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虹
甲骨文的“垂”字,好像是從主干上抽出的根根枝條,直指向地面;又像是樹杈的末端掛著果子,這果子沉甸甸的,搖搖欲墜。這個字最初的意思就是“樹木的枝葉、果實墜向地面”。
篆書中的“垂”字,“枝條”的形態(tài)簡化了,變成“倒V”的線條,進一步突顯“枝條墜向地面”的意態(tài)。 然而,甲骨文“垂”字的“主干”和“果實”,卻不知被哪個粗心鬼誤寫成了“土”,且延續(xù)下來。
隸書、楷書中的“垂”字繼續(xù)簡化,“倒V線條”演變?yōu)椤皺M豎交錯”,原本甲骨文中逼真的“枝”“果”形象,就此慢慢消失了。
“垂”這個字有許多橫向筆畫,怎樣寫才好看?首先字形要合理:兩頭窄,中間寬,像個“紡錘”。與傳統(tǒng)書法中的有些寫法不同,簡化字“垂”的平撇之下,第二橫最長,舒展托上,似大樹茂密的枝杈,向四方伸展。底橫最初表示“枝杈上墜著的果實”,所以不可寫得過長——你見過比整棵樹還大的果子么?其次,得注意中豎挺拔,筆畫之間空白均勻。你瞧,顏真卿、柳公權、蔡襄的“垂”字,雖結(jié)構不同,卻都體現(xiàn)了“勻稱之美”呢!
紡錘兩頭窄,
豎畫居中寫。
中橫伸伸長,
底橫收收短。
責任編輯 鄭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