種特殊的環(huán)境。文明向上的校園氛圍,自然優(yōu)美的學校環(huán)境,對師生都具有“潤物細無聲”的陶冶作用。
三、構建和諧校園,建立健全、完善的校園制度,保證教職工的參政議政和民主管理,離不開高校工會參與職能作用的發(fā)揮
高校工會的參與職能就是高校工會要充分利用教代會、二級教代會等渠道,發(fā)揮教職工參政議政的民主作用,代表和組織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科學管理。正如前面所講,維護是高校工會最主要的職能,大多數(shù)是通過參與的方式進行的,即“在參與中維權,在維權中參與”。教代會和二級教代會都是通過教職工代表的參與實現(xiàn)的。
構建和諧校園,制度建設也是關鍵。校園制度包括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活動中應遵循的規(guī)章制度及長期沉淀的道德規(guī)范等,特別是學?!墩鲁獭返闹贫ㄅc實施,要緊緊圍繞這個校園的“根本大法”制定相應的適應現(xiàn)代大學制度要求的規(guī)章制度。
構建和諧校園,就要通過高校工會的工作調研、召開座談會、舉辦論壇、代表提案等各種形式,提高廣大教職工的參與度,拓寬教職工的訴求表達途經(jīng);就要通過教職工參與高校工會舉辦的各種文體活動、健康體檢、困難幫扶等活動,建立起職工關愛機制;就要通過設立的宣傳欄、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等自媒體手段,發(fā)布官方信息,讓廣大教職工結合自身實際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通過校務公開、院(部、系)務公開等手段,加強信息公開,保證廣大教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促進高校的民主與法制建設。
四、構建和諧校園,建設一支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教師隊伍,離不開高校工會建設職能作用的發(fā)揮
高校工會的建設職能是指高校工會要始終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吸引、組織和帶領廣大教職工積極投身學校的建設、改革和發(fā)展的任務,這足以說明高校工會是一個“建設者”而絕非“破壞者”。有的人認為,建設應該是學校行政的事,校工會只要維好權就行了。其實不然,工會的“維護職能、教育職能、參與職能、建設職能”是一個辯證的統(tǒng)一體。因為不管是校長,各級行政機構負責人,還是普通的教職工,實際上都處于學校這個利益共同體之中,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任何一個工會會員,都應該從學校發(fā)展的大局來考慮問題,自覺敬業(yè)愛崗,努力奉獻。
構建和諧校園,學校各級工會組織應該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將廣大教職員工團結起來,帶領大家為把學校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共同奮斗。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比賽,一方面凝聚了人心,增強了教職員工的團結力、向心力和歸屬感;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大家的身體,增強了廣大教職員工的身體素質。組織開展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依托教職工文體協(xié)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園丁創(chuàng)業(yè)、師德評比、巾幗育人標兵、巾幗服務標兵、勞動模范評比等活動,對提高廣大教職工成為“四有”好老師起到了積極的建設作用。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能豐富精神生活,陶冶和愉悅思想情操,堅定理想信念,為更好地構建和諧校園提供了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精神基礎。
構建和諧校園,必須建設一支品德高尚、嚴謹治學、團結合作、科學育人的教職工隊伍,保證教師和教師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關系和諧地發(fā)展。綜上所述,如果高校工會組織的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那么這所高校一定是一所和諧校園。
參考文獻:
[1]甄建立.對工會工作四項職能的理解[OL].中國政法大學校報電子版,2012,6(19):3.
[2]如何構建和諧校園[DB/OL].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88395476703874772.html, 2013-10-20.
責任編輯:孫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