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路在何方》《我愛祖國的藍天》《唱臉譜》《團結(jié)就是力量》……這些被置于藝術(shù)殿堂寶座的藝術(shù)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學家、詞作家、劇作家閻肅之手。1950年,20歲的閻肅來到西南青年文工團,并于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成為一名文藝兵。自那時起,閻肅就常常跑基層,慰問廣大官兵,把官兵們的生活點滴作為自己的創(chuàng)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連隊的馬扎上完成的。
為了創(chuàng)作歌劇《江姐》,閻肅來到重慶渣滓洞體驗生活,反銬雙手,戴上腳鐐,并坐上老虎凳來真實感受當年共產(chǎn)黨員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016年2月12日,閻肅與世長辭,閻肅的夫人說,昏迷期間,閻肅只有聽到自己寫的歌時才有反應,甚至會流淚。在閻肅心中,他的作品里飽含著的對兵、對民的深情,正是他內(nèi)心最真實的寫照,即使昏迷,也依舊共鳴不絕。他永遠是一個兵,一個人民的優(yōu)秀子弟兵。
素材解讀:這是一則腳踏實地、不忘本色、嚴肅做事的榜樣素材。做事要想有進展,做人要想有進步,離不開腳踏實地地做事,離不開嚴謹嚴肅的工作作風,更離不開對本色的堅守?!鞍駱訋页霭l(fā)”這個主題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立意角度,就是在榜樣的引領(lǐng)下,以一種嚴謹嚴肅的工作態(tài)度,腳踏實地地做,并且知道自己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執(zhí)著于自己的理想。著名文學家、詞作家、劇作家閻肅,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跑基層,慰官兵,體驗生活,很多作品都是在連隊的馬扎上完成的;還有他對理想的忠誠和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至死不變。在寫作中,這則材料如果使用得當,是非常有感染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