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選入語文教材的課文絕大多數(shù)都是優(yōu)秀作品,但一些作品由于時代間隔,學生對文化背景了解不深,使學生在學習課文時產(chǎn)生許多障礙,對文本感悟不深,情感體驗不強,甚至導致對文本的曲解。教學這些課文時,教師如能適時巧妙地介入相關(guān)資料,會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拓寬文本視野,使“學生思維的雙翼不為教材所禁錮”,實現(xiàn)對文本的多元解讀。
【關(guān)鍵詞】背景資料;解疑探究;文本理解;巧妙介入
一、課始蓄勢導入,鋪墊引領(lǐng)
一些背景資料的介入,可安排在導課環(huán)節(jié),這樣的安排運用得當,對引領(lǐng)學生潛心會文,把握感情基調(diào),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期待”是有很大幫助的。
(一)了解寫作背景,為奠定基調(diào)介入
在學習文言文時,學生覺得頭痛,有的是因為作品內(nèi)容較為難懂,或作品本身情趣不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功利性太強,教學內(nèi)容只局限于知識的傳授,只強調(diào)“字、詞、句、段落、篇章”的翻譯,而不去關(guān)注作品的思想性、藝術(shù)性。針對一些課文,如能在導課環(huán)節(jié)有目的的介入背景資料,會激活文言文教學思想性、藝術(shù)性這一維,為課堂教學定下思想與情感的基調(diào)。
在講授《陋室銘》一文時,筆者在整體感知文本后,引用了下面一段資料——
劉禹錫因革新得罪了當朝權(quán)貴,被貶為和州通判。按當時的規(guī)定,他應住衙門里三間三廈的屋子,可和州知縣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他叫劉禹錫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不埋怨,反而高興的撰寫了一聯(lián)貼于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爭思辯”。他的這一舉動氣壞了策知縣,他又將劉禹錫的房子由城南門調(diào)至城北門,住房由三間縮小到一間半,而這一間半位于得勝河邊,附近有一排排的楊柳。劉禹錫見了此景,又作了一聯(lián):“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策知縣氣得肺都要炸了,又為劉禹錫在城中尋了一間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僅半年,連搬三次家。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并請人刻于石上,立在門前,氣得策知縣一籌莫展,啞口無言?!?/p>
在授課伊始講述一則與作品有關(guān)的傳為佳話的故事,可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和審美的愉悅投入學習中去。
(二)走近作者本人,為親近作品介入
閱讀往往是需要知人論世的,而這樣的知人論世,往往要建立在相關(guān)資料有機介入的基礎(chǔ)上,最好能夠達到化用無痕的境界,在情感上影響學生,有助于教學的展開。
某次聽一教師執(zhí)教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執(zhí)教者的朗讀聲情并茂,但學生卻并不動情,上課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課后方知學生對作家的名字產(chǎn)生了懷疑,課文注釋說這是一個東北作家,但學生卻覺得這是一個“日本人”的名字。于是產(chǎn)生了例如此類的疑問:“他怎么會有一個‘日本式的名字?既然都已經(jīng)取了‘日本人的名字又何必假惺惺地說愛國呢?”這些疑問憋在心里,大大影響了其后的學習效果。如果當時介入以下資料,可能結(jié)果就大不一樣。
端木蕻良原名曹漢文……1936年夏天,從北平來到上海的他,忽然想起當時上海文化界有一種模仿人名字和文字的壞風氣,于是決定給自己取一個別人難以模仿的筆名。經(jīng)思量再三,他把平時少有人用的復姓‘端木作為姓氏,把東北家鄉(xiāng)紅高粱的別稱——“紅粱”二字移來作名字,這樣就成了端木紅粱。后來又將“紅粱”改成了“蕻良”。
這是很中國化的名字,“蕻良”還有濃厚的家鄉(xiāng)情結(jié)。在很多時候作品打動人是因為作者的人格魅力打動了我們。特別是一些充滿激情的文章,當讀者覺得其文與其人不符時,在心理上也就拒絕進入。
二、課中因勢引入,深入解讀
(一)拉近文本距離,為突破教學難點介入
在課堂教學中,會遇到一些教學難點,當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與文本內(nèi)涵存在差距,思維受阻或打不開的時時候,教師要乘勢介入背景資料,在一些關(guān)鍵點上觸發(fā)學生,打開學生的思維,更深入地完成文本的解讀。
在教學《老王》這篇課文時,由于現(xiàn)在的學生對文革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知之甚少,不了解特定人物的特定背景,對人物理解的深度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產(chǎn)生偏差和誤解。如:三輪車為什么被取締了?“我”和丈夫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收入應該不會低的,老王為什么擔心“我”丈夫看病沒有錢?“我們從干校回來”,“我們”為什么會去干校?如果能對文革的背景資料作些必要的介紹,學生就能深入人物內(nèi)心,體會到人物的良苦用心,也更能理解作者這個“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怍,體會作者博大的胸懷。
由于背景資料的適時介入,學生有了理解的拐杖,教學難點的突破就順利多了,正如贊可夫所言:“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lǐng)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p>
(二)感知人物形象,為走進人物內(nèi)心介入
教材中有許多寫人的作品,它們的主人公并不是學生熟悉的,這樣必然導致學生很難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為此,教師要做好開渠引水工作,適時地介入一些資料,使學生對人物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激發(fā)閱讀的欲望,便于他們在閱讀中與主人公進行更好的對話。
某次《香菱學詩》的公開課:
師:為什么寶玉認為香菱不學詩就“可惜”了呢?
學生百思不得其解。
師隨即以幻燈片(《葬花吟》為背景音樂)展示香菱之“美”,以及一生的悲慘命運,讓學生體會美被毀滅之悲!
“細想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紈釵,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p>
——脂硯齋評香菱
對香菱學詩,教師引導學生注意一個人的看法:寶玉稱贊有加,可見他是欣賞女孩子學詩的。他不遵從封建禮教對女孩子的種種規(guī)定。所以寶玉心儀的是生活在詩意中的女子,只有這樣的女子才是他塵世中的心靈知已。
最后出示香菱在作品中的名字資料,如此一番,學生已和小說人物走到了一起,真正感受到諧音背后的含義——可憐的香菱。
甄英蓮——香菱——秋菱
真應憐 相憐 求憐
當然,背景資料的介入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靈活地應用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比如在授課之前或授課之后分發(fā)一些背景資料輔助閱讀以及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但介入的原則必須是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于介入中了解課文背景,豐富文本信息,促進學生思考,使學生走向多元、立體的有價值的學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