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共享單車越來越多,二維碼和車牌被破壞的現(xiàn)象也愈發(fā)嚴重。共享單車的密碼是固定不變的,在App上輸入車牌號,就會得到解鎖密碼。有人利用這一點,涂抹車牌號,將共享單車據(jù)為己有。
今年3月18日,是李冬雨第一次為共享單車補車牌的日子。那天,她看到公交站臺旁唯一一輛小黃車,號牌被劃掉了一部分,掃描二維碼,也沒有任何反應。她和這輛小黃車較起勁,根據(jù)痕跡猜測號碼,多次驗證后,解鎖成功。
回家后,她找來了黃色丙烯顏料和油畫筆,補上缺失的數(shù)字。當天中午,她發(fā)了條微博:“希望你今后能被善待?!币患议T戶網(wǎng)站截圖轉載后,引來1000多位網(wǎng)友討論,幾乎全是對這位90后姑娘的稱贊,網(wǎng)友還送給她了一個稱號——補牌俠。
自那以后,只要看見被劃掉車牌的共享單車,她都會隨手補上,書包里總是裝著一支馬克筆。但補牌并非每次都這么順利,車牌號碼缺少一兩位,是最容易修復的,當二維碼無法被識別、車牌號嚴重被損時,補車牌幾乎無望,只能拍照報修,請維修人員處理。
李冬雨說,在北京,像她一樣隨手修補車牌、維護共享單車的人并不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號——單車獵人。他們狩獵的對象就是那些遭受破壞或違停的單車,“解救”的過程,被稱為“打獵”。一位共享單車維修師傅說,每天運來的故障車,不少都是二維碼和車牌被破壞的。那些為單車補編號、剪私鎖、隨手拍照舉報的善舉,也減輕了單車維修人員的負擔。
■熱議銳評:李冬雨的舉動,令人感動。然而這背后也反映了一些人享受便捷的同時,也在一步步地詆毀著發(fā)展的藍圖。相信通過大家一起努力,定能改變當前共享單車存在的各種問題,讓人們找回良知,自覺文明出行。
■素材運用:城市文明;最美的風景;責任與擔當;最美……
(資料來源:中國青年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