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玉
小的時候,常去朋友阿凱家玩,他家大院里住著一對老兩口,年紀(jì)很高了,膝下無子女,一輩子相依為命,感情很好。我每次去玩時,總看到他們出出進(jìn)進(jìn)的樣子與臉上安詳靜謐的神態(tài)。從阿凱的嘴里聽到有關(guān)他們的點點滴滴,但我并不在意,在我的意識里,他們是一對非常普通的老人,唯一有點特殊的是沒有子女而已。
老人對阿凱他們很好,阿凱有一個瘋叔叔,全家人都嫌棄,卻成了非親非故的那對老兩口的寵兒。那個時候,我一看到阿凱的瘋叔叔就退避三舍,可是這一對老人,一看到這個瘋子,就滿臉的疼愛,總是給予無限的關(guān)愛。
瘋子有一次不知何故離家出走了,老兩口哭得那么傷心,好像是自家親生的孩子一樣。步履蹣跚地找了一天一夜,終于找到了,高興得不得了,做了好多好吃的東西給瘋子吃。
也許是沒有子女的緣故吧。我在心里想。但很快我便否定了自己愚蠢的想法,其實真正的原因,是老人的內(nèi)心裝著善念,住著慈悲。
冬天在公園鍛煉的時候,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情形:公園內(nèi)所有的花盆里都撒著一些糧食,為了冬天的鳥兒可以不再辛苦地找食。
包括我在內(nèi)的許多人都認(rèn)為不妥。鳥兒雖然在冬天有糧食吃了,不會再餓著,但另一方面,公園里的很多小啄木鳥久而久之對糧食產(chǎn)生了依賴,從而很少再去啄木了,樹里的蟲子自然就多了起來,樹就生了病。這樣看來,有些幫助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有了糧食,鳥兒的叫聲變得比往年的冬天歡快了,可是這歡快里,你是否聽出了一種慵懶?
鏡頭回放過來,看看是什么人在做這些事——
垃圾箱旁,一個老人撿拾著別人扔的糧食,所有人都以為他是要撿回自己的家,可是他卻背著去了公園,在公園每個落滿雪的花盆里,撒上一些糧食……
我們是從“理”的層面剖析這件事,而那個老人卻是從“情”的層面做著這件事。
就算我們剖析得很有道理,很讓人信服,但是老人對鳥兒的慈悲心腸,我們不能熟視無睹。
慈悲,佛家的解釋是:“與樂為慈,拔苦為悲?!迸c樂,便是給予一切眾生快樂,拔苦,便是拔除一切眾生苦難,是悲天憫人的情懷。
我卻更喜歡從字面上去解釋它。
悲容易陷落,慈卻會向上引著人心。
生命是一條河,這條河的兩岸,住著慈悲。左岸為慈,右岸為悲。
(選自《山東青年》)
【賞析】
有慈悲情懷的人,他們看得見一個瘋子的冷暖,亦看得見一只鳥的饑寒。他們傾心地體恤萬物和眾生,并非是有著確切的目的,只是由此及彼地關(guān)懷著其他生命的狀態(tài),并力所能及地施以援手?;蛟S,慈悲的舉動很微小,但世界卻由此廣大而溫暖。誠如作家韓少功所言,你看出了一條狗的寒冷,給它墊上了溫暖的棉絮,你將一只受傷的鳥從貓嘴里奪下來,用藥水治療它的傷口……它們也許會很快忘記這一刻,但有了這一刻,你不再感到孤單和危險,更大的一個家族將把你迎接和收留。這就是慈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