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拉通型APD增益因子計算模型與驗證

2017-06-15 15:43:58焦曉光王永志
制導與引信 2017年1期
關鍵詞:光電流偏壓電離

焦曉光, 王永志

(激光探測技術研發(fā)中心, 上海 200090)

拉通型APD增益因子計算模型與驗證

焦曉光, 王永志

(激光探測技術研發(fā)中心, 上海 200090)

根據APD增益因子經驗公式和拉通型APD的結構特點,提出了一種新的適用于拉通型APD的增益因子計算模型,并進行了實驗驗證。實驗表明,在偏置電壓從0到接近擊穿電壓的全范圍內,應用該計算模型對拉通型APD增益因子的估算是準確的。

增益因子; 擊穿電壓; 偏置電壓

0 引言

拉通型APD(雪崩光電二極管)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較寬的動態(tài)范圍和較好的溫度特性,在主動、半主動激光導引頭[1]、遠距離激光雷達和激光通信等領域廣泛使用[2-3]。

APD是一種內光電效應器件,并且具有內增益特性,1個光子可以產生10~100對電子空穴對,在其內部即可獲得較大的增益。APD工作在反向偏壓下,當反向偏壓越高,結區(qū)的電場強度越高,電子空穴對被電場加速,獲得動能,與晶格發(fā)生碰撞,就會產生新的二次電離的電子空穴對,新的電子空穴對在電場的作用下再次被加速,與晶格碰撞產生更多的電子空穴對,形成“雪崩”倍增。

典型APD的反向偏壓越接近擊穿電壓,增益迅速增大。而拉通型APD的增益隨著反向偏壓增大有明顯的分段特征。

目前,本文從拉通型APD的半導體結構出發(fā),分析了反向偏壓對APD增益的影響,提出了增益因子計算模型,并開展了試驗驗證。

1 拉通型APD工作原理

1.1 拉通型APD結構

拉通型APD主要包括吸收層、過渡層、倍增層和接觸層等四層基本結構[4],如圖1所示。為了提升APD的帶寬和噪聲性能,在基本結構的基礎上會增加緩沖層、電荷層等匹配層,這些匹配層對APD的增益影響不大,本文中暫不考慮這些匹配層的影響。

圖1中,分四個區(qū)域:吸收層為P型重摻雜區(qū),記為P+,厚度較薄,其主要功能是實現吸收光子,產生光生電子空穴對;過渡層接近本征半導體的P型弱摻雜區(qū),記為P(π),厚度較厚,其主要功能是進一步吸收光子,產生光生電子空穴對,同時加速電子;倍增層為P型輕摻雜區(qū),記為P,厚度較薄,主要功能實現電子倍增;接觸層為N型重摻雜區(qū),記為N+,厚度較薄,主要功能與P區(qū)形成P-N+結,為電子倍增提供高電場。

1.2 工作過程

拉通型APD工作在反向偏壓下,如圖1所示。電子的移動主要由電場決定,工作反向偏壓下拉通型APD的電場分布如圖2所示[4]。

其工作過程:光子入射到吸收層上,把電子從價帶激發(fā)到導帶,形成光生電子空穴對,在電場作用下,電子加速,在P-N+結區(qū)與晶格碰撞,產生二次電離電子空穴對,P-N+結區(qū)的電場強度較高,新產生的電子空穴對再次與晶格碰撞,不斷循環(huán),形成“雪崩”倍增。

隨著反向偏壓越來越高,接近P-N+結的擊穿電壓,P-N+結區(qū)雪崩倍增發(fā)生,APD的增益迅速增大;同時耗盡區(qū)越來越寬,在P-N+結被擊穿之前,P及P(π)區(qū)被完全耗盡,即P區(qū)被拉通。之后隨著反向偏壓升高,APD增益開始緩慢增大,直到反向偏壓接近標稱的APD擊穿電壓時,APD的增益迅速增大。

典型的拉通型APD增益曲線如圖3所示,M代表APD的內增益,具有明顯的分段特性。

2 拉通型APD增益因子計算模型

2.1 APD增益因子經驗公式

APD的內增益是由雪崩增益決定的,而雪崩過程主要是電離碰撞過程,可通過計算電離積分來獲得,其增益滿足[5]:

(1)

式中:M為APD的增益;WD為耗盡區(qū)寬度;αn為N區(qū)的電離率;αp為P區(qū)的電離率;x為位置。

其中,耗盡區(qū)寬度和電離率主要與反向偏壓、材料摻雜情況有關。僅考慮倍增區(qū)時,N區(qū)電離率與P區(qū)電離率接近時,增益因子簡化為

(2)

式中:α為電離率。

式(2)中,αWD與反向偏壓和擊穿電壓的比值有關,滿足經驗公式αWD=(U/UBR)n。因此,APD增益因子的經驗公式為[6]

(3)

式中:U為反向偏壓;UBR為擊穿電壓;n為結構指數,主要與材料和摻雜有關。

2.2 拉通型APD增益因子計算模型

2.2.1 拉通前后電場分析

拉通型APD之所以呈現分段特征,是由于拉通前后的電場分布有明顯區(qū)別。

在P區(qū)尚未耗盡之前(拉通前),P-N+結的電阻遠遠大于P區(qū);隨著反向偏壓增大,P-N+結的電場不斷增強,P區(qū)電場可忽略不計。電場分布如圖4所示。

在P區(qū)完全耗盡后(拉通后),N+區(qū)也接近耗盡,P-N+結的電場強度已接近極限,此時反向偏壓的增加主要使P區(qū)電場增加,P-N+結的電場增加量極少。電場分布如圖5所示。

2.2.2 拉通型APD增益因子計算公式

根據拉通前的電場分布,拉通型APD的增益因子與式(3)相同,即

(4)

式中:MRAPD為增益因子;URAPD為反向偏壓;UBR′為P-N+結的擊穿電壓;Urth為拉通電壓。

根據拉通后的電場分布,拉通之后,增加的方向偏壓主要用于增強耗盡區(qū)的電場,結區(qū)的電場增加極小。假設結區(qū)增加的電勢與耗盡區(qū)增加的電勢之比為K,考慮APD的增益主要由結區(qū)電場決定,仍與式(3)類似,則拉通后的增益因子滿足:

(5)

式中:K為拉通后結區(qū)電勢增加量與耗盡區(qū)電勢增加量之比。

式(4)和式(5)即為拉通型APD的增益因子計算公式。

3 試驗驗證

3.1 拉通型APD增益曲線測試

選取First Sensor公司型號為QA4000和AD1100-9的兩款拉通型APD作為測試對象,其中QA4000為四象限探測器,是1 064 nm增強型,AD1100-9為單象限探測器,是905 nm增強型。

使用衰減片和光闌獲得極弱的入射光,采用高壓模塊為APD提供反向偏壓,采用nA級電流表監(jiān)測APD輸出的光電流。不斷調整反向偏壓,記錄電流表的讀數。

APD的增益因子定義為輸出光電流與輸入光電流之比,當反向偏壓為0時的光電流即為輸入光電流,即

(6)

式中:MI為增益因子;IU為反向偏壓下輸出的光電流;I0為輸入光電流。

根據式(6)即可獲得增益曲線(M-U)。

3.2 結果分析

QA4000的M增益曲線測試結果與M增益計算結果(根據式(4)和式(5),選取三點對三個參數進行求解得到Urth=46,K=0.002 25,n=7),如圖6所示。

AD1100-9 M增益曲線測試結果與M增益計算結果(與QA4000參數計算方式相同),如圖7所示。

4 總結

本文提出的拉通型APD增益因子計算模型

能夠覆蓋反向偏壓工作的全范圍,且與實測數據符合度較高。利用這一計算模型,可以有效簡化拉通型APD增益因子的測試,同時也可為拓展拉通型APD反向偏壓控制范圍和優(yōu)化控制范圍提供理論指導。

[1] 李建中,彭其先,李澤仁,等. 彈載激光主動成像制導技術發(fā)展現狀分析[J].紅外與激光工程, 2014,(4):1117-1123.

[2] 周國清,周詳,張烈平,等. 雪崩光電二極管線陣激光雷達多路飛行時間并行測量系統(tǒng)研究[J].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4,(22):62-67.

[3] 王平,耿天文,傘金剛,等. 基于APD的高靈敏度大氣激光通信接收機系統(tǒng)設計[J]. 光通信技術, 2015,(12):51-54.

[4] Cortés I, Fernández-Martínez P, Flores D, et al. Gain Estimation of RT-APD Devices by Means of TCAD Numerical Simulations[C]. Proceedings of the 8th Spanish Conference on Electron Devices, CDE′, 2011:56-59.

[5] Campbell J C, Demiguel S, Ma F, et al. Recent Adcances in Avalanche Photodiodes[J]. IEEE J.Selected Topics Quan.Elect., 2004,(10):777-781.

[6] Melchior H, Lynch W T. Signal and Noise Response of High Speed Germanium Avalanche Photodiodes[J]. IEEE Trans.Electron Dev.,1966,(13):829-831.

Experimental Model and Verification of a Gain Factor for Reach-through APD

JIAOXiao-guang,WANGYong-zhi

(Laser R&D Center of Detec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0, China)

A novel calculation model of gain factor for reach-through AP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mpirical formula of APD gain factor and the structure of reach-through AP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By progressively changing the bias voltage from zero to near-breakdown voltage, the model is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to be applicative for gain factor estimation of reach-through APD in the range.

gain factor; breakdown voltage; bias voltage

1671-0576(2017)01-0033-04

2016-09-30

焦曉光(1985-),男,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激光雷達及光電探測器方面研究;王永志(1987-),男,工程師,博士,主要從事激光雷達及非線性光學等方面研究。

O437.1; TN929.1

A

猜你喜歡
光電流偏壓電離
電離與離子反應高考探源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摻雜單層WS2的光電效應
基于SOI 工藝的二極管瞬時劑量率效應數值模擬*
電子與封裝(2021年3期)2021-03-29 06:31:28
水的電離平衡問題解析
如何復習“水的電離”
預留土法對高鐵隧道口淺埋偏壓段的影響
淺埋偏壓富水隧道掘進支護工藝分析
河南科技(2015年4期)2015-02-27 14:21:05
灰色理論在偏壓連拱隧道中的應用
基于TPS40210的APD偏壓溫補電路設計
量子點紅外探測器的性能優(yōu)化
长子县| 麻城市| 定南县| 冷水江市| 商水县| 广河县| 祁门县| 东莞市| 镇原县| 乌拉特后旗| 金堂县| 武清区| 潞城市| 永清县| 金秀| 甘谷县| 万荣县| 浮梁县| 法库县| 山东| 清原| 昆明市| 渝北区| 海丰县| 云和县| 兴化市| 广南县| 聊城市| 牙克石市| 得荣县| 无锡市| 武穴市| 宜川县| 股票| 巢湖市| 漯河市| 望谟县| 北流市| 商城县| 无为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