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魏 星 戴 彬
一場為了人民滿意的改革
文丨 魏 星 戴 彬
現行“兩搶”破案率從2011年的16.94%上升到2016年的97.85%;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件偵破率100%。這些驕人的數字,正積極回應著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的期待。
2014年上半年,遵義紅花崗、播州、道真、習水等地陸續(xù)發(fā)生多起電信詐騙案件,涉案金額近百萬元。高發(fā)頻發(fā)的侵財類案件,人民群眾懲治犯罪、打擊犯罪期待的眼神,給遵義公安機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立下軍令狀,限時破案。
經基礎工作后,確定犯罪嫌疑人系福建籍楊某夫婦。市縣兩級公安機關立即成立7人專案組,趕赴江西贛州蹲點守候,實施抓捕。
“在江西贛州,出于隱蔽考慮,住在條件極其差的小旅館里。加之水土不適,飲食不習慣,大多時候都是吃方便面,喝礦泉水。”當時專案組成員,現任市局刑偵支隊五大隊副大隊長的牟勇回想起在贛州工作時的場景,感慨不已。
耗時1個多月,專案組成功將福建籍犯罪嫌疑人楊某夫婦抓獲,追繳涉案資金1.9萬元。
涉案金額近百萬元,成功追繳1.9萬元;7人專案組,耗時1個多月。警力、精力、時間投入產出嚴重不成正比的案件,讓疲于奔命的民警如何面對受害群眾期待的眼神,勞民傷財的事實面前,到底傷了誰的心?
“前些年,沒有一個常態(tài)性的打擊犯罪工作機制,量化考核指標不科學,民警只能見招拆招,疲于應付,打擊工作形不成合力,大投入低產出,一些案件沒有持續(xù)經營偵辦,一些突出治安問題得不到有效整治。同時,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出臺后,對辦案質量要求更高?!弊窳x市公安局副局長申劍說。
“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對于公安機關來說,來不得半點馬虎,任何一點瑕疵,或證據不足、不全,形成不了完整的證據鏈,都可能導致違法犯罪分子逃之夭夭,得不到法律應有的制裁。
遵義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姜何衛(wèi)說:“這既要求我們辦案民警具備過硬的法律素養(yǎng)和業(yè)務素質,同時還要在實現打擊犯罪數量、質量和能力高度統一,但凡一項落后,將會產生‘短板效應’,對人民群眾極其不負責任?!?/p>
2015年以來,遵義市公安局先后與遵義市人民檢察院、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先后多次召開聯席會議,就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改革和提高打擊數量、質量等事項進行了廣泛研討。作為打擊犯罪尖刀的公安機關,必須改變傳統打擊模式,刻不容緩!
2016年以來,遵義市公安局黨委針對當前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層出不窮,犯罪手段不斷翻新的實際,主動應對“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給打擊犯罪工作帶來的新挑戰(zhàn),堅持“什么問題突出就整治什么問題、什么犯罪突出就打擊什么犯罪”的思路,提出“打擊質效”這一概念,以打擊犯罪數量、質量、能力的“數據化”來向各地公安機關“施壓”,從而扭轉案件高發(fā)態(tài)勢,凈化社會治安環(huán)境,實現發(fā)案少、秩序好、人民群眾滿意的目標。
“刑拘數297,逮捕數210,起訴數248......”這是遵義市道真自治縣公安局2016年打擊質效數據,排在三類地區(qū)第二位。
這組看似枯燥乏味的一組數據,但對于道真自治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李想來說,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市局黨委提出的以打擊質效考核為龍頭常態(tài)化打擊工作,不搞‘一刀切’、‘大呼隆’式的專項行動,做實、做精、做強公安主業(yè),通過以打開路,以打促防,全面提升公安機關打擊質效,贏得了駕馭社會治安的主動權。同時,給我們一線民警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搞好自己的專業(yè)工作?!?/p>
方向決定成敗,思路決定出路。2016年初,《遵義市公安機關2016年度打擊質效考評辦法》經市局黨委研究出臺,各地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數據為牽引,以改革為動力,以提升打擊質效為龍頭,強力推動嚴打整治常態(tài)化,持續(xù)發(fā)力、均衡發(fā)力、精準發(fā)力,初步探索出一條駕馭遵義治安局勢的有效路徑。
破題改革,需要勇氣,更需要實績檢驗。2014年以來,全市現行命案全破,同時偵破命案積案15起,抓獲命案逃犯10名;現行刑事案件、八類案件、多發(fā)性侵財案件、“兩搶”案件、盜竊案件、詐騙案件破案率同比分別上升7.81%、10.21%、8.06%、30.43%、9.46%、5.42%,打擊效能全省領先,成功偵破了11?02假食鹽案、12?20盜竊團伙案、9?13侵犯知識產權案、6?16全省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等系列大要案件。與此同時,全市刑事立案同比下降6.5%,全市現行搶劫、搶奪、八類案件同比分別下降45.42%、63.74%、10.66%,特別是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的“兩搶”案件從2011年的3531起、月均發(fā)案294起下降到2016年的243起、月均發(fā)案20起,在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打擊“黃賭毒”滿意度測評中,遵義從2015年的52.75%上升到2016年的77.5%;在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公布的2016年中國30個最安全城市中,遵義在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三,連續(xù)三年進入前12位。
通過近兩年持續(xù)不斷推動打擊質效提升,遵義社會治安從社會廣泛關注和擔憂的“熱點”到出現持續(xù)向好的“拐點”,從飽受爭議的“難點”到形成廣泛共識的“亮點”,在解決“道”和“魔”的關系上逐步贏得了主動權,廣大民警對“打擊犯罪是人民警察天職”的認識不斷升華、職業(yè)成就感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安全感和對公安機關的滿意度得到實實在在提升。
“遵義是紅色革命圣地,歷史地位特殊。作為公安機關必須緊緊圍繞‘打造全省最安全市州、西部最安全城市、全國一流地級市公安機關’這個總目標,推動打擊質效全面提升,社會治安持續(xù)向好,警務運行機制轉型升級,全力打造全省領先、全國叫響的‘平安遵義?滿意公安’品牌”。遵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曉渝語重心長地說。
2016年10月21日凌晨3時,杭瑞高速公路湄潭縣永興鎮(zhèn)境內1536公里+100米(銅仁往遵義方向)處發(fā)現一名女性死者。經公安機關現場研判,初步判定是一起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事故。案發(fā)后,遵義市公安局緊急抽調刑偵、交警、治安等警種力量全力開展偵破工作。根據現場痕跡物證,辦案民警初步確定了肇事車輛類型和事發(fā)時間段,并從肇事時間段內100多輛車中,精準篩查出重點嫌疑車輛3輛,辦案民警遠赴遼寧、河南、四川、重慶、貴陽等地行程15000余公里開展調查取證,僅用3天時間,成功偵破10?21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
2017年4月3日19時許、20時30分許,紅花崗區(qū)銀杉橋附近一巷道內、紅花崗區(qū)老城撈沙巷連續(xù)發(fā)生兩起小孩手機被搶。案發(fā)后,市、區(qū)兩級公安機關立即啟動“兩搶當命案破”工作機制,經多警種協同作戰(zhàn),于4月4日10時將犯罪嫌疑人張某抓獲,當場從其身上搜出2部涉案手機。
兩起看似極為尋常的普通案件,為什么能在較短時間內破案?
群眾看公安,關鍵看破案,打擊犯罪是公安機關的主業(yè),是公安民警的天職,特別是對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案件必須保持“零容忍”,必須做到快偵、快破。打擊質效論證之初,遵義市公安局黨委“一班人”認真學習領會市委、市政府對公安機關的工作要求,對標創(chuàng)建“平安遵義”的職責任務,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提出了“兩搶”當命案辦、疑似被侵害失蹤警情當命案辦、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當命案辦等工作機制,實踐證明這些機制深得人心,群眾普遍叫好。
今年3月1日,紅花崗區(qū)一男子在微信、微博在朋友圈中發(fā)帖稱88歲外公喻某某,從早上10點多鐘離家至今未歸。接到警情后,紅花崗公安分局立即啟動“疑似被侵害失蹤警情當命案辦”工作機制,指令刑偵大隊、治安大隊、消防大隊、轄區(qū)派出所等警力,全城找人。直至次日下午2時許,歷經52個小時,終將身困涵洞里的老人找到。見到安全無恙的老人,微信發(fā)布人肖長鑄泣不成聲,說道:“真的沒想到,自己的一個微小舉動,能讓公安機關動用這么多警力?!?/p>
現如今,無論是在寂靜清冷的深夜還是在雄雞報曉的黎明,無論是在人頭攢動的車站還是在人煙稀疏的郊區(qū),無時無刻不能見到公安民警巡邏防范的身影。正如一位市民這樣說道,即便再晚回家,也不會擔心安全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