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陳 濤
那時的他們
文丨 陳 濤
最近,同事們在忙著策劃“知青”選題。老故事怎樣寫出新視野,讓她們一度糾結!
“知青”,對于80后的我們來說,多少還是會有些陌生,因為曾經(jīng)遠去的年代,我們沒有參與;可有時候,卻又是那么的親近,也許我們的父輩,很多也是這樣一路走來。
而此次聽到要再采訪這個群體時,讓我不由想起的是,六年前的夏天。
那時,為了節(jié)省采訪時間,我們夜晚從正安縣城出發(fā),前往上壩知青茶場,也稱“最后的知青部落”。
山高路遠、坡急彎多,同行的人不斷提醒師傅慢點、再慢一點。經(jīng)過山路十八彎,我們終于來到離知青部落不遠的地方,找到一所招待所住下。
進屋,伸手不見五指,好不容易摸著墻壁進去,拉到了電線開關。昏暗的燈光下,屋里差不多有八張床的樣子,一排挨著一排。洗漱的地方,就像曾經(jīng)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樣,一排水管一排人,大家站在一起洗臉、刷牙。關鍵是旁邊還有一只小黑羊,“咩咩咩”的叫著,為鄉(xiāng)村寂靜的夜晚平添無數(shù)哀怨。
同行的人說,這兒已經(jīng)是這里最好的環(huán)境了,大家將就住一下吧!在“最好”兩個字中,我開始想像什么是“最差”?
從小生活在城市的我,剛入這個行業(yè)的我,在當時無法想像鄉(xiāng)村人家最原始的模樣。何況,即使是現(xiàn)在跋山涉水采訪過很多貧窮地方的我,也依然認為那里是我見過最苦的地方。
那一家破破爛爛的泥巴房頂上,用塑料紙蓋了一層又一層,窗戶也沒有完好的,給人的感覺就是四處透風。還記得老大爺說,蓋了也不頂用,但不蓋更沒有辦法。語氣中滿是無可奈何。家徒四壁也不過如此,何況連四壁都不完整,是一眼就望見的貧窮。
本來上壩就遠,知青部落還是山上的山上,地窮人又沒錢。所以沒人愿意嫁過來,就算嫁過來了也不一定留得住。最后一把年紀的老大爺,沒有人可依靠也無經(jīng)濟收入來源,只能靠僅有的救濟過日子。
還有采訪的上海大叔,我已經(jīng)忘記他叫什么名字,但他說的一些話我還隱約記著。他說,如果能一直呆在上海,混得再差也不至于像現(xiàn)在這樣??伤舱f,我不怨那個時代,也不怨任何人,這就是自己的命。
唯一讓他值得慶幸的是,他的妻子和女兒得以回到上海,雖然當時他沒有順利得到回去,他也認了。他說,后來當我可以回去了的時候,我卻不知道還能回去干什么,呆在深山里的我已經(jīng)與那個城市脫節(jié),完全不知怎樣去融入新的生活。起碼留在這里,和他們在一起,還能說說心里話,可家人在那邊又一直追著我回家。
而今,不知大叔是否已在上海和妻女共享天倫??v然歷經(jīng)磨難,這也是最好的結局,因為還有年輕的生命,沒來得及綻放就已經(jīng)枯萎在了上壩。
那個“姑娘”,暫且這樣稱呼吧,如果活著已是婆婆輩的人,可生命定格在那時的她,也還可以稱之為“姑娘”。她一直活在眾多知青的記憶中,當年從城市來到這里的她,承受不了如此的落差,最后選擇結束了青春而鮮活的生命。
她的死給了很多人震撼,年輕的知青們似乎堅定了要好好活下去的信念。然而,走在知青們曾經(jīng)住過的屋子,撫摸墻上他們留下的話語,在時光的印跡里雖已斑駁,卻仍舊能感受到那時的迷茫與困惑。
臨走前,曾經(jīng)的知青們說雖然有政府的幫助,為了自食其力,他們自己也在想辦法搞茶葉產(chǎn)業(yè),還想打造知青特色旅游……后來,他們的發(fā)展每每屢見報端,雖有實踐卻也并不是那么如意。
寫到此,想起《在雨中》的歌詞:
“你說人生艷麗
我沒有異議
你說人生憂郁
我不言語
只有默默地承受這一切
承受數(shù)不盡的
春來冬去”
現(xiàn)在的我們,無法說那個時代好與不好,那樣的事情對與不對。每個時代都有它的使命與擔當,而作為記者,我們只有忠實地記錄這一切,不去大力宣揚什么,也不去抹殺他們的真實感受,才是對我們所采訪過的人最好的尊重,也是對這個時代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