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暉
馬叔今年60歲出頭,自從20多年前從工廠下崗后,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擺了個自行車修理攤。后來,馬叔年歲漸大,自行車修理鋪生意也大不如前,再加上兒女孝順,他便“收山”在家養(yǎng)老。
“收山”后,馬叔依照女兒的安排,沒事和老伴散散步,旅旅游。但孩子們不在家時,他總忍不住攤開那些修車的老工具,放在手里一件一件地把玩。他很懷念以前擺修車攤的日子,那時雖然累,但他心里很踏實?,F(xiàn)在每天沒啥事,他卻總覺得日子里少了點什么。有時,馬叔無聊得睡不著,就到當年擺攤的地方走走。
年前,幾個年輕人提著水果來拜訪馬叔,他們告訴馬叔,他們是一家共享單車公司的區(qū)域負責人。自從在這個城市開設了共享單車業(yè)務后,單車損壞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如果不及時維修,可供運營周轉的單車就會減少?,F(xiàn)在,他們急需馬叔指導,以盡快解決共享單車的修理問題。
馬叔聽了年輕人的介紹后,想到又能干回自己的老本行,特別開心,立馬就答應了年輕人的請求。為了說服子女,他準備了很長時間的“腹稿”。但馬叔向子女們一提出要去修共享單車,大家都特別支持:“爸,共享單車挺不錯的,解決了我們上下班的最后一段路,修理單車是您的拿手活,您只要愿意,我們都支持您?!?/p>
聽了子女們的話,馬叔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馬叔決定立馬“上任”。他每天一大早就出門,在維修廠一邊傳授維修經(jīng)驗,一邊和年輕人閑話家常,日子過得十分快活。遇到壞車多的時候,馬叔忙得連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但看著這一輛輛損壞的共享單車經(jīng)修理后又派上了用場,他很有成就感。
自從馬叔“復出”后,每天吃得香,睡得踏實了。有時他還樂呵地哼著小曲,仿佛又回到了從前?,F(xiàn)在,馬叔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只要看到那一輛輛漂亮的共享單車,心中自豪感就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