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廣軍
在我們這兒有種說法叫“窮磕”,指的不是擁有財富程度,說的是一種心態(tài),即“恨人有,笑人窮”。其意思不難理解,就是說當人貧窮時,就背地里嘲笑人家,而當人家有錢了,心里又老大不是滋味,恨不得均了貧富才解氣。
不知是否準確,我以為最近有兩件事情的意思與此相近。
一件是趙麗穎捐資修路被鄉(xiāng)親指責,另一件是大衣哥朱之文也有著同樣遭遇。
趙麗穎出生在河北省農村一個小村子,靠著自己的努力在演藝圈做了當家花旦。由于成名前曾演過各種各樣的龍?zhí)捉巧痪W(wǎng)友戲稱為“丫鬟專業(yè)戶”,跑了六年龍?zhí)缀笏K于因《花千骨》中的小骨頭一角竄紅。
不久前有人在網(wǎng)上曝出趙麗穎老家照片,但見崎嶇泥土路上坑坑洼洼,有網(wǎng)友對趙麗穎隔空喊話說:你賺錢多了也該出點力把家鄉(xiāng)的路修一修吧,不能忘本啊。趙麗穎迅速響應并出資修路,而且很低調未向他人提起。然而,對于趙麗穎的善舉,當?shù)厥芤嫒怂坪醪⒉活I情。還是那個網(wǎng)友發(fā)帖諷刺趙麗穎修路修得不好,沒過多久就又坑坑洼洼了。還有人吐槽趙麗穎修的路太爛,修得太少……
據(jù)說這段路已經修得很不錯了,而且趙麗穎出的是資金,具體修路的是施工方,可她的善舉卻依然被同村人這樣吐槽。
與之有著同樣遭遇的還有大衣哥朱之文。據(jù)說大衣哥出名、賺錢后也給閉塞的家鄉(xiāng)修了一段水泥路,但他的鄉(xiāng)親也是一肚子意見:就修這么點,太少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這是人們對待財富的理想的狀態(tài),尤其是注重形象的演藝人員似乎更應該如此。然而能夠做到的不會太多,盡管大都知道錢財這玩意兒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說,既然是理想就當它理想好了,你不能要求別人把錢拿出來供大家“有鹽同咸”,事實上你自己也做不到,這種絕對的平均主義只能使人們生活的社會倒退至原始共產主義。要求人家一定要將錢拿出來做公益、建設公共產品,其實是蠻橫的道德綁架,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
然而,不管是趙麗穎的鄉(xiāng)親,還是朱之文的鄰居,他們不約而同地埋怨捐款少了,就修了這么點路……這已經不能從經濟角度抑或人之常情來考慮問題了,只能從群體心態(tài)分析原因。
在漫長歷史長河中,殷實富足的生活只存在于人們的期盼之中,對財富的追求業(yè)已成為許多人的重要目標,結果是極少數(shù)人富裕了,大多數(shù)人窮其一生依然過得緊緊巴巴、捉襟見肘。這也使得社會心態(tài)變得兩極對立,要么成為“舍命不舍財”的守財奴,要么成為“吃大戶”的擁護者,有錢人越是捂緊口袋,別人越是希望用暴力手段“均貧富”,其矛盾在尖銳時幾乎不能調和,而在相對緩和時期,人則會希望“有錢人”能主動解囊。能得到幫助就好比是揀來了餡餅,得不到就怨天尤人,就罵娘。所以民間向有“升米養(yǎng)恩人,斗米養(yǎng)仇人”的說法,這從吐槽趙麗穎、朱之文的人群中就可找到恰當注腳。
人窮志不能短,否則無可救藥。有條件的話,有些人十分向往衣來伸手、飯來張嘴的享受生活,如果“要要要”就能達到“給給給”的目的,他們的思想、行為就會變的懶惰并缺乏創(chuàng)造性。因而,他們一方面求財神開恩,一方面又希望別人“好心”大大的。一旦失望則忿忿不平。而且,只能忿忿不平。
這大約就是典型的“窮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