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婭++金鳳++郭子璇++吳迪++范巍巍++王震宇++杜明
摘要采用水酶法制備虹鱒魚骨油,單因素分析法優(yōu)化虹鱒魚骨酶解的工藝條件,考察了料液比、pH值、酶解時間、酶解溫度、加酶量5個因素對魚油提取率的影響,采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 (GCMS) 技術對魚骨油的脂肪酸組成和含量進行了分析鑒定。結(jié)果表明,在55℃、pH 7.5、酶解時間為3 h、料液比為1∶1、加酶量為2000 U/g的條件下,利用堿性蛋白酶提取的虹鱒魚骨油中的油脂含量最高。GCMS分析結(jié)果表明,虹鱒魚骨油中主要成分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脂肪酸總量的80.4% (w/w),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分別約占不飽和脂肪酸的76.9%和23.1% (w/w), DHA和EPA的總量為3.4% (w/w)。本研究優(yōu)化了虹鱒魚油的提取技術,對虹鱒魚油的主要揮發(fā)性物質(zhì)進行了分析鑒定,初步確定了其中對魚油風味起主要貢獻的物質(zhì),對魚油產(chǎn)品的分析與鑒別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魚骨; 水酶法; 魚油; 不飽和脂肪酸; 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
1引 言
魚類加工中產(chǎn)生的大量魚骨副產(chǎn)物中富含蛋白質(zhì),目前主要的利用方式是將其加工成飼料,經(jīng)濟價值低。虹鱒魚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長期食用能有效防止心血管類疾病,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被譽為“水中人參”\[1\]。魚油是魚骨中富含的主要功能性成分之一,其主要成分為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2\]、降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3,4\]等作用,是一種具有良好功能的食品原料。
目前,生產(chǎn)魚油的主要方法有蒸煮法\[5\]、淡堿液清洗法\[6,7\]、溶劑提取法\[8\]、水酶法\[9,10\]和超臨界流體萃取法\[11,12\]。蒸煮法不能將與蛋白質(zhì)相結(jié)合的脂肪分離,提取率較低,而且蒸煮溫度一般為90℃,會對魚油品質(zhì)造成不良影響。淡堿液清洗法和溶劑提取法中溶劑不易回收,并可能造成環(huán)境污染。超臨界流體萃?。躘13\]主要是用于萃取含游離脂肪酸較高的成分,難以實現(xiàn)規(guī)模化及工業(yè)化生產(chǎn)\[14\]。相比之下,水酶法提取效率較高,能有效回收原料中蛋白質(zhì)\[15\],且不污染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不同來源的魚油其脂肪酸組成存在很大差異。目前針對深海魚類來源的魚油脂肪酸組成分析的研究較多,但針對淡水魚尤其是虹鱒魚的魚油的脂肪酸組成的研究卻未見報道。本研究以虹鱒魚骨為原料,采用水酶法制備魚油,并采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GCMS) 技術對虹鱒魚油的脂肪酸組成及其風味進行了分析,為魚油的檢測分析及其開發(fā)利用提供了參考。
2實驗部分
2.1儀器與試劑
Atomx/7890B/5977A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 (安捷倫科技 (中國) 有限公司);CF16RXⅡ高速離心機 (日本Hitachi公司); PB10 pH計 (賽多利斯科技儀器 (北京) 有限公司);TTLDC多功能氮吹儀 (北京同泰聯(lián)科技術發(fā)展有限公司);紫外分光光度計 (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NMI20030H1核磁共振儀(上海紐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微波傳感器 (上海福美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堿性蛋白酶 (173168 U/g)、風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北京寶希迪有限公司);甲醇 (Methanol,色譜級)、正己烷 (Hexane, 色譜級)、Na2CO3、NaOH、CuSO4、酒石酸鉀鈉、鎢酸鈉、鉬酸鈉、Li2SO4等試劑(大連博諾有限公司)。Agilent 19091S433UI HP5ms Ultra Inert色譜柱(30 m×250 μm×0.25 μm)。虹鱒魚骨由山東悅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2蛋白質(zhì)等組分含量測定
蛋白質(zhì)測定采用Folin酚試劑法\[16\],脂肪含量測定采用NMR法\[17\],水分測定采用微波傳感器法\[18\],灰分測定采用灰化法\[19\]。
2.3魚骨樣品處理方法
魚骨切碎成0.3 cm×0.5 cm的小塊,按料液比1∶2 (w/w),加水攪拌均勻,高壓蒸煮 (121℃, 30 min)。然后進行勻漿 (5000 r/min, 5 min),將勻漿液調(diào)節(jié)到適宜溫度 (參照表1),用1 mol/L NaOH調(diào)至pH值,加酶 (500 U/g) 水解 3 h,100℃滅活酶10 min,10000 r/min離心20 min,取上層魚油,待測。
魚油提取率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魚骨中所含魚油質(zhì)量即為粗脂肪含量,采用NMR法進行快速測定。
2.4蛋白酶的篩選
本研究選擇5種蛋白酶水解虹鱒魚骨,以魚油提取率為指標確定最適合的酶,所選取的各蛋白酶水解條件如表1所示。
2.5脂肪酸組成分析
2.5.1樣品甲酯化取0.02 g 酶解后的魚油于樣品瓶中,加入2 mL 0.5 mol/L KOHCH3OH,密封,60℃水浴孵育2 h。冷卻至室溫,用6 mol/L HCl調(diào)至pH 3~4;加入2 mL 正己烷萃取,重復3次,35℃下氮吹至恒重。加入0.5 mL色譜級正己烷,混勻,加入2 mL 1% H2SO4CH3OH,70℃水浴1 h,冷卻至室溫,用去離子水調(diào)至中性,靜置分層后,移取正己烷層,加入無水Na2SO4,過夜,備用。
2.5.2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分析GC條件:Agilent 19091S-433UI HP5ms Ultra Inert毛細管柱 (30 m×250 μm×0.25 μm);載氣:高純氦氣;分流比:50∶1;流速:1.0 mL/min;進樣口溫度:250℃;升溫程序:柱箱初始溫度50℃,保持1 min,以50℃/min 的速度升溫至170℃,再以4℃/min升溫至300℃,保持15 min;進樣量1
SymbolmA@ L。
MS條件:EI離子源,電離能量70 eV,離子源溫度230℃。通過檢索NIST譜庫,對脂肪酸進行定性分析,通過面積歸一化法確定其相對百分含量。
3結(jié)果與討論
3.1虹鱒魚骨中主要成分含量
虹鱒魚骨是一種高蛋白、高脂肪的原料,測得虹鱒魚骨中蛋白質(zhì)含量為15.9% (w/w),脂肪含量為17.7% (w/w)。
3.2魚骨水解條件的優(yōu)化
3.2.1水解蛋白酶的選擇5種蛋白酶酶解提取魚油的結(jié)果如圖1所示,其中堿性蛋白酶酶解虹鱒魚骨的油脂提取率明顯高于其它酶,因此選擇用堿性蛋白酶進行酶解,并對虹鱒魚油的提取條件進行優(yōu)化。
3.2.2酶解溫度對魚油提取率的影響如圖2所示,溫度升高,魚油提取率逐漸增加,在55℃時達到最大。這是因為溫度升高,酶的活力增強,酶解速率加快,當溫度達到一定值后,隨著溫度的升高,酶逐漸失活,提取率下降;同時,溫度過高會導致油脂品質(zhì)下降。因此,選取55℃為酶解的最佳溫度。
3.2.3酶解時間對魚油提取率的影響如圖3所示,酶解時間少于3 h時,油脂提取率隨時間延長而增大;當酶解時間達到3 h后,油脂提取率增長速度變慢;同時,酶解時間延長,油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氧化變質(zhì)\[19\],因此,選擇3 h為虹鱒魚骨酶解的最佳時間。
3.2.4pH值對魚油提取率的影響在最適pH時,酶表現(xiàn)出最大活性,pH值過低或過高,都會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如圖4所示,隨著水解體系pH值增加,魚油提取率先增加后降低,在pH 7.5時,虹鱒魚骨的油脂提取率到達最大值。因此本研究選擇pH 7.5為魚骨酶解的初始pH值。
3.2.5加酶量對魚油提取率的影響如圖5所示,隨著蛋白酶加入量增加,魚油提取率逐漸增大,酶加入量為2000 U/g時,提取率最大;當酶過量時,酶自身的水解增強,魚油提取率反而降低\[20\]。本實驗結(jié)果表明,2000 U/g為酶的最適加入量。由于酶加入量為500 U/g與2000 U/g時魚油提取率的差別不大,考慮到成本,選取500 U/g進行后續(xù)實驗。
3.2.6料液比對魚油提取率的影響如圖6所示,當料液比為1∶1時,油脂提取率最大,之后隨著水加入量增加,提取率逐漸降低,這可能是由于水加入量增加,底物濃度降低,酶的濃度也減小,導致提取率降低。
綜合上述實驗結(jié)果,虹鱒魚骨油的最佳提取條件為:在55℃、pH 7.5、酶解時間為3 h、料液比為1∶1、加酶量為500 U/g。在此條件下,利用堿性蛋白酶提取的虹鱒魚骨中的油脂含量最高,提取得到的粗魚油呈橘紅色,油體清澈、透明,魚油香味純正。
3.3虹鱒魚骨脂肪酸組成分析
將提取的虹鱒魚油進行氣相色譜質(zhì)譜分析,所得譜圖見圖7,脂肪酸組成見表2。從表2可知,本研究測得的虹鱒魚骨油中的脂肪酸共25種,主要在C12~C22之間。其中飽和脂肪酸7種,含量為總脂肪酸的20% (w/w);其余為不飽和脂肪酸, 占脂肪酸總量的80% (w/w),單不飽和脂肪酸占不飽和脂肪酸的76.9%,多不飽和脂肪酸占23.1%,高于羅非魚內(nèi)臟的63.31% (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分別占脂肪酸總量的3813%和25.18% (w/w))。在不飽和脂肪酸中,含量最高的為油酸,其次為亞油酸。脂肪酸是風味化合物的重要前體,是揮發(fā)性化合物的主要來源。Caprino等\[21\]研究了
白鱘魚的脂肪酸組成及其風味化合物,脂肪酸主要是棕櫚酸和油酸,其次是DHA和EPA;主要風味化合物是醛類,占揮發(fā)性化合物的60%,對其風味起主要作用的己醛和壬醛是由亞油酸氧化形成的;庚醛和辛醛來源于油酸和亞油酸的氧化。龍斌等\[22\]以川鯰為原料,對其腹部和背部的脂肪酸及揮發(fā)性化合物進行測定。羥基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是最重要的風味化合物,尤其是醛類,其中己醛、庚醛、辛醛、壬醛、2,5辛二酮、1辛烯3醇對川鯰的風味影響最為顯著;大多數(shù)醛是不飽和脂肪酸氧化形成,其進一步氧化反應生成短鏈醛。該研究進一步驗證了脂肪酸對揮發(fā)性風味化合物的形成至關重要。脂肪酸降解后能生成醛類、醇類、烷烴、烯烴等揮發(fā)性風味化合物。因此,本研究以提取的虹鱒魚骨油為原料,采用SPMEGCMS對其揮發(fā)性化合物進行了測定。虹鱒魚油中共檢測出醇類占14.78%、烷烴34.23%、醛類28.05%、酮類1.96%、苯0.46%、吡嗪10.76%、酸0.63%、酯1.38%、烯烴6.36%、萘0.27%、炔烴1.49%等,其中,醛類、吡嗪是魚油嗅感的主要物質(zhì)。辛烯醛是導致魚油產(chǎn)生腥味的最主要物質(zhì),它是一種重要的有機中間體,是生產(chǎn)丁辛醇、香料的重要中間體\[23\]。 醛類的氣味閾值較低,是魚油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在酶和微生物的作用下發(fā)生氧化降解而生成的\[24\]。在虹鱒魚油揮發(fā)性化合物中,另一個含量較高的物質(zhì)是N(2丙炔基) 吡咯烷,是由脂肪酸氧自由基均裂產(chǎn)生的,但由于其閾值較高,其對魚油風味的形成直接貢獻不大。在虹鱒魚骨中檢測出吡嗪類物質(zhì),包括2乙基5甲基吡嗪 (草味,堅果味) 和2,5二甲基吡嗪 (烘烤堅果味)\[25\],其中2乙基5甲基吡嗪含量較高,占1.86% (w/w),在虹鱒魚油的風味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4結(jié) 論
本研究以虹鱒魚骨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魚油,對提取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GCMS的分析結(jié)果表明,水酶法所提取的魚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占絕大部分(80.4%),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占不飽和脂肪酸的76.9%,多不飽和脂肪酸占不飽和脂肪酸的23.1%, DHA和EPA占總脂肪酸的3.4%。本研究對魚油產(chǎn)品的分析與鑒別具有參考價值。
References
1ZHANG ZhenXing, LIU YongFeng, LIU Yi, PEI Dong, WEI JianTeng, DI DuoLong. Marine Sciences, 2014, 38(6): 31-36
張振興, 劉永峰, 劉 毅, 裴 棟, 魏鑒騰, 邸多隆. 海洋科學, 2014, 38(6): 31-36
2XIN SongBai, CHEN ZuMing, CAI Yi. China Condiment, 2014, 39(5): 83-85
辛松柏, 陳祖明, 蔡 燚. 中國調(diào)味品, 2014, 39(5): 83-85
3Tidow K S, Mobarhan S. Nutr. Rev., 2001, 59(10): 335-338
4Tisdale M J. Support Care Cancer, 2003, 11(2): 73-78
5WANG XiaoLong, YANG LiYe, WU WeiJian, OUYANG XiaoKun.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2013, 32(5): 403-407
王曉龍, 楊立業(yè), 吳偉建, 歐陽小琨.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 2013, 32(5): 403-407
6Chantachum S, Benjakul S, Sriwirat N. Food Chem., 2000, 69(3): 289-294
7YANG GuanE, YANG Qi, ZHAO JianBin, LIU ZhiZhen, NIU Bo. 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2001, 32(1): 31-32
楊官娥, 楊 琦, 趙建濱, 劉志貞, 牛 勃. 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1, 32(1): 31-32
8TU ZongCai, ZHANG Peng, WANG Hui, YE YunHua, MAN ZeZhou, YIN YueBin.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2012, 36(4): 367-372
涂宗財, 張 朋, 王 輝, 葉云花, 滿澤洲, 尹月斌. 南昌大學學報, 2012, 36(4): 367-372
9HUANG JunChao, JIANG Fan, YANG Jie. 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40(1): 65-69
黃俊超, 江 凡, 楊 潔.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 2014, 40(1): 65-69
10WANG Dan, YU Lyu, ZHOU Jing, CHEN XiaoE, DAI XiaoFeng, LIU ShuYun. Chinese oils and fats, 2015, 40(3): 1-5
王 丹, 俞 呂, 周 晶, 陳小娥, 代小鳳, 劉書云. 中國油脂, 2015, 40(3): 1-5
11TANG Feng, XU XueQin, LI Jue.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23(11): 216-218
唐 峰, 許學勤, 李 玨. 食品科技, 2007, 23(11): 216-218
12Davarnejad R, Kassim K M, Zainal A, Sata S A. J. Chem. Engineer. Data, 2008, 53(9): 2128-2132
13SONG WeiChun, XU YunSheng, FAN GuiLin, LI Yan. Journal of Qiongzhou University, 2015, 22(5): 37-40
宋維春, 徐云升, 范桂林, 李 燕. 瓊州學院學報, 2015, 22(5): 37-40
14Uquiche E, CiranoN, Millao S. Industrial Crops Products, 2015, 77: 307-314
15LU JianFeng, LIN Lin, ZHANG WeiWei, WENG ShiBing, YE YingWang, JIANG ShaoTong. Food Science, 2010, 31(22): 75-80
陸劍鋒, 林 琳, 張偉偉, 翁世兵, 葉應旺, 姜紹通. 食品科學, 2010, 31(22): 75-80
16Balkanska R, Zhelyazkova I. Bull. Chem. Soc. Ethiopia, 2015, 29(3): 485-490
17Sorland G H, Larsen P M, Lundby F, Rudi A P, Guiheneuf T. Meat Sci., 2004, 66(3): 543-550
18Yang J J, Huang M, Peng J H, Shi J H. Measurement, 2016, 87: 83-86
19Schnfeldt H C, Pretorius B. J. Food Composition Anal., 2011, 24, 1141-1146
20WANG QianQian, LYU Shun, LU JianFeng, JIANG ShaoTong, LIN Li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 2015, 30(9): 72-78
王倩倩, 呂 順, 陸劍鋒, 姜紹通, 林 琳. 中國糧油學報, 2015, 30(9): 72-78
21Caprino F, Moretti V M, Bellagamba F, Turchini G M, Busetto M L, Ginai I, Paleari M A, Pazzaaglia M. Anal. Chim. Acta, 2008, 617: 139-147
22LONG Bin, WANG XiChang, ZHANG FengPing, CAO Jing, LIU YaoMin. Food Science, 2013, 34(22): 250-256
龍 斌, 王錫昌, 張鳳枰, 曹 靜, 劉耀敏. 食品科學, 2013, 34(22): 250-256
23LIU HongXia, LIU HaoKai, ZHANG Yun, MA ShuWei, WANG Ping.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2014, 30(5): 67-69
劉紅霞, 劉豪凱, 張 勻, 馬舒?zhèn)ィ?王 平.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 2014, 30(5): 67-69
24ZHANG HongYan, LI Ye, YUAN Bei, LAN ZhouBin, WANG QiuJuan, CHEN YiFang, DONG LiSha, WANG ChanYang, SI KaiXue, HAN JiaoJiao, CUI ChenQian, SU XiuRong. Food Science, 2016, 37(20): 57-62
張紅燕, 李 曄, 袁 貝, 竺周斌, 王求娟, 陳義芳, 董麗莎, 王朝陽, 司開學, 韓姣姣, 崔晨茜, 蘇秀榕. 食品科學, 2016, 3(20): 57-62
25LI ShuRong, WANG Li, ZHANG ChunHong, SONG HuanLu, WANG Shuo, WANG Qiang.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10, 43(15): 3199-3203
李淑榮, 王 麗, 張春紅, 宋煥祿, 王 爍, 王 強.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0, 43(15): 3199-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