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萍
【摘要】在意大利語當中,Bel canto的意思是優(yōu)美的演唱,現(xiàn)如今,Bel canto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演唱風格以及歌唱技巧,而這種技巧也成為了意大利傳統(tǒng)的歌唱技巧。
【關鍵詞】Bel canto;西方聲樂;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一、Bel canto的主要特征
“Bel canto”聲音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與其他的演唱風格相對比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Bel canto的聲音更加放松也更加自由,音域的發(fā)展也更加寬廣,這種延長對于頭聲較為強調,因此往往具有十分強烈的穿透力,聲音有著很強的共鳴性,同時還要求演唱者能夠保持細膩的表情。在Bel canto時期,其作品大多都是將愛情作為主要的題材,風格也比較柔和抒情。而上述的這些因素有何自然、放松緊密聯(lián)系到了一起,也因此形成了獨特的演唱風格,除此之外,該種演唱風格還能夠更好地對聲帶進行保護,使得演唱者演唱壽命得到有效的延長。
在Bel canto時代當中,對于人聲是十分崇尚的,曾經有人專門問過著名的作曲家羅西尼,想要演唱歌劇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條件,羅西尼的回答十分簡單:“第一是聲音,第二是聲音,第三還是聲音。”從羅西尼的回答當中我們也能夠看到,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對于人聲是十二分的重視的。而在這一時期當中,可以說是歌唱家主導著作曲家,為了使得歌唱家能夠更好地進行演唱,作曲家在歌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當中,往往只創(chuàng)作其旋律輪廓,和聲的創(chuàng)作也較為簡單,同時,作曲家對配器的選擇也較為清淡,這都是為了讓人們能夠更好地去聽歌手的演唱。而在這一時期當中,歌唱者在歌唱的過程當中也會使用各種各樣的裝飾音,例如滑音、倚音等來對歌劇進行豐富,在延長音上,樂隊經常會停下來讓歌唱者進行自由發(fā)揮,使得歌唱者的演唱技巧能夠得到良好的體現(xiàn),而這種即興的歌唱則被稱之為Cadenza,也就是隨意唱,這在當時的時代當中,被人們認為是一名歌手在藝術上的最高表現(xiàn)。
例如Bel canto的經典曲目貝利尼歌曲《諾爾瑪》中的詠嘆調《貞潔少女》。在這首詠嘆調當中,作曲家并沒有設置復雜的和聲,但是其旋律依然保持著悠長、劉暢、柔和的風格,可以說整首歌曲飽含詩意。而在強拍上,則使用了不和協(xié)的倚音,這是為了能夠對樂隊的配器進行一定的柔和。在全曲當中,有著大量裝飾音的使用,歌唱者的滑音以及倚音在整首歌曲當中都得到了貫穿。在整首歌曲當中,要求歌唱者能夠使用柔和的聲音來進行演唱,與此同時,歌曲當中的華彩樂句又使得歌曲當中增添了熱情的氛圍。在這首歌曲當中,每一小節(jié)都使用了大量的裝飾音,如果從歌曲當中將這些裝飾音去掉,則會使得整首歌曲像直線一樣進行,但是使用這些裝飾音,整首歌曲則會像波浪一樣前進。對于Bel canto作品以及不是Bel canto的作品進行對比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Bel canto作品相對來講較為缺乏力量,但是擁有十分優(yōu)美的旋律,歌唱者的聲音也不會受到節(jié)拍的限制,可以在演唱過程當中進行任意的演唱,除此之外,也只有在Bel canto的歌曲當中,我們才能夠看到這些大量的裝飾音使用。
在Bel canto的歌曲當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有著很強技巧性的裝飾花腔,此外還有滑音、裝飾音、顫音等,而這些技巧的使用也都是Bel canto作品的重要特點,之所以會使用這些技巧,就是為了使得樂曲更加的華麗。這樣的作品特點,也對于歌唱者的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歌唱者能夠在日常的練習過程當中,注重對于基本功的訓練,而想要訓練出一個符合Bel canto的聲音則需要六年或者是更長時間的練習。
二、Bel canto作品當中的技巧
(一)持續(xù)音
持續(xù)音要求歌唱者能夠將音唱得足夠穩(wěn)定,一個音是否穩(wěn)定是唱好持續(xù)音的關鍵所在。在Bel canto作品當中,經常需要唱出一個長且穩(wěn)定的音。這就需要歌唱者在實際的歌唱過程當中,能夠利用足夠深的吸氣來講自己的橫膈膜打開,從而使得自己的橫膈膜能夠保持擴張的狀態(tài),并且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一直能夠向外運動。有一些歌唱者,在演唱持續(xù)音的過程當中經常會出現(xiàn)顫抖聲的情況,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正是由于歌唱者沒有進行足夠深的吸氣,這就會使得橫膈膜沒有完全鋪平,從而導致聲音的震動出現(xiàn)過快或者過慢的情況。
(二)Legato
可以說,Legato是聲樂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技巧。作為發(fā)生的基礎,要求歌唱者能夠將所有的音都唱得連貫而清晰,在從一個音唱到另外一個音的過程當中不能出現(xiàn)斷的感覺。在演唱的過程當中,歌唱者首先要將自己的肌肉進行有效的放松,找到最好的共鳴位置,而在第一個音轉入第二個音的過程當中,要在保持共鳴狀態(tài)不變的基礎上,將第一個音的尾音帶入到第二個音當中。
(三)滑音
雖然滑音是Bel canto作品的重要特征,但是在其他的演唱風格當中滑音并不適合隨便使用。例如在對莫扎特的作品進行演唱時,必須按照樂譜來演唱,每個音之間都不能利用滑的形式,否則會使得歌曲的音樂風格遭到破壞。但是,在Bel canto時期,滑音則是意大利歌劇當中美的體現(xiàn),能夠有效地表達內心的情緒,體現(xiàn)歌曲美感。而想要唱好滑音,則需要演唱者有著十分穩(wěn)定的氣息。
(四)漸強與漸弱
所謂的漸強與漸弱,就是利用增減的方法來對持續(xù)音進行演唱。首先演唱者需要吸足夠的氣并保持住飽滿的氣息,在音量減弱到最輕的時候演唱者需要逐漸地將聲音增加到強聲,并在此基礎上保持住聲音的共鳴。而想要對這種技巧進行良好的掌握,就需要進行大量的單音練習。
(五)花腔裝飾音
1.快速上下級進的音階式進行
有很多的人都認為,“捷音”只能夠適合輕聲的歌唱者來使用,其實這是一種比較錯誤的觀念,音量大的歌唱者同樣也可以采用這種技巧,而這種技巧也是Bel canto作品當中最受歡迎的一種技巧以及特征。不管是羅西尼還是多尼采蒂,在他們的作品當中我們都能夠看到數量眾多的華彩樂段??焖俚囊綦A進行要求歌唱者要將每個音都唱得清晰且均勻。在實際的練習過程當中,還需要對重要性進行強調,歌唱者應該將每一個音都唱的清楚,在練習過程當中,歌唱者即使是練習靈活性也需要從慢速開始逐漸加速。
2.顫音
對于女性歌唱者來講,顫音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在對顫音進行練習的過程當中,歌唱者應保持自己的喉嚨放松,并依靠橫膈膜的震動帶來進行發(fā)音,而不能夠通過聲帶的主動震動來進行發(fā)音。
3.倚音
所謂的倚音就是在主音之前的一個小音符,其時值是主音的一半。
4.跳音
在對跳音的練習過程當中,演唱者必須要先運用氣息,利用自身的橫膈膜以及腹部的收縮,從而做出一緊一縮的動作來進行演唱。
三、Bel canto對西方聲樂發(fā)展的意義
Bel canto誕生于18世紀初,一直延續(xù)到了19世紀的中期,這種演唱風格主要盛行在意大利。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可以說是意大利聲樂最為輝煌的時期,而在那一時期的代表作曲家則有羅西尼、威爾第前期等。后期的威爾第由于受到瓦格納的影響,其作品往往場面宏大,更加注重戲劇性,十分重視在作品當中對于管弦樂隊的使用,例如其作品《阿伊達》。在Bel canto的后期,有一些評論人員認為,華彩的演唱是純粹技術的展示,缺乏感情使得音樂作品受到了破壞。因此在19世紀,這種華彩歌唱受到了很多的抨擊,但是我們應認識到,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在Bel canto后期很多的歌手都開始對花腔進行濫用,而在最初,華彩都是有著一定的感情內涵的。
由于一些歌手對華彩樂段即興創(chuàng)作,這使得一些作曲家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受到了破壞。為了改變這樣的情況,羅西尼在自己的樂譜當中直接寫下了裝飾音,同時在歌唱者演唱的過程當中,羅西尼要求其只能夠使用自己樂譜當中的裝飾音而不能夠使用其他的裝飾音。受到羅西尼的影響,其他的作曲家也創(chuàng)作出了巧妙靈活的作品旋律,這也使得Bel canto風格能夠得以流傳。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Bel canto風格的一些技巧已經遺失,但其仍然對今天的聲樂藝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西方聲樂的發(fā)展過程當中,Bel canto受到了很大的爭議,盡管褒貶不一,但其仍然是意大利聲樂的鼎盛時期,是黃金年代。
參考文獻
[1]李敏.“Bel canto”黃金時代的興落發(fā)展[J].大眾文藝,2012(23).
[2]周欣.談談17、18世紀的“Bel canto”[J].歌劇,2011(10).
[3]王宇.何為“關閉”——“Bel canto”中有關聲樂術語考源[J].黃河之聲,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