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霞燕
摘要:語文新課程提出了“口語交際”的目標要求。由“聽話說話”到“口語交際”不僅僅是名稱的改變,而是教學理念和實踐的突破性進展??谡Z交際與以往聽說訓練最本質的區(qū)別在于后者突出聽和說的單向技能發(fā)展,而前者在要求聽、說能力協(xié)調發(fā)展的同時強調“交際”。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注重情意態(tài)度方面的要求。注重交際中的文明素養(yǎng)?!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使學生具有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
關鍵詞:口語;語文;小學;課程標準;教學理念;協(xié)調發(fā)展;社會交往;合作精神
一、明確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規(guī)定口語交際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笨梢娊虒W目標已走向整合,追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綜合效應??谡Z交際需要更全面的表達技巧。不僅需要聽說技巧,還需要待人處事、舉止談吐、臨場應變、傳情達意方面的能力和素養(yǎng)。具體說來它要求學生:
1.能認真傾聽別人的談話,了解主要內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有表達的信心,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努力用語言打動人。
4.與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二、在專項訓練中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雙向互動交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巧設情境,讓教材“立”起來。
如上述“激趣導入,引發(fā)情感體驗”中舉的教學《傳話游戲》的例子。
2.因課擇法,讓教材“趣”起來。
其一,“猜一猜”:教學《我說你猜》,可先引導學生看圖探討猜謎語的要領與方法,再進行謎語競猜。
其二,“找一找”:教學《找春天》,可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找出大自然的特點。
其三,“說一說”:教學《錯在哪里》,可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找出圖中的錯處。
其四,“演一演”:教學《有禮貌》,可讓學生分角色演一演怎樣問好、道歉、致謝、告別;教學《請到我家來》,可讓學生演一演怎樣邀請同學到自己家來。
此外,還有“畫一畫”、“玩一玩”、“賽一賽”等法。以上方法在具體練習中,可以優(yōu)化組合,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合理補充,讓教材“實”起來
可以彌補或續(xù)補教材空白。如:教學《過新年》,可以讓學生再想想,除了圖上畫的內容之外,過新年還有哪些有趣的活動;教學《我的家》,不能僅停留在了解圖上幾位同學是怎樣向同學介紹自己家的,更有必要讓學生向大家創(chuàng)造性地介紹自己的家。
三、踐交際本領于生活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是生活的工具,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學生交際的舞臺,就是學生交際的源泉,教師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境,教給學生交際的方法,還應利用課外時間,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交際的本領。即“在游泳中學會游泳”。
1.在學校生活中,實踐交際本領
學生在校時間至少有6小時,在這段時間,學生之間要發(fā)生許多的事,這就是進行交際的契機。開學初的班干部選拔,選誰?為什么選他?同學之間的交流就是一種口語交際,如何奪得每周“流動紅旗”,讓學生出謀劃策,之間,學生進行了口語交際。下課時,學生針對上課時不明白的問題和我交流時,我們在走廊上進行了十分鐘的口語交際。
2.在家庭生活中,實踐交際本領
學生生活的時間最長的還是在家庭中,因此,讓學生實踐交際能力的機會,延伸到家里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我做了這樣的嘗試;我讓學生把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講給父母親聽,內容不限,可以是班上發(fā)生的,校車上發(fā)生的,路上看到的、聽到的。也可以是和兄弟姐妹之間發(fā)生的事,可以是趣事,可以是為某一事,倆人之間進行的或爭執(zhí)、或交流,把這些過程錄音下來,每周評出“交際能手”,并在班級“展播”,這對于內向的孩子也是一種有效的交際途徑。做了這樣的嘗試之后,我深刻地發(fā)現(xiàn),交際的時間跨度大了,不再局限于學校;愿意交際的面廣了,不再局限于個別人;交際的內容多了,不再言之無物;交際的話題多了,不再言不由衷。
四、建立評價體系。
口語交際教學評價體系的核心是教師要走向民主、寬容,促使學生獲得生動活潑的發(fā)展。一節(jié)好的口語交際教學課,應該注重: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興趣和情感。
2.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和文明禮貌的習慣。
4.教師在整個口語交際過程中,應注意學生在口語交際時的態(tài)度以及語言背后隱藏著的思維、品質等,相機做出恰到好處的指導。
建立評價體系,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養(yǎng)出適合時代發(fā)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以上評價不成體系,只是在“定性”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鑒于口語交際是一個新事物,就像春天一樣鮮活,就像原野一樣蘊藏豐富,筆者不揣淺陋,試著走進“春天”的世界,開掘幾鋤,拙劣、幼稚顯而易見,懇請專家、老師批評、指正。讓我們齊心協(xié)力,努力耕耘,開創(chuàng)小學口語交際教學萬紫千紅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