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露微微
1.
有一次去多倫多海鮮自助,因為帶著孩子去的比較晚,取號進去的時候,鄰桌一家四口已經(jīng)吃了一輪了,看起來真是大胃王,每次拿著一大盤,都能清盤。
我們要走的時候,聽到鄰桌小男孩的爸爸媽媽問孩子:還吃得下嗎?看樣子,他們自己也是吃到喉嚨口了,一家四口吃的量起碼是普通人家的2倍。實在吃不下了,他們還是不罷休,那位爸爸說:這個哈根達斯的冰激凌球要幾十塊錢一個,我們每個人都多吃幾個吧。
那個時候,還是12月底,正值隆冬,他自己吃完了四個以后,又遞給了小男孩一個,小男孩不情愿地吃完以后,全家打著飽嗝離開了。
我們回程到商場的地下車庫時,又偶遇了那家人,小男孩正在嘔吐,已經(jīng)吐了一地了。孩子的媽媽說:
都是你讓他吃那么多冰激凌,這下好了吧,去醫(yī)院花的錢都不止這些。
男人立馬反駁:
還說我,要不是你讓他吃那么多海鮮,能這樣嗎?
旁邊外婆一邊在拍孩子的背,試圖讓他舒服一點,一邊小聲地懺悔:
都怪我,我也讓他多吃來著。
生活中,這種場景屢見不鮮,去超市買菜,恨不得把白菜剝成菜心,走的時候還要多拿一個塑料袋;吃火鍋的時候,恨不得把免費配料全吃下去;之前新聞還報導,有的人會拖家?guī)Э?,去宜家蹭空調(diào)不說,還會直接睡在人家的樣品床上,行為舉止極其不雅。
但這些中國式小聰明,真的讓他們占到便宜了嗎?
2.
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奶奶帶著孫子去超市,正值周末,各大品牌都在做試吃促銷,這祖孫倆就從頭吃到尾。
吃完以后,孫子順手拿起旁邊一個售賣的酸奶剛準備喝,奶奶一把搶過來說:這孩子,你喝這個要錢的啊。
孫子說:“剛才那個阿姨說,試喝好喝的話,可以嘗嘗她們的產(chǎn)品?!蹦棠虥]好氣地說:“她那是在忽悠你呢,以后記得啊,逛超市只吃免費的?!毙O子點點頭說:“我記住了。”
但我多希望這個小孫子,并沒記住奶奶的這些話,因為這些話將對其一生都產(chǎn)生不可泯滅的影響。
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一起入職的一個設(shè)計師,她口頭禪是:“下班不積極,腦子有問題?!倍揖褪悄莻€腦子有問題的人,我有工作強迫癥,一天的工作完不成就會寢食難安,所以索性做完了再走。
半年以后,因為完成了幾個出色的項目,公司主動給我增加了工資,而那位同事并沒有。她很生氣地去找人事,結(jié)果被人事否決了她要加工資的要求,一氣之下辭了職。
幾年過去了,她一邊奉行著“下班積極”的理論,看似占了便宜;一邊又惶惑自己年近三十卻一直沒有一份滿意的工作,覺得整個世界都在與她為敵。
其實,一直與她為敵的,正是她自己的心態(tài)。她總覺得工作以外的時間,工作了就吃虧了。
老祖宗有句話說的是:吃虧是福。犧牲些許業(yè)余時間,趁年輕為自己的事業(yè)拼搏,這種吃虧是為自己積福,這才是真正的聰明。
而費盡心機在時間上占便宜,自以為聰明的做法,才是最大的吃虧:
虧了自己那些本應該付出奮斗的時光,虧了自己本可以升值的年紀,虧了三十而立到來時的從容淡定。
3.
有了孩子以后,我更覺得要把“不占便宜”作為教育標準之一。
一次去超市,孩子失手打碎了一瓶芝麻油,旁邊的阿姨勸我快走,又沒人看見。但我堅持留下來等超市經(jīng)理,因為我想讓孩子知道:做錯了事情就要承擔,不能僥幸占便宜。
其實,我知道自己根本沒吃虧,因為日后,我可以省去一大堆的時間,去向孩子闡述行事要負責的道理。
在我老家,有一個孩子,就是那種從小就被教會要在超市里占便宜的孩子。他不愛學習,初中就輟學了,去外面打工也是每次都做不久。
后來在外面生計都成問題了,就去附近的超市里偷,一次兩次超市也就沒太追究。但這竟然助長了他的氣焰,偷得越來越多。超市負責人決定布控抓住他。
有一次,超市看他過來特意叫來了幾個保安,果然抓了個正著。本來只是要制止他偷盜行為,并沒有打算送他去派出所,沒想到他極力反抗,中途還用刀重傷了一名保安,最終被判了刑。
現(xiàn)在每每提起,他母親居然還會說,自己的孩子只是拿了他們一點東西,他們竟然興師動眾,都是他們害了自己的孩子,之后便是一堆咒罵。
那個母親終其一生都沒明白,其實真正害了孩子的人,是她。若不是她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占別人的便宜,若不是她讓孩子嘗到了占便宜的甜頭,孩子長大以后,又怎會想到去占超市的便宜,甚至去偷盜,最終把自己送進了監(jiān)獄。
4.
總有一些自以為是的人,在占到一些小便宜后沾沾自喜,其實自己已經(jīng)在潛移默化中被便宜占了。
更何況,人這輩子總有一些獨處的時光,除了要學會和別人相處,也要學會和自己相處。只有坦坦蕩蕩地走過人生每一步,才能真正在獨處的時候,內(nèi)心坦誠。得到了內(nèi)心的安寧,不就是最大的便宜嗎?
需知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想占生活的便宜,生活必然會向你索還。
耍小聰明必然吃大虧,愛占便宜往往得不償失。
千萬別讓占便宜的“中國式聰明”毀了你的孩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