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玲
氣溫忽冷忽熱,會讓不少人的老胃病又犯了。要提醒的是,治胃病不光要堅持吃藥,還要注意藥物的服用時間。
抗酸藥,飯后1小時吃。胃酸過多、胃潰瘍的患者常常會用到抗酸藥,比如復(fù)方鋁酸鉍、氫氧化鋁凝膠等。一些比較著急的患者會將這些藥空腹服用,殊不知這時藥物會很快從體內(nèi)排出,起不到中和胃酸的作用,影響治療效果。還有一些急性子會餐后立即服藥,這也不可取。因為食物本身可以中和胃酸,使胃內(nèi)pH值在短時間內(nèi)上升,并且藥效只能維持1小時左右。
所以,一般建議的是,抗酸藥可在餐后1~1.5小時服用,此時胃酸分泌達(dá)到高峰時服,可發(fā)揮最大的中和能力,維持藥效3~4小時。
抑酸藥,早上吃。質(zhì)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是目前比較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劑。這類藥最好早上空腹時服用,以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部分患者深夜癥狀加重,可在晚餐前或睡前加服一次。
胃動力藥,飯前吃。過完正月十五,不少人都會因為吃得太多而消化不良。這時,很多人會選擇胃動力藥來幫忙,但這類藥并不是隨時難受了就能吃,最好在飯前服用。胃動力藥能增強胃蠕動、加速胃排空,改善胃脹、嘔吐、惡心等癥狀,常見的有西沙比利、甲氧氯普胺(胃復(fù)安)等。
需要注意的是,促進胃動力藥不能與抗酸藥和解痙藥如顛茄片、山莨菪堿等合用,以免相互作用,出現(xiàn)不良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