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戴先任
80后時評作者,專職評論寫作多年
“懸崖村”的“成功”可以復制
文丨戴先任
80后時評作者,專職評論寫作多年
讓所有貧困村子都有“懸崖村”一樣的“好運氣”,都能受到外界的關注與幫扶。而在中央作出打贏扶貧攻堅戰(zhàn)的決定之后,地方相關部門更有責任讓轄區(qū)內的貧困村莊、貧困人口都有這樣的“好運氣”,只有這樣才能讓“懸崖村”的“成功”得到復制。
進出村子都要徒手攀爬17段、落差近千米的陡峭藤梯,去年5月,媒體報道讓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xiāng)阿土勒爾村勒爾社一夜變得全國聞名,這個名副其實的“懸崖村”引起了眾多人的關注?!斑M村的路,已經變成了鋼梯!”村里發(fā)生的很多變化令人振奮。
連進出都千難萬險的“懸崖村”在媒體報道后,得到了廣泛關注,而社會的關注也吸引來了各界的幫助,最為重要的是,當地政府也開始將“懸崖村”納入重點幫扶的對象,有旅游集團與當地縣政府簽訂了旅游開發(fā)協(xié)議,提出了“懸崖村—古里大峽谷景區(qū)”投資開發(fā)項目。計劃將景區(qū)打造成為世界級山地特種旅游目的地、全國旅游扶貧示范基地。
而外界的關注與幫助,讓村民們也變得自信起來,從而引發(fā)了村民們的思想之變,不少村民開始在家門口尋找致富門路,而不再像以前一樣,或是得過且過,或是外出打工謀生,如村民們積極種核桃、種花椒、養(yǎng)綿羊、養(yǎng)蜜蜂……而昔日的光棍村,在短短不到4個月時間,就迎來了6位新娘,“懸崖村”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昔日阻隔村民發(fā)家致富道路的懸崖,反倒成了“懸崖村”的賣點,成了村子“起死回生”的關鍵。
“懸崖村”能有今天令人欣喜,這也讓人看到,只要外界肯幫扶貧困農村,看到希望的勤奮村民們,自然會努力自強,貧困農村的困境也會很快改善。但大部分貧困村不像“懸崖村”這樣好運氣,沒有受到外界關注,“懸崖村”的“成功”難以被復制。
針對于此,更需要地方政府盡起自身職責,不能等到媒體曝光了、社會關注了再去解決貧困農村的難題,再去幫扶貧困村民,那更多的是一種被動而為,而不是主動作為。而且從“懸崖村”的例子就可以看到,“精準扶貧”并不是簡單地給貧困對象錢財就行,如何扶貧才能根治貧困?這更需要喚醒村民們的自信與勇氣,需要讓村民們看到希望,看到改善生活的無限可能;另外,扶貧要因地制宜,根據貧困地區(qū)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制訂幫扶措施,比如“懸崖村”適合開發(fā)旅游,有的地方適合養(yǎng)殖牛羊,有的地方適合發(fā)展水產業(yè),有的地方適合種植水稻不適合種植小麥,有的地方卻只適合種植小麥不適合種植水稻等等,要能科學決策、精準施策,而不能盲干,否則不僅幫不到貧困者,反倒可能讓他們雪上加霜。
最為重要的是,要讓所有貧困村都有“懸崖村”一樣的“好運氣”,都能受到外界的關注與幫扶。而在中央作出打贏扶貧攻堅戰(zhàn)的決定之后,地方相關部門更有責任讓轄區(qū)內的貧困村莊、貧困人口都有這樣的“好運氣”。這樣的“好運氣”,并非像“懸崖村”一樣,走了“捷徑”,而又要先靠輿論的關注進而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視,這樣的“好運氣”,需要地方政府能完成好扶貧攻堅的任務,主動承擔自身責任,積極作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一步一個腳印致力于扶貧開發(fā),打通扶貧攻堅的“最后一公里”等等。這沒有捷徑可走,因為這需要解決的并非一個“懸崖村”的問題,而是無數個“懸崖村”的問題。
與共同富裕隔了一個“懸崖”之遠的“懸崖村”們,已遠遠落后于外部世界,亟待外界的幫扶,尤其亟需相關部門的幫助與扶持,這樣才能讓村民們看到希望,才能鼓起村民們的斗志,才能填平深深的“溝壑”,從而打通貧困村與外部世界的通道,將“懸崖”變坦途。這才是能讓“懸崖村”的“成功”得到普遍復制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