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歷
馬學忠始終認為,態(tài)度決定一切。52年的時間,馬學忠堅持收藏與毛澤東有關的各種物件,他收藏毛澤東書籍達3000多冊,居全國個人收藏之首。
在馬學忠位于伊通滿族自治縣的圖書館內有一間“毛澤東文獻閱覽室”,這間屋子內,承載著馬學忠52年的心血。
為了收藏到處買書籍
馬學忠拿起了《舉世悼念毛澤東主席》一書,說起了這本書背后的故事,他曾因事錯過了買這本書的機會,心里就一直惦記著,幾次到長春市書攤去找,都沒能找到。一次去北京的時候,他中午休息,本來想睡上一覺,但聽說這附近有舊書市場,他就想過去碰一下運氣,看能否找到當年他沒有買到的那本書。
他來到書攤市場,就開始找,都沒有。距離書攤的盡頭已經(jīng)過一半,同事說馬上到時間了,我們得回去了。馬學忠說,你再給我5分鐘,我把這剩下的走完,如果沒有就回去。馬學忠還在繼續(xù)尋找著,這時他發(fā)現(xiàn)遠處有一摞報紙,下面有一本泛黃的書,他就讓賣書的人將上面的報紙拿起來看看下面的那本書。翻開那一摞報紙,眼前的這本書就是他要找的那本?!翱匆娝?,我就像撿了寶貝,開心得不知道說什么好。最后花了30塊錢買走了這本書?!瘪R學忠說。
用一個月的工資購買書籍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毛澤東的老朋友和部下寫毛澤東的書籍一下就多了,這也為馬學忠收集書籍帶來了便利?!?977年收藏《毛澤東畫冊》時一本就55元,而當時我的工資只有66.5元。為了收集這些書籍,我花了近一個月的工資?!瘪R學忠說,為了不落下每一件收藏,他費了許多物力和人力。
別人出門都是到處轉一轉,感受一下當?shù)氐娘L土人情,而馬學忠出門在外就是出去逛書店、買書。算算時間,52年的時間,這些年花費了他10多萬元?!拔揖拖氚衙飨臅詹氐萌稽c,將來成為人們研究領袖歷史的依據(jù)。”
馬學忠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毛澤東,兩次舉辦“毛澤東文獻展覽”并創(chuàng)辦“毛澤東書齋”,把自己52年花心血收藏的毛澤東文獻資料供社會各界人士參觀和閱覽?!稗k過展覽,當時附近學校二年級以上的學生都來看過,現(xiàn)在東西在增多,來參觀的人也就更多了?!瘪R學忠說。
“我和家人都很崇拜毛澤東,也都很了解毛澤東?!泵看渭胰巳ネ獾芈糜味紩綍耆マD轉,要是看到關于毛澤東的書籍就會立刻給馬學忠打電話,問問家里是否有那樣的書籍,要是沒有,無論多少錢一定會買回來。
求學路途坎坷
1936年,馬學忠出生在靠山鎮(zhèn)莊家屯,求學的路很是坎坷。1944年,他就讀莊家屯小學,念了兩年多后,學校黃了,因此就輟學在家。
當年每一家都有田地,不上學就得下地干活,馬學忠單薄的身體拿著鋤頭都覺得吃力,別人把一壟地的草都除完了在地頭休息,可他只干完了一半。等人家休息后回來干活,他才將一壟地的草除完。親戚找到他的母親說,他不適合干農(nóng)活,還是讓他上學吧,他的母親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就決定讓他繼續(xù)上學。
1950年,他同其他的孩子一樣上了學,開始上三年級。1953年他因成績優(yōu)異被保送到了吉林省榆樹師范學校學習。1956年,光榮入黨。
為事業(yè)奉獻感到愧對妻子
馬學忠始終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為伊通地方志事業(yè)和滿族文化事業(yè)盡心盡力地奉獻著。參加工作以來,馬學忠撰寫幾十篇散文、論文、創(chuàng)作詩詞。調入“縣史志辦公室”以后,準備寫書,這本書就是《伊通縣志》,他帶領編修人員,走訪調研,收集資料。
人生之路總是充滿了荊棘。1984年,在北京首都醫(yī)院,他的妻子因患肺癌住院,左肺腫瘤手術后,陪護妻子的他匆匆趕回伊通。修志的工作現(xiàn)在是什么情況?當他回到單位推開門的一瞬間他驚呆了,室內沒有人,面對他的只有那冰冷的桌椅。辦公室的同事都被調走了,縣志的編寫處于癱瘓的狀態(tài)。如果回縣人大工作,可以有充足的時間陪妻子。是去,是留?他面臨艱難的抉擇。此時,他想到了躺在病床上妻子的樣子,留下來繼續(xù)修志,他覺得愧對妻子,可是放下修志的事,他覺得愧對后人。憑著他對事業(yè)的熱忱,最后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繼續(xù)修志。
當年8月,伊通召開了修志工作現(xiàn)場會。此時,他的妻子因癌細胞擴散高燒不退。醫(yī)生告訴他,她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為了籌備會議,他搶時間做完,希望會議結束后能有更多的時間好好陪妻子。9月13日,會議成功召開,時隔9天,他的妻子去世。
“我一直在忙著工作,都沒有好好的陪過她,她有病的時候我都是在一直工作,她最后病重的時候還對我的事業(yè)很支持,她說出版了一定要告訴她,現(xiàn)在回憶起來覺得對她很愧疚?!?991年12月,由馬學忠主編的《伊通縣志》終于出版了,填寫了伊通歷史“無志書”的空白。1993年獲得“全國新編地方志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給下屆編史修志人員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傳承歷史為后人提供研究資料
“雖然書是我個人花錢買的,但這些資料是給后人看的?!瘪R學忠說,毛主席是我們黨、我們國家、我們這個民族的驕傲,收藏這些書籍,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馬學忠記得,他曾在接待一位日本友人時,對方問道:“為什么要收藏這么多主席書籍,一共花了多少錢,是自費還是公費?”在一連串的提問后,馬學忠告訴這位日本友人,“希望這些書籍有更多的人能用得上,因為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驕傲……”他的回答,讓日本友人豎起了大拇指。
馬學忠說:“最近聽說要將12月26日定為偉人節(jié),如果真的定了那就太好了,我就把我收藏的我覺得有意義的拿出來一部分讓更多的人看見,也算是紀念他了。時間太少了,總是不夠用,如果有更多的時間,我還有好多的事想做。”
馬學忠,男,1936年8月生,吉林伊通人。中共黨員。曾任伊通縣科委副主任、縣史志辦公室主任。1958年、1964年、1982年分別創(chuàng)辦《鋼鐵前線戰(zhàn)報》《伊通科技小報》《伊通史話》;多年來撰寫幾十篇論文、散文和詩詞,發(fā)表在國家、省、市、縣級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和報紙上?!兑镣h志》在1993年全國首屆新編地方志優(yōu)秀成果評審中榮獲一等獎,是吉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志。個人曾三次被評為全省修志戰(zhàn)線先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