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機動車污染物排放已成為PM2.5的重要來源。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有利于減少機動車二氧化碳及污染物排放。為鼓勵市民少開車,共同為節(jié)能減排做貢獻,北京市啟動“我自愿每周再少開一天車”活動。燃油車車主每停駛24小時,便至少可獲得碳排放收益0.5元,獎勵將以微信紅包的方式兌現(xiàn)。
放眼海外,其他國家也在鼓勵公眾少開車,參與減排,綠色出行。在德國萊比錫市,當?shù)卣?012年推出一項政策,民眾只需出示駕駛執(zhí)照或提供車輛信息就可以免費乘坐公交。此外,德國決定修建自行車高速公路,連接德國10座城市,在德國魯爾工業(yè)區(qū)蜿蜒前進。
為鼓勵綠色出行,目前澳大利亞幾個中心城市都在大力擴展自行車專用道路。據(jù)報道,悉尼市政府計劃投入6340萬澳大利亞元,鋪設總長度284千米的自行車路網(wǎng)。為更有效地保障自行車出行者的安全,相應的法律也隨之出臺。不過,在澳大利亞騎自行車必須戴頭盔。
日本是僅次于中國和美國的自行車大國,人們在居住區(qū)主要是步行或者騎車外出,車站和商店門口常年需要專門人員負責管理自行車。日本人因私出行時選擇步行或騎車的比例高于搭乘公交,這主要依賴于社區(qū)的配套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