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軒
我獨自行走在林蔭小道上,黑夜正向不知所向的心靈漸漸逼近,人群的嘈雜仍掩蓋不住那份凄冷的心境。
一幅畫面清晰地在腦海涌現(xiàn):在一片土地上,一群樸素又野蠻的農(nóng)民在收割著金黃的稻谷,等到收割結(jié)束,唯獨留一人在那里看守,天邊的山霞時而絢麗時而深沉,在空曠的大地上投射出那位思考者渺小的剪影。
我似乎能望見他那張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臉了,在炫麗模糊的光圈中,他向我咧了一下嘴。他是劉亮程,他是日日夜夜在思考人與自然的劉亮程,他又是日日夜夜在村莊過著常人生活的劉亮程,他又是日日夜夜能讓我拋開冗雜的事情,獲得內(nèi)心深處寧靜的劉亮程。
記得一年多前在書店里瞥見了《一個人的村莊》,乍看名字,雖略顯樸素卻有荒野蒼涼之感。從此,歲月便在皺褶的白紙之間安靜流逝,我的心里漸漸有一分明白,如月光瀉地。劉亮程的文字就是一張張人畜共居的生活版圖,向我訴說著生命與生命之間的故事。作家給予我的不僅是一系列深刻思想,更為我營造了人與自然交織成的寧靜,使我燥熱又孤寂的心靈得到撫慰。
這些故事里的人和動物,為我開啟了一段美好歲月。我總是會想起一匹逃跑的馬,在競相飛奔中預(yù)示著它不可更改的宿命。每當(dāng)停留在此頁,便有一位作家的聲音在我耳邊時隱時現(xiàn):我不希望你成為一匹盲目奔逐的馬,你應(yīng)有屬于自己的速度。這平靜的聲音教我不慌不忙地走著自己的路,始終把控著適合自己的學(xué)習(xí)方式和發(fā)展方向。在清冷的夜晚,我不禁想起馮四,在歲月的大荒蕪中,他的生命伴隨著村莊的記憶消失殆盡。雖然他一生中未娶妻生子,只留下一塊大荒田,可他在與時間這位敵人的斗爭中,也算是赤手空拳戰(zhàn)了一輩子。生命,只是在自然進(jìn)程中獲得感悟以及一點微不足道的價值。而劉亮程對我的引導(dǎo),便是繼續(xù)堆砌那堵仍透著世間的陽光和風(fēng)的墻。
在許多不眠之夜的凌晨,我爬下了床,從桌邊捧起劉亮程的一本書,躡手躡腳地走到陽臺。窗外的樹枝在風(fēng)聲中大搖大擺,漫漫夜空,點點星星憂郁地眨著睡眼,我腦海中便浮現(xiàn)出不如意的往事,一股莫名的壓力如煙霧籠罩著我——焦頭爛額的學(xué)業(yè),與同學(xué)極少往來的尷尬關(guān)系,無友的孤寂與無奈……我曾一度厭倦了生活,又整天拼命地給自己補充心靈雞湯,希望自己能夠達(dá)觀,然而終究是無濟于事,從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典型成功事例只會令我望而卻步,在生活面前更加蜷縮。在一次次與生活的磨合中,只有劉亮程那個荒野原生態(tài)的村莊成為了我的寄托與歸宿。想起龍應(yīng)臺的一句話: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心靈的回歸與正確的融合才是止痛的良藥。我從口袋中偷偷摸出手電筒,借著微弱的光芒,一行行文字在黑暗中模糊卻又深刻地呈現(xiàn)。我看到的已不是單純的白紙黑字,而是一幅幅劉亮程所過的生活的畫面。
我看到了他半夜躺在草地上,在蟲聲、蛙聲、谷物生長的聲音交織成的美妙的睡眠曲中,酣然入睡。那些勤快的小生命,便在他身上留下許多又紅又癢的疙瘩。我看到他化為了一棵樹,在被人無情地砍斷時渾身顫動,疼痛得叫出了聲。我看到他在斜陽里,在孤零零的麥壟上,割著別人未割完的稻子,干著許多人不愿意干的事情。我看到了一種不可名狀的孤獨壓著他,也壓著我。我們是同病相憐的戰(zhàn)友。他在這個荒涼的村莊中凈化心靈,釋放自我,思考著生命的意義;又揮動著靈思的旗幟,給予我對萬物全新審視的角度。
就這樣,直到天明我才暫時離開了他的世界……我與劉亮程心靈的相契,算是某種緣分。在命運的悄然投擲下,他最終成為我的心靈家園。
點評
劉亮程以新疆的黃沙梁為不竭的創(chuàng)作靈感,表達(dá)著對土地、對生命的思索。正是他的這份孤獨和詩意,深深感染了小作者,讓同樣迷茫與孤單的他找到了心靈的共鳴。文中對自己讀書的經(jīng)歷和感受敘寫得非常細(xì)膩,令人讀之入神。
(黃忠、倪協(xié)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