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艷芳
摘 要: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了解中國新詩的特點、朦朧詩的一些表現(xiàn)形式;了解作者復雜、朦朧的感情變化及象征手法的運用,了解詩歌的象征意義及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誦讀,培養(yǎng)學生對詩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感知詩歌的意象及特征,由此來把握營造的意境。過程與方法:本課教學按“走進雨巷(初讀激趣)—彷徨雨巷(精讀頓悟)—感悟雨巷(小組探究)—走出雨巷(拓展深度)”的過程進行;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質疑、合作感悟;引導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結合時代背景通過誦讀體驗,把思緒展開,進行探究式的個性化閱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育學生應珍惜自己生活中的思想情感,能正確對待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通過朗讀,體會詩人作為中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進步知識分子的可貴之處,并樹立起對作家的尊重、對作品的喜愛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審美創(chuàng)造力,進行多角度多方位情感體驗,使其受到美的熏陶。教學重難點。通過意象把握意境,體會“丁香姑娘”“雨巷”等的象征意義,學習象征的手法,初步學會鑒賞象征詩。通過誦讀,體驗豐富的聯(lián)想,尤其是體會詩人真正的內心情感和詩歌音樂美。
關鍵詞:雨巷;丁香花;戴望舒;學生感受;重難點;象征意義;意象美;教學設計;象征含義;音樂美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靜謐、追隨、小巷、俏麗、烘烤、音韻、演奏、探索、勤勉、漫游、親吻、左沖右撞、龐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詞語。
2.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體會作者如何觀察、如何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表達獨特感受,進而感受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靈的情懷。
二、學情分析
1.科學的理性的層面(對教材的分析)——這是最簡單,最基本的分析。教師只要根據(jù)學科特點和知識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備課,但如果備課市只關注這個層面的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備課時學生是天才,上課是學生是蠢材。
2.非理性分析: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興趣、動機,情感,意志和性格。無論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準備,否則就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勞而無功,為使教學工作獲得成功,教師必須認真、充分、精心地準備。教師需要研究如何讓學生將不喜歡的學科變成喜歡的科目,不好教的學生能通過老師的努力學好這門學科。學情越復雜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空間越大,越能造就教師。許多教育家都出自薄弱學校,能將學情分析到底的老師是最好的老師。
三、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如何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四、教學輔助:自制課件
五、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一起學習新課文《草蟲的村落》。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讀了課題后,同學們一定很想了解課文。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第三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教師出示自學的要求:
1、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把你難讀的字、詞、句做上記號;
3、想一想課文講了哪些內容?
(三)檢查預習
1、出示詞語,指名學生讀(齊讀、小組讀,男女讀等)
靜謐、追隨、小巷、俏麗、烘烤、音韻、演奏、探索、勤勉、漫游、親吻、左沖右撞、意味深長、龐然大物、行色匆匆。
教師小結:請大家主要“靜謐”的“謐”字音是“mì”注意不要念成”yì”,寫的時候要注意右邊部分不能寫成“益”?!昂婵尽币辉~和“火”有關,都是“火”字旁,寫的時候要左窄右寬。
2、指名學生把自己認為難讀的詞語、句子讀一讀,教師相機糾正。
3、指名學生回答課文講了哪些內容?
生:介紹了作者在一片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他追隨一只爬行的小蟲展開了奇異的游歷。
生:講了作者又一次享受大自然時,無意間跟著一只黑甲蟲展開了一次奇異的游歷,作者看到了草蟲的村落,那只小俠客闖進了村子,許多蟲子之間,一只較小的跑出來,她們對視良久.然后高高興興的跑回洞里去,草蟲的村落里,我看到了大街小巷里的蟲子的生活.勞動.工作,最有趣的是我還看到了蟲子們的演唱會呢,這個下午,真快樂!
師小結: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達上頗具特色.作者充分發(fā)揮豐富的想象,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將一個草蟲世界生動地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下面我們一起去體會游歷的快樂。
(四)研讀,探究
1、快速默讀課文,哪幾自然段在寫奇異的游歷?
生:2—9自然段寫了奇異的游歷。
2、師出示課件:默讀2-9自然段,想一想,你在草蟲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一只小蟲,一只生著一副堅硬黑甲的小蟲,迷失在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俠吧!……終于走出了一條路。
(從這位勇敢的小俠客身上,我們體會到了一種成功者的喜悅。他云游四方,回到家鄉(xiāng),與同伴們打著招呼,他非??鞓贰#?/p>
生:我的目光被一群音樂演奏者所吸引。它們有十幾個吧,散聚在兩棵大樹下面——這是兩簇野灌叢,紫紅的小果實,已經(jīng)讓陽光烘得熱透了。作者認為甲蟲的叫聲“優(yōu)于人間的一切音樂”,從中體會到了 (作者熱愛田野、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師板書: 游俠 歸來 演奏 勞動
3、選擇你感興趣的句子好好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
①指名學生回答,并說說理由;
②師課件出示句子 “甲蟲音樂家們全神貫注地振動著翅膀,優(yōu)美的音韻,像靈泉一般流了出來。此時,我覺得它們的音樂優(yōu)于人間的一切音樂,這是只有蟲子才能演奏出來的!”體會這個句子:因為作者把甲蟲振動翅膀的聲音比喻成“靈泉“”音韻“。他覺得甲蟲的叫聲仿佛是從山澗流出來的美妙的泉水聲,這聲音像一首曲子,既動聽又有自己的韻味;
③指名學生讀這個句子。
4、作者把草蟲的村落描繪得很像人們的村子一樣,作者的想象真豐富,請大家看課文中的插圖,你們在生活中看到過這樣的圖片嗎?
教師出示插圖,指名學生回答。
(五)精讀課文,情感升華
1、再讀課文,想一想,這草蟲的村落是怎樣被作者發(fā)現(xiàn)的?
生:“我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保ɡ斫狻白冯S”)“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2、教師相機讓學生理解“靜謐”( 靜謐”不但寫出了周圍環(huán)境的幽靜,還寫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靜、人很放松。有這樣的環(huán)境和心情)
3、師朗出示句子:“我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保ɡ斫狻白冯S”)“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教師指導朗讀。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5、教師出示句子“我發(fā)現(xiàn)了草叢中蟲子的快樂天地。我多么得意??!”學生齊讀。
(六)布置作業(yè)
1.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住宅(zái zhái) 紅鳩(jiū jiǔ) 洞穴(xué xuè)
靜謐(mì bì) 寒暄(xuān xuàn) 熙攘(rānɡ rǎnɡ)
2.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如《游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憫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