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微,韓京龍
(吉林省水文水資源局延邊分局,吉林延吉133001)
吉林延邊境內(nèi)降水變化規(guī)律
王文微,韓京龍
(吉林省水文水資源局延邊分局,吉林延吉133001)
文中以松花江流域延邊境內(nèi)14個雨量點資料,采用泰森多邊形法對各計算區(qū)域進行了面雨量計算,運用5年滑動平均、Mann-Kendall檢驗法、Mann-Kendall突變檢驗法、Pettitt檢驗分析方法,對降水序列的年際變化趨勢、突變時間點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松花江流域延邊境內(nèi)年際降水趨勢變化不顯著,無趨勢變化,松花江各流域降水突變時間不顯著,年際降水無突變發(fā)生。
松花江流域;延邊;降水;趨勢分析
松花江發(fā)源于長白山天池,松花江流域是我國重工業(yè)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重要的農(nóng)業(yè)、林業(yè)和畜牧業(yè)基地。流經(jīng)延邊州境內(nèi)的安圖縣、敦化市,在延邊州境內(nèi)的流域面積為7 941 km,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境內(nèi)高山連綿起伏,溝谷縱橫,南部的白云峰海拔2 691 m,是吉林省第一高峰,也是東北地區(qū)第一高峰。境內(nèi)植被較好,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主要支流有頭道白河、二道白河、三道白河、四道白河、五道白河、古洞河等。
延邊境內(nèi)松花江全長265 km,河道平均坡降2.1‰。根據(jù)水文資料記載,漢陽屯水文站斷面1989—2005年期間最大流量2 900 m3/s,最小流量1.86 m3/s,多年平均流量96.1 m3/s。以延邊境內(nèi)區(qū)段為研究區(qū)域(簡稱松花江流域)。
2.1 M-K秩次相關(guān)檢驗
Mann-Kendall(M-K)非參數(shù)秩次相關(guān)檢驗法是分析序列變化趨勢的有效工具,被廣泛應(yīng)用于氣象和水文序列的分析,該方法不需要樣本遵從一定的分布,也不受少數(shù)異常值的干擾。在M-K趨勢檢驗中,原假設(shè)H0為序列未發(fā)生趨勢變化。對樣本容量為n的時間序列x1,x2,…,xn,構(gòu)造統(tǒng)計量。
式中:Z是統(tǒng)計量。
取顯著性水平,查標準正態(tài)分布表可得臨界值。若,即在顯著性水平下序列存在向上或向下的趨勢,否則接受序列無趨勢的原假設(shè)。
2.2 M-K突變檢驗
當Mann-Kendall(M-K)法用于檢驗序列突變時,對具有n個樣本量的水文要素序列x,構(gòu)造一秩序列Sk:
式中:
式中:Sk是統(tǒng)計量;dk是xi>xj時的樣本累積數(shù),x1,x2,…,xn是時間序列值。
在時間序列隨機獨立的假定下,Sk的均值與方差計算方法如下:
式中:E(Sk)是Sk的均值;Var(Sk)是Sk的方差值。
構(gòu)造統(tǒng)計量為:
式中:UFk是定義的統(tǒng)計量,為標準正態(tài)分布。
取UF1=0。取顯著水平,查標準正態(tài)分布表可得臨界值UFα/2=1.96。若|UFK|>UFα/2,表明序列存在明顯的上升或下降趨勢。
按時間序列逆序排列,再重復(fù)上述過程,同時使UBk=-UFk′,k′=n+1-k,UB1=0。由UFk繪出曲線C1,UBk繪出曲線C2。當曲線C1超過臨界直線,即表示存在明顯的變化趨勢時,當C1與C2曲線出現(xiàn)交點且在臨界線之間,則交點對應(yīng)的時刻即為突變開始時間。
2.3 Pettitt突變檢驗
Pettitt方法是一種與Mann-Kendall(M-K)法相似的非參數(shù)檢驗方法,該方法基于非參數(shù)檢查一個水文或氣象時間序列的突變點,計算比較簡便,可以明確突變的時間,能夠較好地識別一個水文或氣象時間序列的突變點,在突變點檢測方法中應(yīng)用較多且物理意義清晰。與M-K方法一樣,分析前構(gòu)造一種秩序列。不同的是ri是分三種情況定義的,即
式中:ri是樣本累積數(shù);x1,x2,…xn是時間序列值。
Pettitt法是直接利用秩序列來檢測突變點的,若t0時刻滿足kr0=max|sk|,(k=2,3,…n),則t0點處為突變點。這時的統(tǒng)計量:
式中:Sk和P0是構(gòu)造統(tǒng)計量,n是樣本容量。
若P0<0.5則認為檢測出的突變點在統(tǒng)計意義上是顯著的。
3.1 數(shù)據(jù)來源
松花江流域(延邊境內(nèi))上有14個常年雨量站,1956—2014年的59年降水資料,對松花江流域(延邊境內(nèi))降水的空間分布特征進行分析,并選取松花江流域干流、古洞河和整個流域3個分析單元,采用泰森多邊形法進行面雨量計算,分析3個流域降水序列在時間尺度上的年際變化特征、趨勢變化及突變時間。
3.2 降水的空間分布和年際變化特征
3.2.1 降水的空間分布特征
松花江流域1956—2014年各站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間分布情況呈現(xiàn)白頭山天池一帶為高值區(qū),然后逐次降低,古洞河干流一帶為低值區(qū)。長白山天池區(qū)域為吉黑丘陵地帶海拔最高點,直接接受日本海入流的水汽,降水量充沛,形成降水高值區(qū),白頭山口站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 343.0 mm;松花江流域古洞河干流一帶,受地形影響,地處長白山脈的背風側(cè),由日本海入流的水汽,受山脈阻擋,致使降水減少,形成一個低值區(qū),多年平均降水量最低值出現(xiàn)在新合站,為561.7 mm。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781.3 mm。
3.2.2 松花江流域降水的年際變化特征
松花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773.5 mm,最小值為1978年的529.9 mm,最大值為1986年的1 037.0 mm,極差值R為507.2 mm,極值比α為1.96,變差系數(shù)Cv為0.154;松花江干流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804.7 mm,最小值為1978年的565.8 mm,最大值為2013年的1 142.6 mm,極差值R為576.7 mm,極值比α為2.02,變差系數(shù)Cv為0.154;古洞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712.7 mm,最小值為1978年的445.7 mm,最大值為2010年的1 010.3 mm,極差值R為564.6 mm,極值比α為2.27,變差系數(shù)Cv為0.154。從統(tǒng)計特征值結(jié)果來看,松花江流域各流域降水年際變化基本相似,其中古洞流域降水年度變化幅度相對劇烈。
3.3 降水變化趨勢分析
3.3.1 松花江流域年降水變化趨勢分析
經(jīng)對松花江流域1956—2014年年降水序列進行M-K秩次相關(guān)檢驗計算,Z=-1.046,絕對值小于1.96,降水趨勢變化不顯著,無趨勢變化。
從年降水5年滑動平均曲線來看,變化大致分為八個階段:1964年以前為年降水上升階段;1965—1970年為降水下降階段;1971—1975年為降水上升階段,1976—1980年為降水下降階段,1981—1990年為降水上升階段,1991—1998年為降水平穩(wěn)階段,1999—2007年為降水下降階段,2008年以后為降水上升階段。見圖1。
圖1 松花江流域年降水變化曲線圖
3.3.2 松花江干流流域年降水變化趨勢分析
經(jīng)對松花江干流流域1956-2014年年降水序列M-K秩次相關(guān)檢驗計算,Z=-0.445,絕對值小于1.96,降水趨勢變化不顯著,無趨勢變化。
從年降水5年滑動平均曲線來看,變化大致分為八個階段:1964年以前為年降水上升階段;1965—1970年為降水下降階段;1971—1975年為降水上升階段,1976—1980年為降水下降階段,1981—1990年為降水上升階段,1991—2002年為降水平穩(wěn)階段,2003—2007年為降水下降階段,2008年以后為降水上升階段。見圖2。
圖2 松花江干流流域年降水變化曲線圖
3.3.3 古洞河流域年降水變化趨勢分析
經(jīng)對古洞河流域1956—2014年年降水序列M-K秩次相關(guān)檢驗計算,Z=-0.719,絕對值小于1.96,降水趨勢變化不顯著,無趨勢變化。
從年降水5年滑動平均曲線來看,變化大致分為8個階段:1964年以前為年降水上升階段,1965—1970年為降水下降階段,1971—1975年為降水上升階段,1976—1980年為降水下降階段,1981—1990年為降水上升階段,1992—2002年為降水平穩(wěn)階段,2003—2006年為降水下降階段,2007年以后為降水上升階段。見圖3。
圖3 古洞河流域年降水變化曲線、差積曲線圖
3.4 降水序列突變時間檢驗
水文序列的突變規(guī)律是水文分析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水文計算和防洪決策有著重要的意義。至今國內(nèi)外有大量的檢驗方法,由于各種分析方法都具有局限性,需采取多種方法相互補充和印證。采用M-K突變檢驗法、Pettitt突變檢驗法對圖們江流域年降水序列突變時間進行分析。
通過繪制M-K檢驗圖可以看出,臨界值以內(nèi),UF和UB曲線交點過多,無法確定突變時間點,通過Pettitt檢驗圖我們能確定松花江和松花江干流流域突變時間為1966年,古洞河流域突變時間是1964年。
對Pettitt結(jié)果進行P0≤0.5顯著性水平檢驗,結(jié)果見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松花江各流域P0值均大于0.5,均為通過顯著性檢驗,突變時間不顯著,所以各松花江各流域1956—2014年59年時間序列中,降水變化沒有顯著性變異,沒有突變發(fā)生。
表1 松花江各流域突變時間檢驗結(jié)果
基于松花江流域14個雨量站1956—2014年降水數(shù)據(jù),采用泰森多邊形法對松花江各流域進行了面雨量計算,利用5年滑動平均、M-K檢驗、Pettitt檢驗分析方法,進行降水序列的年際變化趨勢、突變時間點確定,得出結(jié)論為:
1)松花江流域降水空間分布不均勻,從降水等值線可以看出,呈長白山天池高,古洞河腹地低的特點,高值區(qū)分布在天池區(qū)域。
2)松花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773.5 mm,變差系數(shù)為0.154,年際降水波動幅度較大。
3)松花江流域年際降水趨勢變化不顯著,無趨勢變化。
4)通過對M-K檢驗法、Pettitt檢驗法分析,松花江各流域降水突變時間不顯著,可以確定年際降水無突變發(fā)生。
[1]翟曉麗.關(guān)中盆地降水變化趨勢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xué),2012.
[2]李國芳,童奕懿,周姣艷.漳河年徑流量的變化趨勢研究[J].水電能源科學(xué),2009,27(5):1-3.
[3]李國芳.長江感潮河段工程水文研究[M].南京:河海大學(xué)出版社,2013.
[4]姜曉勇.黑河上游地區(qū)徑流量的變化趨勢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yīng)[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08.
TV125
B
1002-0624(2017)06-0028-03
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