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紅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糖尿病性腦血管疾病患者情緒障礙的臨床護理方式,為臨床護理提供依據(jù)。方法 選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該院的74例糖尿病性腦血管病情緒障礙患者來分析研究,患者分成了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均為37例患者,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使用護理干預。對兩組護理后的SAS、SDS評分和滿意度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護理后平均是(43.68±3.46)分;SDS評分平均是(42.64±3.27)分;滿意度是94.59%,對照組的結果分別為(48.68±3.46)分、(47.64±3.27)分、80%,兩組結果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性,觀察組效果較為優(yōu)秀(P<0.05)。 結論 糖尿病性腦血管病情緒障礙患者臨床中接受護理干預可以對患者的情緒起到調節(jié)作用,讓臨床的護理滿意度提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糖尿病性腦血管??;情緒障礙;護理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3(b)-0136-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 of emotional disorder of diabet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7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motional disorder of diabet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7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SAS and SDS scores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43.68±3.46)points, (42.64±3.27)points, 94.59% vs (48.68±3.46)points, (47.64±3.27)points, 80%], and the effec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excellent(P<0.05).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emotional disorder of diabet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accepting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linic can have an adjust effect on the emotion,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Diabet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Emotional disorder; Nursing
糖尿病史臨床中發(fā)病率較高的代謝疾病,該疾病還會導致其他的一些合并癥狀,以腦血管病為主[1]。糖尿病性腦血管疾病是患者體內的脂肪、糖、蛋白質等營養(yǎng)代謝物質代謝紊亂,引起了顱內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變。糖尿病性腦血管病患者臨床中會有無癥狀卒中、鬧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表現(xiàn),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糖尿病性腦血管患者很容易出現(xiàn)情緒障礙、焦慮、抑郁等等負面情緒,患者的病情也會惡心,陷入惡性循環(huán)[2-3]。為糖尿病性腦血管病情緒障礙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服務能夠改善患者的癥狀,此次就該類患者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年6月—2014年6月該院以隨機的方式選取此期間在該院進行診治并行護理干預的37例糖尿病性腦血管病發(fā)生情緒障礙患者作為觀察組對象,并以相同方式選取此期間在該院進行診治并行常規(guī)護理的37例糖尿病性腦血管病發(fā)生情緒障礙患者作為對照組對象,所有患者的病情均與臨床上糖尿病性腦血管病的診斷標準相符,且均存在情緒障礙。觀察組共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57.34±3.58)歲;平均病程為(3.21±1.08)年。對照組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57.43±3.66)歲;平均病程為(3.25±1.12)年。兩組一般性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開展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安排專業(yè)的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病情監(jiān)測,根據(jù)患者的病情來進行注意事項指導,如果有異常情況,應該通知醫(yī)生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處理。觀察組:實施護理干預。安排專業(yè)的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護理,具體步驟如下:(1)健康宣教。為患者進行疾病的特點講解,為患者進行指導,遵醫(yī)囑為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叮囑患者按時按量用藥的重要性,讓患者能夠配合治療和護理,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2)心理護理。因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緒障礙,所以,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非常重要。①護理人員需要主動和患者建立良好溝通,讓患者對護理人員給予信任,為護理工作提供前提;②護理人員要有耐心,能夠傾聽患者的心聲,疏導患者的焦慮情緒,為患者提供專業(yè)建議,讓患者的不良情緒能夠排解;③護理人員要向患者進行成功病例的講解,讓患者能夠增強對抗疾病的信息,更加積極的配合治療。(3)康復訓練。適當?shù)倪\動能夠促進患者的康復,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增強患者的運動意識。此外患者可以自行站立后,應該指導患者行走,調整患者肢體的協(xié)調性,預防安全事故發(fā)生。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經護理前后的焦慮癥狀自評量表(SAS)的評分、抑郁癥狀自評量表(SDS)、護理滿意度進行觀察與記錄,并作為相關指標進行比較。
1.4 護理效果評定標準
①向所有患者發(fā)放自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癥狀自評量表(SDS),由患者以自身實際情況為基準,對量表中的項目進行客觀評分。量表中所涉及的項目共包括心悸、恐懼、焦慮、噩夢、睡眠障礙等。最后由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評分情況進行統(tǒng)計,如低于50分,則視為正常狀態(tài);如高于50分,則視為焦慮或抑郁狀態(tài)。分數(shù)越高,表示情緒障礙程度越高。②(滿意+基本滿意)/例數(shù)×100%=護理滿意度[4]。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其中,計量資料以(x±s)的形式表示,并通過t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通過χ2進行檢驗;另外,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5]。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護理后平均是(43.68±3.46)分;對照組是(48.68±3.46)分,兩組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451,P<0.05)。觀察組SDS評分平均是(42.64±3.27)分;對照組是(47.64±3.27)分,兩組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134,P<0.05)。觀察組滿意度是94.59%,對照組的滿意度是80%,兩組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24,P<0.05)。
3 討論
糖尿病性腦血管病臨床具有比較高的發(fā)病率,該疾病患者多數(shù)都是因為負情緒所導致的[6-7]?;颊邥霈F(xiàn)偏癱、口角歪斜等不良癥狀,因為患者還會有睡眠障礙,所以會失眠。這些癥狀均會引起患者的心里煩躁、焦慮和抑郁。以來,患者自身疾病會對患者情緒產生影響,讓患者的病情加重,再來,患者的病情加重會持續(xù)讓不良情緒發(fā)酵,因此不斷惡化。所以,為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護理服務能夠讓患者的情緒得到緩解,也是糖尿病性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護理方向。研究表明,糖尿病性腦血管患者的情緒障礙通過護理干預能夠得到緩解,促進患者的病情改善,有益于患者身心健康恢復。此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護理后平均是(43.68±3.46)分;SDS評分平均是(42.64±3.27)分;滿意度是94.59%,對照組的結果分別為(48.68±3.46)分、(47.64±3.27)分、80%,兩組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效果較為優(yōu)秀(P<0.05)。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應用于糖尿病性腦血管病情緒障礙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優(yōu)秀,能夠讓患者的情緒癥狀得到改善,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護理反饋,臨床中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因此我們推介為這類患者使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才獎,孔麗瑤.糖尿病性腦血管病與情緒障礙關系的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14):10-12.
[2] 楊誠,劉陳先,黃海波.糖尿病性腦血管病情緒障礙的危險因素的臨床對照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3,19(35):27-30.
[3] 馬國勝,彭彩麗,張東,等.急性重癥腦血管病死亡風險的多因素分析及預測[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5(5):540-541.
[4] 羅云,李敬偉,管得寧,等.糖尿病所致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頸動脈斑塊形成過程中血脂組分的變化及意義[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94(29):2279-2281.
[5] 張遠鳳,蔣曉江,許志強,等.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在神經內科門診患者中的知曉率調查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13,21(6):642-648.
[6] 張穎,崔劍俠,李鳳榮,等.系統(tǒng)營養(yǎng)指導對2型糖尿病伴腦血管病患者預后的影響及評價[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15, 38(5):376-377.
[7] 劉會鋒,張樹全,商淑梅,等.糖尿病腦病與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J].疑難病雜志,2013,12(11):847-849.
(收稿日期: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