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董銘
由環(huán)球公司出品的動畫大作《神偷奶爸3》本月7日在國內(nèi)公映,獲得預(yù)料之中的票房成績和關(guān)注度。除了搶鏡頭的小黃人,主角格魯“從大惡人到正義英雄”的變化,用非典型手段來戰(zhàn)勝對手的劇情,可謂近年來好萊塢動畫片一種新型“套路”?!坝⑿壅仁澜?,惡人必被打敗”的觀念,雖然在面向成人的影視作品中常常被打破,但最近的青少年動畫片,也似乎更加“早熟”了起來。
“惡人”終成“英雄”
2010年,《神偷奶爸》第一部誕生時,最大的賣點還是選用了一個反傳統(tǒng)的“大惡人”——格魯來做主角。然而在故事中,計劃“偷走月亮”的格魯最終被三個可愛的女孩所感染,改邪歸正做了好人。在第二部中格魯更是尋得情路,徹徹底底變成富有愛心的“三好男人”,國內(nèi)對這部片子的標題也從直譯的《卑鄙的我》變成如今的《神偷奶爸》。
從一個無惡不作的壞蛋,到循規(guī)蹈矩的奶爸,格魯“三觀很正”的改頭換面之路不禁讓一些系列老粉絲感到故事有些“褪色”,認為其丟失了第一部中的新鮮感和想象力。到《神偷奶爸3》,格魯用“惡人的手法”,去挑戰(zhàn)本作中真正的大反派。由此可見,就算是“惡人”,把智商拿去做好事,依然可以成為英雄。
反派洗白成套路
亦正亦邪的主角在面向成年人的影視劇中并不罕見,但對于青少年來說,無論中外,影視作品的主角傳統(tǒng)上都常常遵循“偉光正”的形象。然而近年來,好萊塢兒童劇頗有一股“反傳統(tǒng)”的潮流:不少傳統(tǒng)故事中的“邪惡形象”被重新定義,或是改邪歸正,或是心有苦衷。為惡人“洗白”,成為兒童影視劇顛覆童話里沿襲多年價值觀的趨勢。
最著名的“改邪歸正”當屬票房大賣的《怪物史萊克》系列,把怪物打造成善良的主角,王子則淪為邪惡的反派,美麗的公主不僅沒有變回人形,還成了綠皮膚的怪物,和史萊克“永遠幸福生活在一起”。同樣,一直塑造經(jīng)典童話的迪士尼也不甘循規(guī)蹈矩,在被稱作“動物界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獅子王2》中,第一部反派的兒子卻有一顆和平正義的心,最終抱得美人歸;在迪士尼另一部面向青少年的真人電影《后裔》中,同樣身為傳統(tǒng)反派的后代們被正能量所感染,從而選擇了“對”的道路?,F(xiàn)在的青少年劇更加重視的是,就算成不了一塵不染的絕對正義,只要做了對的事,你依然可以成為一個好人。
當然,一些電影更是把“反派”做主角的魅力發(fā)揮到極致,甚至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洗白,而是通過對其內(nèi)心的剖析,描繪出一個多面的、難辨善惡的形象。2013年大獲成功的《冰雪奇緣》改編自安徒生的童話《白雪皇后》,生生就把原著中禁錮男孩的女巫“白雪皇后”改成了艾莎公主,她的魔法只是因被人欺負后的自我保護。《沉睡魔咒》也重新定義了經(jīng)典童話《睡美人》中的女巫,悲慘的身世和愛情令人同情,她對人類的報復(fù)也多少得到理解,對公主施咒后,又像教母一樣守護著她長大,這種超出簡單的“善惡二元對立”的復(fù)雜人性刻畫,或許已經(jīng)不屬于單純的“兒童電影”范疇。
吸引成人的兒童劇
1993年的《圣誕夜驚魂》,其畫面的詭異色調(diào)和內(nèi)容的黑色幽默都與色彩明亮的兒童劇印象不同,算得上是較早的“成人兒童劇”。如今,在國際影壇愈來愈明顯的“成人化”趨勢下,過去被定位為面向低齡觀眾的動畫片也受到影響,主創(chuàng)更多會考慮具有一定觀影經(jīng)驗的成年觀眾的喜好,為他們準備更耐人尋味的情節(jié)。
一些表面看似是為兒童制作的動畫片,如《怪物史萊克》,里面卻含有不少成人喜劇元素。在國內(nèi)也大熱的《海綿寶寶》里面無厘頭、無邏輯搞笑情節(jié),從傳統(tǒng)教育的角度來看,也有完全不適合給孩子們看的內(nèi)容。
此外,如獨立電影名導(dǎo)韋斯·安德森,他的作品中無論是定格動畫《了不起的狐貍爸爸》,還是改編自兒童文學(xué)的《月升王國》,都有非常個人風(fēng)格化的美學(xué)傾向,兒童很難抓住其深邃的思想境界,反而是成年人會被故事背后的憂郁感所打動。而像黏土動畫《瑪麗和馬克思》整體基調(diào)非常悲傷,《藍調(diào)之歌》探討的是婚姻與背叛的少婦的苦惱,以及《我在伊朗長大》這種具有文化和政治背景的作品,本身就非兒童電影,但它們也反過來影響主流“合家歡動畫”。在保證孩子的興趣同時,也用其中的成熟思想來吸引成年人,像《玩具總動員3》里對童年的懷舊、《瘋狂動物城》對種族問題的影射,以及《探險活寶》對戰(zhàn)爭的警示和諷刺等,無論是好萊塢還是各國電影人,都在豐富動畫片和兒童片的內(nèi)涵和外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