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雁冰+陳家傲
摘 要:基于社會法學與概念法學維度,以我國行政法律文本的“第一條”為分析對象,對規(guī)范所彰顯的法學理念進行了分類統(tǒng)計。在統(tǒng)計材料之基礎上,對兩大理論在各階段的行政法律文本所表現出的影響行政立法的特點和規(guī)律進行分析并闡釋原因??傮w看,中國行政立法經歷了側重以社會法學理念為指針到概念法學理念與社會法學理念兼具,進而呈“兩者”統(tǒng)一發(fā)展之趨勢。
關鍵詞:社會法學;概念法學;行政立法;行政法律文本“第一條”
一、引 言
立法是人的一種實踐活動,因而不能離開一定的理論指導 [1 ],從立法活動能窺視其立法理念的存在,而透過彰顯立法目的的法律文本第一條分析更有窺一斑見全貌之功效。我國行政立法經歷了初步成型、蛻變及成熟的發(fā)展歷程。行政法研究服務于什么目的?為此我們應當采取怎樣的方法?行政法的主要思想、基礎性的范疇與概念及行政法學在法律體系中的角色,亦稱行政法學研究的自身定義問題,可以總結為行政法學的研究方法論問題,即行政法學的框架與立法思想問題。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國家愈發(fā)重視立法工作的語境下,探尋隱藏在立法背后的理念和思維具有重要現實意蘊和方法論意義。
從對行政法律文本①“第一條”(以下簡稱“第一條”)的初步觀察情況來看,其或追求法與法之間的協調一致,或表達立法之目的和關注社會生活,也就是說,行政立法體現和反映了社會法學②和概念法學③的相關理論。概念法學體現在行政立法中,就是依據憲法原則從上而下以一個統(tǒng)一的行政法律體系建立起來的金字塔形構架,它將社會生活與之分離開來,抽象地形成硬性的法律制約。普赫塔曾用形式邏輯的方式建立金字塔譜系,將所有法律都形成一個由上衍生的法律體系,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彼此間價值目標的一致和避免沖突,也使得行政法律法規(guī)存在一種有效的規(guī)制性。而社會法學作為一種“活的法”,則更多地為了適應社會的多樣性與變化,因此它是以治理社會、服務社會為目的,以社會生活、司法活動為重點,這也是行政立法的內在本質體現。而社會法學、概念法學與我國行政立法活動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內在關聯及規(guī)范與理論的契合呢?基于此,本文采取實證數據分析的方法,以中國立法史上的重大標志性事件為階段劃分④,試圖通過縱覽六十多年來中國行政立法中“第一條”的立法情況,展示社會法學和概念法學理論在行政法律文本中的領域分布、年代分布情況,探尋各時期行政立法反映兩大理論的脈絡、趨勢和特征,并試圖從中總結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規(guī)律性,而以此視角研究中國行政立法問題。
二、研究對象及行政法律文本“第一條”歸類標準
1. 研究對象
本文以行政法律文本“第一條”為分析對象,“通知”、“請示”、“批復”、“決定”、“決議”等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不在本文考察范圍之內。當然,本文的統(tǒng)計可能并不全面,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本文只是立足于“第一條”所體現的行政立法理念之研究,并非法律規(guī)范本身,總體上不構成對分析的影響。整體看,有些雖不具備“第一條”之形式,而實質上亦能反映立法理念之條款,亦為文本分析對象。據統(tǒng)計,此類條文為數不多,并不會影響數據所反映出的概念法學和社會法學之整體趨勢,為了統(tǒng)計和行文之便,采取以“第一條”形式出現的和體現第一條之實質內容的條文為分析對象。
2. 數據來源
本文用以分析的數據來源是中國法律法規(guī)信息庫⑤。時間跨度從新中國成立至2016年12月31日。
3. 行政法律文本“第一條”的分類標準
分析材料按照時期、行政制度之效力等級進行安排,對“第一條”進行了歸類,分別為“概念法學”、“社會法學”、“兩者兼有”及“兩者皆無”四大類。對于“第一條”所反映何種理論的判斷,本文按照概念法學和社會法學的相關理論來進行判定,大致判定標準有四:(1)追求下位法與上位法或有關精神、原則之間的一致,注重體系之協調與完美,則歸為概念法學類。如:《國務院關于審計工作的暫行規(guī)定》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九十一條、第一百零九條的規(guī)定,制定本規(guī)定。(2)表達立法之目的,注重社會發(fā)展之適應,則歸為社會法學類。如:《城市交通規(guī)則》第一條:為加強城市交通管理,便利交通運輸,維護交通安全,以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制定本規(guī)則。(3)以上兩種情況皆有之者,則歸為兩者兼有類。如:《公司登記管理暫行規(guī)定》第一條:為促進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維護社會主義經濟秩序,保障公司的合法權益,根據《工商企業(yè)登記管理條例》的基本原則,特制定本規(guī)定。(4)以上兩種情況都不存在者,則歸為兩者皆無類。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船舶噸稅暫行辦法》第一條規(guī)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行駛的外國籍船舶和外商租用的中國籍船舶,以及中外合營企業(yè)使用的中外國籍船舶(包括專在港內行駛的上項船舶),均按本辦法由海關征收船舶噸稅(以下簡稱噸稅)。當然,也有模糊難以辨認的法條,但此種情況甚少。
本文的判定標準只是追求概念法學與社會法學之理論的相關性或相似性,這也是本文論述的一個預設?;蛟S本文所采用的標準與這兩大理論的真實內涵并不能完全吻合甚至是存在一定距離,但它們之間的相關性或相似性卻客觀存在,“形似”也好,“神似”也好,只要有助于我們的研究并給我們帶來啟發(fā),那就可采納并運用之。
三、社會法學與概念法學在中國行政立法中反映之數據變化及其分析
1. 新中國的成立至法制建設方針的提出期間(1949年10月—1978年11月)
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中國行政立法中包括行政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地方性法規(guī)和地方政府規(guī)章所反映的社會法學的比重較大,占這一時期整個行政立法比重的56%,概念法學僅占11%,且在五種行政立法形式中,社會法學所占比重均高于概念法學;既反映概念法學又有社會法學(下簡稱“兩者兼有”)和既未反映概念法學又無社會法學(以下簡稱“兩者皆無”)的比重相當,同為16.5%(見表1)。
這一時期是破舊立新的初創(chuàng)階段,中國的行政立法體制經歷了由中央與地方分權發(fā)展到由中央高度集權的變遷過程;對地方行政立法而言,則經歷了興廢、起伏的過程。在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廢除國民黨舊法統(tǒng)的基礎上,構建起以“五四憲法”為統(tǒng)帥的社會主義行政立法體系框架。這一階段,伴隨著第一屆全國人大會議的召開、憲法的誕生和一批重要法律、法令的出臺,中國行政立法獲得了較大發(fā)展和許多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立法理論,社會法學的比重占據了較大優(yōu)勢,因為當時的立法須立足于當時的中國國情需要,正如社會法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埃利希在其《法律社會學基本原理》一書的序言里說:“法律發(fā)展的重心不在立法、法學,也不在司法裁決,而在社會本身。” [2 ]相比之下,這一階段概念法學理念明顯缺位:如中央與地方各自立法權限范圍及中央各立法主體之間立法權限范圍不明,失職和越權問題都明顯存在;立法程序各主要環(huán)節(jié)未能以法的形式作出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法與法之間相互傾壓,上位法與下位法銜接不夠,出現法律體系的矛盾。
2. 法制建設方針的提出至依法治國戰(zhàn)略的確定期間(1978年12月—1997年8月)
由于“文革”期間法制建設完全停頓,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國開始恢復重建國家法制并構建法律體系⑥,以適應改革開放和新時期的需要。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首次確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社會主義法制的建設方針,在這一階段的行政立法工作也得到加強⑦。這一時期是中國行政立法飛躍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改革開放的實行和深入、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與發(fā)展、民主法治理論與實踐的形成與鞏固,中國行政立法的理念已經發(fā)生且正在繼續(xù)發(fā)生著重大的變革和進步:行政法治觀念日益增強,保障公民權利的行政法規(guī)不斷增多,行政法基本理論不斷變遷和發(fā)展。
社會法學從社會現實的視角來觀察法律現象, 十分重視法在具體社會中的實施效果與目的 [3 ],雖然當時的法制建設必須“保障建設和改革的秩序,使改革的成果得以鞏固”,行政立法仍帶有很強的社會法學色彩,但隨著法學學科體系的重建和法典化,中國大陸地區(qū)重新開始討論概念法學的功能,有人主張“超越概念法學”,有人為“聲名狼藉”的概念法學正名 [4 ],行政立法更加呈現注重上位法和下位法之間銜接之趨勢。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第一條”中反映概念法學的總比重(“概念法學”的比例與“兩者兼有”的比例之和,本文有關“總比重”的計算方式相同)從27.5%上升至89.1%(見表2),地方性立法的“概念法學”所占比重分別為96.4%、89.6%,均高于社會法學的比重。與此同時,“社會法學”單獨存在的比例由56%下降至10.3%,“兩者兼有”的比重由16.5%上升至76.4%,可見,社會法學和概念法學理念兩者兼有的比重在行政立法中大為提升。
3. 依法治國戰(zhàn)略的確定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期間(1997年9月—2011年2月)
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單一制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實行統(tǒng)一而又分層次的立法體制。20世紀末,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宏偉目標,1997年9月至2011年2月這一時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時期⑧。一個體系的構建需要考慮其結構的完整合理和各子體系相互之間的協調,法律體系要考慮統(tǒng)一、系統(tǒng)、分層的要求,注重法律體系上下銜接、結構嚴謹,這一時期我國的立法機關始終固守“憲法”國家根本法理念,保證作為“第二位階概念”的法律以及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地方規(guī)章等其他位階概念不同憲法相抵觸,保證各“概念”相互之間銜接協調、不相互抵觸和矛盾⑨,這為立法所珍視。統(tǒng)計數據反映,在這一時期概念法學的總比重進一步提升至92.8%(見表3)。同時,適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需要,行政立法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保障社會穩(wěn)定的社會功能效應更加強化,社會法學的比重由前一時期的86.7%上升至94.2%(見表3)。
2000年《立法法》頒布以來,我國立法活動逐步走向科學化和民主化。自1999年11月開始的針對法律、法規(guī)、司法解釋和行政規(guī)章以及其他行政政策措施進行的清理活動,實現了行政法律規(guī)范的公開化和透明化。這一時期的行政立法理念體現出來的不再單純是社會法學或者概念法學流派,而是趨向兩大理論的結合,“兩者兼有”的比重亦有較大增幅,增長了10.8個百分點,這一趨勢在部門規(guī)章、地方性法規(guī)和地方政府規(guī)章中表現得尤為顯著,表明行政立法既追求法體系的嚴謹性,又注重發(fā)揮規(guī)范、引導、保障等法的功能性,我國行政立法正在蓬勃發(fā)展中不斷走向成熟。
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至今一段時期(2011年3月—2016年12月)
就概念法學而言,早期,所有體系化的行政法嘗試——從奧托-梅耶(Otto Mayer)到沃爾特-耶利內克(Walter Jellinek),從漢斯-彼得斯(Hans Peters)到恩斯特-福斯托夫(Ernst Forsthoff)——都反映了形式抽象化的張力。這就是類型化行為的教義學。即,我們應當形成一個形式性的抽象概念,并發(fā)展出清晰的內涵,再逐步演化成各種法之分支?!案拍罘▽W”理念的作用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但概念法學過于注重抽象概念和邏輯推理, 相對忽視法律的目的、效果、利益及其他實際問題, 脫離社會實際 [5 ]。雖然在我國的行政法學發(fā)展和研究過程中,視角與方法從來都不是排他的,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適應社會大變革和中國政府轉型的需要,一段時間“概念法學”曾一度明顯占優(yōu),影響著我國行政法學的發(fā)展,但是自20世紀90年代來,“概念法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法律是根據人們欲實現某些可欲的結果的意志而有意識地制定的。” [6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16字方針,這表明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入了新階段,我國的立法工作已從“有法可依”向“科學立法”轉變,這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后中國立法指針的重大調整。它要求法律體系既要注重立法的目的和社會效應,又要注重法律體系的完整性、層次性、邏輯性以及相互協調性。社會法學和概念法學高度融合更能推動中國立法在“科學”的軌道內愈行愈遠。
表4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五類行政法律文本“兩者兼有”的比重分別為50.0%、34.8%、93.3%、90.1%、95.3%,其中除行政法規(guī)類的比重有所下降外,其他各文本均有較大漲幅,總的比重則從上一階段的87.2%上升至91.49%,而“兩者皆無”的文本寥寥無幾,其比重僅為0.05%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立法機關將工作重心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科學立法和提升立法質量和水平成為這一階段的工作原則和目標。
四、兩大學派理論在我國行政立法中的運用及其走向
1. 概念法學與社會法學孰優(yōu)孰劣
概念法學與社會法學派別之爭從來就沒有停歇過。概念法學自誕生起,曾一度盛行,在法學的舞臺尤其是大陸法系國家占據主導地位,但概念法學理論的偏激和絕對而導致的漏洞,不久就招來由著名社會法學者耶林發(fā)起的眾多學者的批評,如耶林指出法律的制定不可能做到完美,因此法律概念也不可能沒有瑕疵的 [7 ],兩大學派爭論的廣度和深度也讓人嘆服。
這兩種似乎截然不同的理論孰優(yōu)孰劣?對于這個問題,本文無意進行學派之間那么深廣的爭論,也無意在整個理論的框架下對之加以討論。撇開概念法學對于外界介入的“反感”和社會法學對于“概念”的蔑視等觀點,對于這兩大學派的理論,我們所要關注的是它們給我們提供的立法方法論,以及放在中國行政立法視域中如何對它們進行觀察。有法諺云:法學要么是體系化的,要么就根本不存在。從開始時,法律概念體系化秩序構建就是德國法律科學分析的核心目標,劃分為“總論”和“分論”的體系化行政法體系,促進了一種新的立法方法的誕生。傳統(tǒng)來說中國屬于大陸法系,這種方法促進了“概念法學”在中國的發(fā)展。同時中國行政立法始終與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四個全面”戰(zhàn)略部署等國家大政方針相伴而生、相互促進,社會法學作為“活法”,更具有針對性,能更好地反映社會的立法需求,因此,中國行政立法中更多地體現出“活法”性質,從實證數據來看(見圖1),“社會法學”略占上風⑩,但縱觀社會法學和概念法學理念在行政立法中的基本動態(tài)和軌跡來看,概念法學和社會法學不相上下。單就它們對于制度創(chuàng)設的理論貢獻來看,各有不足又各有優(yōu)點,而對于這些外來理論,我們應該關注的也只是其“精華”,如:概念法學對于法律制度自身體系完美和協調的注重,以及社會法學對于“社會生活”之重視,這些對于行政立法來說非常有益,從這個角度和意義上來說,概念法學與社會法學同“優(yōu)”。
2. 兩者“合流”應是我國行政立法最理想選擇
行政立法也是一個法學方法論的選擇,對于這些外來的法學理論,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將之運用于我國行政立法中,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具體法律法規(guī)或規(guī)章的制定過程中,將概念法學和社會法學的方法論綜合起來,才是一個符合我國實際的理想選擇。理由有三:
其一,立法實踐之佐證。前文已分析到,從總體上講,兩大流派的理論慢慢趨向合流,雖然在行政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中表現為以社會法學為主,但兩者兼有的比重亦有較明顯的提高,并且這兩部分分割獨占的法條只占據了極少部分。而伴隨著這一過程的是我國法制建設取得巨大進步,行政法律體系門類更加齊全,結構更加嚴謹,體系更加完美,不僅如此,行政法律規(guī)范的“質量”也得到提高,在追求法與法之間協調一致的同時,亦立足社會,關注各方利益,滿足社會之需,所制定出來的制度更加具有實踐性與適應性,這是兩大法學流派理論糅合的理論基石。在這些日漸合流的趨勢中,行政法學學科進路與規(guī)制進路的邊界也逐漸消解。例如,對于行政程序法和組織法的研究之前常常為規(guī)制進路所驅動,但對這些領域的實際推進乃至研究都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于教義學的形式概念工具,在動態(tài)的發(fā)展背景下,行政立法的進步與發(fā)展自發(fā)消融了行政法學的學科進路與社會規(guī)制需求之邊界。為了更加全面地應對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挑戰(zhàn),最好的方法顯然是把社會法學和概念法學的兩種方法進路結合。
其二,現實之需。新中國成立初期,政治制度和社會關系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而當時又百廢待興,急需新的制度來加以維護和規(guī)范,因我國缺乏相應的法制傳統(tǒng),很難走從“活法”到“規(guī)則”的路徑來創(chuàng)設制度,但這并不等同于在行政立法中就不能反映社會法學的一些優(yōu)良品質。這是一個社會改革的時代,社會科學提出了社會工程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問題,這股趨勢在行政法學研究中也出現了反應,即將行政法看作一種社會規(guī)制手段,以及把法律是為通過配備完成任務的適當工具來解決問題的手段。由是,社會法學的理論應現實之需而在立法中得到體現。中國在社會轉型期,走的是一條“先立再破”、“漸立漸破”的謹慎道路,始終注重秩序穩(wěn)定,完全不同于俄羅斯等轉軌國家的“先破后立”。新中國成立之初期,當時正處于世界行政法律體系結構性重建的時期,在域外的經典體現為愛伯納德-施密特通過十年的年會組織相關討論形成的三卷本行政法基礎結構手冊。而由于新中國打破了舊的法制,原有的法律體系蕩然無存,中國的立法可以說是從頭再來,而新的體系就需要借助概念法學的某些方法來進行構建,如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就起到了“最高概念”的作用。改革開放后至今,中國法律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新的社會生活對法也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并且這一狀態(tài)短時期內還不會有多大改變,兩者合流的趨勢將進一步增強。
其三,建立法治社會之要求。法治之“法”應為“良法”,塞爾蘇士說:法乃善良公正之術,亞里士多德在對法治進行定義時也提出了“良法之治” [8 ]。一部良好的行政“法”無疑要求其考量創(chuàng)設之目的,關注社會之需,其中包括各種利益之平衡、社會糾紛之解決、秩序之維護等。尤其是我國行政法律體系尚不完善,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中國法治建設中出現的很多現實問題尚需“法”作出回應并予以解決,這就需要依靠社會法學的指引,讓“法”成為真正申明正義、推進法治、維護民權的“有用之法”。同時,法治之前提在于以“概念法”的方法論為指導制定一部良法,“有法可依”亦是法治之要義,而經制定的“法”不能隨意被行政官員和法官解釋甚至篡改,否則就有?!胺ㄖ巍敝砟畈怼叭酥巍敝異汗?,而我們又不能仿效英美法系的法官“造法”,因為我們沒有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制傳統(tǒng),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和政府規(guī)章須有其制法來源,而“概念”為維持法治提供了合法性的最重要標準。下位法的“概念”依據上位法這個“概念”而存在,一個“概念”產生另一個“概念”,如此整個行政法律體系邏輯緊密、上下貫通、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上對于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極為重要。
3. 兩大理論在我國未來行政立法中走向之預測
前文已分析過,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社會法學和概念法學理念在行政立法中趨向合流,如圖1所示,從新中國成立至今的四個時期,“兩者兼有”的比重分別為16.5%、76.4%、87.2%、91.49%,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尤其是改革開放后的那段時期兩者兼有的情形最為突出,增幅達到59.9%,且社會法學和概念法學“兩者皆無”的現象日趨減少,其比重分別為16.5%、0.6%、0.2%、0.05%。社會法學和概念法學的逐漸融合不僅保證了整個行政法律體系的完備性,而且使得行政立法對社會生活“隨機應變”,可見,我國行政立法走的是一條健康之路。
跳出來觀察,關于行政法學發(fā)展路徑的爭論也許看上去很激烈,但是這也可以視為學科內部分化的不同立場之間的討論。正因為行政法學處理規(guī)范性問題,其一般自視為一個規(guī)范性學科,并因此傾向于快速做出可接受與否的判斷與決定,對于內部的方法論問題也是如此。但這其中的方法論多元性允許對每種進路根據其產生洞見的能力做出評價。而這并不是某種任意的標準。事實上,對于一種現代的、多層次的行政法學發(fā)展和研究視角,多元化的方法論也是非常有利的,以概念法學和社會法學為研究視角則是一種全新的方法論。至于兩者融合的趨勢是否會繼續(xù)下去,未來行政立法走向如何?可以預測,隨著我國立法技術的成熟,行政法律規(guī)范的體系性和社會適應性將更加緊密結合,既不反映社會法學又不反映概念法學的行政立法情況將趨向“零現象”,社會法學和概念法學這兩大理論在我國行政立法中將達到最終合流。
注 釋:
① “行政法律文本”包括行政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地方性法規(guī)、地方性規(guī)章五類文本。
② 社會法學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其主張從法學出發(fā),結合運用社會學的概念、觀點和方法研究法現象,強調法的目的、作用和效果,反對形式邏輯的絕對性,認為應該從社會生活出發(fā)來創(chuàng)制法律、理解和運用法律。其主要有社會連帶法學、利益法學、自由法學等分支。
③ 概念法學源于19世紀中葉以后由歷史法學演變而來的“潘德克頓法學”,它強調對法律概念的分析和構造法律的結構體系。在概念法學派看來,法律體系是一個完整的概念金字塔,在體系的頂端有一個最高概念,其他所有的概念都位于其下,而且都能從這個最高概念中推導出來,反過來,從這一體系的某一點出發(fā)向上回溯都能夠歸于這個最高概念。
④ 即以中國立法史上的重大事件為節(jié)點進行階段劃分,這四個時期分別為:新中國的成立(1949年10月)、法制建設方針的提出(1978年12月)、依法治國戰(zhàn)略的確定(1997年9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2011年3月)。
⑤ 參見中國法律法規(guī)信息庫,網址:http://law.npc.gov.cn/FLFG/index.jsp,訪問時間: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
⑥ 1978年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報告中再次提出:“應該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訴訟法和其他各種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廠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環(huán)境保護法、勞動法、外國人投資法等等?!?/p>
⑦ 《沿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提出:“為了鞏固機構改革的成果并使行政管理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必須加強行政立法,為行政活動提供基本的規(guī)范和程序。要完善行政機關組織法,制定行政機關編制法,用法律手段和預算手段控制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要層層建立行政責任制,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要制定行政訴訟法,加強對行政工作和行政人員的監(jiān)察,追究一切行政人員的失職、瀆職和其他違法違紀行為?!?/p>
⑧ 黨的十六大對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目標作了重申;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任務;吳邦國委員長在2011年3月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
⑨ 正如吳邦國委員長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經驗時指出:“我們始終堅持維護憲法作為國家根本法的權威地位,嚴格依照法定權限、遵循法定程序開展立法工作,在制定法律法規(guī)的同時,開展對現行法律法規(guī)的集中清理工作,并加強對規(guī)范性文件備案審查,以保證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不同憲法相抵觸,保證行政法規(guī)不同法律相抵觸,保證地方性法規(guī)不同法律、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保證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之間銜接協調、不相互矛盾,保障了社會主義法制的統(tǒng)一。”
⑩ 除第二個時期“概念法學”略高于“社會法學”外,其余三個時期“社會法學”的比例均高于“概念法學”,且在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中,社會法學一直處于強勢地位,其中在法律中的表現最為突出。
參考文獻:
[1]陳興良.立法理念論[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6(1):1-6.
[2]尤根·埃利希.法律社會學基本原理[M].葉名怡,袁震,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前言,1-36.
[3]李曉瑞.社會法學派的學理及其在我國的運用[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3):87-89.
[4]于立深.概念法學和政府管制背景下的新行政法[J].法學家,2009(2):55-66.
[5]哈特.耶林的概念天國與現代分析法學[EB/OL].[2003-10-29].http://www.chinalegaltheory.com/detail.asp? id=1206.
[6]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109.
[7]曲睿,古戴.耶林的理論批判與思想轉型[J].交流探討,2013(12):218-219.
[8]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199.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Begriffs Jurisprudence
and Social Law on Chinas Administrative Law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1st Clause of the Administrative Law
PENG Yanbing,CHEN Jiaao
Abstract:This paper,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1st clause of Chinas Administrative Law,analyses the philosophy of la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griffs jurisprudence and social law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material,it analyses and interprets the qualities and laws indicated by the two theories which have impacts on the administrative law at different stages. On the whold,during its development,Chinas administrative law takes the concept of social laws as its guide,and later both social laws and begriffs jurisprudence which present a trend of unified development..
key words:social laws;begriffs jurisprudence;administrative law;1st Clause of the Administrative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