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
人一輩子碰上的人,有心地善良的好人,有生性邪惡的壞人,也有一班兒吃喝玩樂的朋友。彼此雖說未必涇渭分明,但大體上還是有分別的。真有大難處的時候,吃喝玩樂的朋友,基本上都煙消云散,尋都尋不見。這個時候,人能想起來的,多半是好人,至少是對你好的人。
好人就是用來用的,因為只有好人,才能真的幫你的。所以,人有難處的時候,肯定會想到好人。但是,得意的時候,想到的卻凈是那些酒肉朋友,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讓你開心。
人與人之間,彼此相處,即使是父子,夫妻之間,要說完全不求回報,其實也是不大可能的。只是有些人睚眥必報,恩怨分明,有些人寬容大度一點而已。但是,在我們很多人看來,好人是不求回報的,只要你希望回報,就不是好人。進(jìn)而,不僅不善待好人,而且欺負(fù)好人。換句話說,很多人其實是在欺負(fù)對自己好的人,轉(zhuǎn)過來,對那些壞人,特別是又壞又惡的人,反而倒十分客氣,甚至謙恭諂媚。
魯迅先生說過,中國人對于神靈,凡是善神,就會欺辱,凡是惡神,就會怕得謙恭。其實,國人對于善神,禮拜倒也禮拜,但多少會有些狎戲之心。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還忙不過來,但老百姓卻夸自己喜歡的婊子,說她像觀音,至于在美貌的觀音像前,生出非分非禮之想的蠢男人,就更多了。至于更好說話的灶王爺,家家供奉,奉為一家之主,每年上天一次,跟玉帝匯報這家的情況。到灶王爺上天那天,有些地方的人家家都吃一種飴糖,很黏牙的,意思是讓灶王爺上天之后,滿嘴是黏牙的糖,想?yún)R報點這家人不好的事兒,也說不清楚。但是,對于火神爺,對雷公電母,就絕對沒有人敢如此輕慢,所有人都畢恭畢敬。
其實,國人對神的態(tài)度,就是對人的態(tài)度。過去一個村里,每每會有一個滾刀肉似的惡人,人人嫌惡,但人人都不敢得罪他,結(jié)果人人都受他的欺負(fù)。其實這樣的人,即便有把子力氣,幾個人合伙一樣把他收拾了,但是,就是沒有人敢這樣做。如果這個人是個領(lǐng)導(dǎo),那么,簡直可以欺男霸女,無所不為。而且,人人都會討好他,別說反抗,連私下的敵意都會有人給他打小報告。這樣的權(quán)力的存在,無疑使得我們文化中的弊端會變得更加不堪。
同時,對于一個地方公認(rèn)的好人,雖說大家都知道他的好,但卻沒有人在意或者珍惜這種好。人們的邏輯是這樣的,反正好人你怎么待他,他都會對人好。但是壞人就不一樣了,待他不好,人家就會報復(fù)你。所謂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多少年表彰先進(jìn)模范的行動,并沒有改變這個邏輯。因為在意識形態(tài)的左右下,好人和壞人的標(biāo)準(zhǔn),發(fā)生了莫名其妙的改變。
這個世界,好人不多,真正的壞人惡人也不多。多的是不好不壞之輩。但是,作惡有善報,行善反而有惡報,做好人的結(jié)果,是人人都欺負(fù)你,沒有什么體系會給你撐腰。最后的結(jié)果是,社會整體的道德水準(zhǔn)下降。壞人惡人越來越多,人們競相比壞,比惡,互相坑,互相害。于是,就出現(xiàn)了沒有最惡,只有更惡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