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根寶
2000年3月1日8時40分,一代宗師尹桂芳離開我們了,數(shù)以萬計觀眾冒著雨、排著長隊前去為尹桂芳先生送別,他們個個神情黯然,悲難自抑,場面感人肺腑。
尹桂芳先生是創(chuàng)造越劇史上殿堂級藝術(shù)的一代宗師,是中國戲曲界的一面旗幟,她是越劇小生流派——尹派藝術(shù)的創(chuàng)始人,被稱為“越劇皇帝”,系“越劇十姐妹”之一。中國戲曲評論家、劇作家李惠康如是評價尹桂芳:“中國越劇界100年才出了一個尹桂芳,這是中國越劇界和中國戲劇界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越劇要在新世紀重新走向輝煌,那么研究尹派藝術(shù)、繼承和發(fā)揚尹派藝術(shù)是一條不可或缺的途徑。”尹先生在越劇發(fā)展史上的貢獻之巨大,地位之重要,影響之深遠,是不可估量、無與倫比的,最值得人們世代去懷念她、品味她。
壹
尹桂芳,原名尹喜花,1919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新昌縣西門外小龍?zhí)洞濉?0歲入越劇之鄉(xiāng)的嵊縣學藝,后改入醒獅劇社、大華舞臺跟班。出科后在寧波、紹興、杭州等地演出。1946年在上海創(chuàng)建芳華越劇團,1959年隨越劇團遷往福建。歷任上海、福建芳華越劇團團長,曾在《紅樓夢》《西廂記》《沙漠王子》《盤妻索妻》《屈原》《梁山伯與祝英臺》《江姐》等劇目中成功塑造了多個人物形象,給觀眾留下難忘的印象。
1940年初期,尹桂芳向紹興大班和向姜妙香、俞振飛、葉盛蘭學習京劇藝術(shù),吸取營養(yǎng),在唱腔和表演上求新求精、自創(chuàng)一格,創(chuàng)造了風靡越壇、獨樹一幟的尹桂芳流派越劇藝術(shù),受到越劇觀眾歡迎,成為越劇名小生。
1942年10月19日,尹桂芳開始越劇改革,與傅全香在龍門大戲院首演由張莎茵編導的新戲《戲粉飄零》,新布景、新場面。同年,推出了由歐陽編導的《新紅樓》,這部戲可以說是越劇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賈寶玉形象。1943年,尹桂芳演唱的《賈寶玉哭靈》灌制了唱片,又成為首張《賈寶玉哭靈》的唱片。1945年,尹桂芳又將《紅樓夢》搬上越劇舞臺,成為尹桂芳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并灌下唱片,紅遍電臺。
尹桂芳對越劇的探索與堅持讓她的越劇改革不斷取得成功。在龍門大戲院演出時,尹桂芳對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劇目《梁?!纷髁司媲缶奶釤?,以新的面目出現(xiàn)在觀眾面前。當時在龍門大戲院尹桂芳和竺水招合演的《梁?!芬驯灰院蛣鐾艘恢鹿J:若演出新劇目效果不佳,即刻改演《梁?!?,冷清下來的劇場會立刻出現(xiàn)排隊購票和場場爆滿的情況。這的確令人驚訝!然而,就在這部戲常演不衰時,尹桂芳有了危機感。
當時擔負主要舞美設(shè)計的仲美回憶道:“她們對‘新越劇的改革、對舞美的創(chuàng)新,更有新的發(fā)展,當時引起了電影界著名導演陳鯉庭、鄭君里、應云衛(wèi)、謝晉、黃祖模,以及高衡、田凱等先生的關(guān)注。他們先后應尹桂芳的邀請,專為《梁?!返群脦讉€名劇作導演,他們運用電影蒙太奇手法,在戲曲舞臺上又有別具一格的創(chuàng)新,例如《梁?!芬粍?,整個戲的藝術(shù)處理與一般不同,對舞臺美術(shù)也要求另創(chuàng)風格,特別是最后《化蝶》一場戲,當祝英臺跳入被雷劈開的梁山伯的墳墓后,頓時滿臺五彩繽紛的燈光照耀著盛開的鮮花,天幕上霞光閃爍,彩云朵朵,這時由梁山伯、祝英臺化成的一對彩蝶從地面的鮮花叢中冉冉升至半空而翩翩起舞,這一設(shè)想達到了預想的藝術(shù)效果。為了劇情需要,要搞這一場景還征得劇場同意,專門在舞臺臺板中心開了個一米半大小的洞,上面鋪上活絡(luò)翻板,臺底下裝了個升降機,演員站在下面可以升降自如。這樣的舞臺美術(shù)裝置,在當時越劇舞臺上,在劇場設(shè)施都很差的情況下算是個大膽的創(chuàng)舉,因而得到觀眾的強烈反響和高度的贊揚?!?/p>
新中國剛成立,國家副主席宋慶齡組建“中國兒童福利基金會”,為籌集“中福會”資金,宋慶齡親自點名由尹桂芳、袁雪芬、徐天紅三人演《梁山伯與祝英臺》一劇,尹桂芳飾梁山伯、袁雪芬飾祝英臺、徐天紅飾祝遠公。演出反響巨大,觀眾熱烈響應,很快就籌集到了“中福會”準備所需的資金,這在當時也是一大盛事。
1946年2月,尹桂芳組建芳華越劇團任團長,致力于越劇革新,她邀請各路人才,健全編、導、演、音、美綜合藝術(shù)創(chuàng)作機制,打炮戲為《沙漠王子》,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由于題材新穎,劇情奇特,又加舞臺多彩,令人耳目一新。其中“算命”一曲,婉轉(zhuǎn)動聽、流傳至今,且?guī)状蓚魅舜鄠?,致使舞臺常青。
為了挽救當時社會上失足青年,教育他們不要迷失方向,回頭是岸,尹桂芳相繼推出了時裝戲《回頭想》《如此青年》《秋海棠》《浪蕩子》等一系列新編劇目,《浪蕩子》中的“嘆鐘點”唱段長達一百一十六句,抑揚頓挫,引人入勝,膾灸人口。
尹桂芳在演出《浪蕩子》時,天天爆滿一個月之多,劇場兩邊都坐滿了觀眾,后面又站滿了沒有票子的觀眾,場面之熱烈,觀眾之熱情,讓尹桂芳十分感動。為了答謝觀眾們的熱情,她帶領(lǐng)竺水招、吳小樓、戚雅仙、趙雅麟、余彩琴、焦月娥等著名演員,每次在演出前,走下舞臺,繞場一圈,向全場觀眾致意,近距離、面對面互動溝通,全場觀眾起立,拍手歡呼,熱鬧非凡,這種場面實是少見,這又是尹桂芳另一種創(chuàng)意。聽老觀眾介紹,這種互動溝通的方式唯尹桂芳成功。尹桂芳和“芳華”風靡了整個大上海,“芳華”在轟轟烈烈中“橫空出世”,并紅紅火火地迅猛發(fā)展。
1947年8月,上海越劇界十姐妹聯(lián)合義演《山河戀》,尹桂芳是領(lǐng)頭組織者和實踐者。為越劇事業(yè)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她放棄了籌辦就緒的越劇電影《王孫公子》的拍攝(如拍攝成功,那將是越劇觸電的第一次,越劇拍電影的第一人,越劇界的第一部電影),尹桂芳的這種精神令人可敬可佩,可歌可泣。因了這次義演,尹桂芳受到當時反動當局的種種迫害,讓她精神上、肉體上受到嚴重傷害,被迫離開舞臺去香港養(yǎng)病。
1948年,尹桂芳從香港回上海,先與王文娟,后與傅全香合作演出《雙槍陸文龍》《浪淘沙》與《桃花扇》《魯男子》等名劇,又轟動整個上海灘。由于尹桂芳的超群越劇藝術(shù)的魅力,使廣大觀眾不再熱衷于選舉“越劇皇后”,而熱衷于選舉“越劇皇帝”了,并將這頂桂冠加冕到尹桂芳頭上,這是眾望所歸的結(jié)果,也是十分自然的事,尹桂芳當之無愧。同年,出版《芳華劇刊——尹桂芳專集》。
1950年秋,尹桂芳由港返滬,重組芳華越劇團,讓芳華旗幟再度飄揚。尹桂芳在藝術(shù)上向高層次探索與追求,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大膽革新和突破,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雅俗共賞,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優(yōu)秀劇目,至今成為經(jīng)典,如《玉蜻蜓》《英雄與美人》《梁祝哀史》《賈寶玉》《寶玉與黛玉》《屈原》《何文秀》《信陵君》《陳琳與寇承御》《李娃傳》《光緒與珍妃》《沙漠王子》《回頭想》《浪蕩子》《魯男子》《桃花扇》《楊宗?!贰峨p槍陸文龍》《盤妻索妻》《江姐》《義救孤兒記》《沈香扇》《王十朋》《拜月亭》《秦樓月》《紅色風暴》《紅花村》《東海怒濤》《浪淘沙》《亂世春秋》等等。
王實甫的《西廂記》是中國戲曲史上的一座豐碑,《西廂記》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為中國古典四大名劇之一,芳華越劇團公演此劇時,由陳曼編劇,黃祖模、高衡導演,尹桂芳飾張生,許金彩飾鶯鶯,戴忠桂飾紅娘,徐天紅飾老夫人。演員都為著名演員,舞美、服裝唯美是求,劇中唱詞華麗,唱腔優(yōu)美,風格典雅,深受觀眾的喜愛。尹桂芳的表演緊緊抓住角色張生最本質(zhì)的東西,使他的情真意切盡情發(fā)揮,瀟灑而不輕薄,顯出其讀書人高雅純真的一面。尹桂芳準確傳達角色內(nèi)心活動,聰穎而不佻巧,體現(xiàn)角色心態(tài)的靴子功、扇子功,穩(wěn)重而又儒雅,在觀眾面前呈現(xiàn)出一個真誠追求愛情的張生,使得《西廂記》成為最能表演尹派藝術(shù)的代表性劇目之一。
《西廂記》在麗都大戲院連續(xù)客滿130多場,觀眾達20萬人次,在當時這出戲是越劇劇團演出中最轟動的一部戲,一些觀眾看了《西廂記》后,自覺地選擇走上了文化工作的路,姚錫娟四姐妹就是一例。
1962年初,劇團到上海演出期間,尹桂芳抽空去拜訪著名電影導演鄭君里,尹桂芳說:“君里阿哥,有沒有適合我們劇團演出的劇本,接下來我們沒有戲演了?!编嵕镎f:“桂芳,不要急,前幾天我和鯉庭(著名電影導演、天馬電影制片廠廠長)商量好了,決定拍攝越劇電影《西廂記》,由你和袁雪芬主演,你和雪芬戲路對頭,表演上都注重內(nèi)心的體現(xiàn),由鯉庭親自導演?!币鸱己芨吲d。
不過后來這件事“黃”了。原上海戲曲學院副研究員吳瑜瓏著文說:“我看到過一個資料,當年準備籌拍越劇電影《西廂記》,擬邀請尹桂芳出演張生一角,尹桂芳提出,拍《西廂記》,芳華劇團的演員都參加,否則芳華劇團只能停演,這樣會影響演員的生活。由于此事沒有談攏,《西廂記》沒有拍成,這也造成尹桂芳終其一生都沒有留下一部完整影像資料。也許,《西廂記》沒有拍成,尚有其他原因。盡管這樣,尹桂芳并沒有為此事感到遺憾。在尹桂芳看來,與自己的創(chuàng)作團隊在一起,這是遠比一個人的名譽更為重要的……尹桂芳是偉大的。在她看來,藝術(shù)是她生命中的一切,為了藝術(shù),她可以舍棄一切。個人永遠是渺小的,只有和自己的團隊在一起,才有自己的藝術(shù)天地?!?/p>
貳
1953年,尹桂芳在《寶玉與黛玉》中再演賈寶玉,賦于寶玉以活的靈魂,光彩奪目,無與倫比。1955年尹桂芳率領(lǐng)芳華越劇團帶著尹派名劇《寶玉與黛玉》《屈原》,在全國各地巡回演出計300多場,場場爆滿,觀眾不衰,戲服調(diào)換四套,創(chuàng)下劇團演出場數(shù)最高的記錄,轟動了整個文藝界。
同年5月26日,尹桂芳帶了《寶玉與黛玉》《屈原》晉京演出,引起更大的轟動,對尹桂芳塑造的賈寶玉和屈原兩個截然不同的藝術(shù)形象,眾口一詞予以贊揚。中央文化部藝術(shù)局局長田漢同志專門召集首都戲劇界人士舉行專題座談會,在會上對尹桂芳的表演藝術(shù)大加贊賞;他說:“尹桂芳同志,作為一個越劇女小生,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深有體驗,富有激情;而且又能運用自己高超的演劇技藝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表現(xiàn)得準確、生動,使人感動,這是極不容易,非常難得的。她把賈寶玉演得活靈活現(xiàn),又把屈原演得維妙維肖,如此演劇藝術(shù)的才能和水平,別說在越劇界是少見的,就是在整個戲曲界也是不多見的?!?/p>
在福建時期,尹桂芳多次演出《寶玉與黛玉》《紅樓夢》,表演藝術(shù)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被觀眾譽為活寶玉、真寶玉。京昆大師俞振飛在一次座談會上講:“桂芳的戲我是一貫愛看的,她多年來吸收京、昆小生表演的長處,融化到自己的表演中去,如寶玉的上場,她吸收了京劇翎子生快步?jīng)_到臺口亮相的形式。桂芳靴子功好,在后臺叫著‘林妹妹,林妹妹,快步走到臺上猛抬頭,把寶玉此時此刻急欲要找到心愛的林黛玉的心態(tài)閃現(xiàn)在亮相上,觀眾印象自然深刻。我看過她1953年演的《寶玉與黛玉》,這次賈寶玉在藝術(shù)形象比以前豐滿得多,特別是寶玉的逆反心態(tài),表達的層次分明流暢。”
俞振飛又說:“尹桂芳演的賈寶玉稚氣、秀氣、才氣、憨氣萃于一身,相看儼然,晶瑩徹透,至情至理,發(fā)揚于歌唱,滲透于手足,洋溢于耳目,直似曹雪芹筆下的‘泥涅兒,令人嘆為觀止?!庇终f,“尹桂芳的《寶玉哭靈》不用花腔,而人物感情曲曲付出,熨貼精當,其悱側(cè)動人之意,深蘊飽含于平淡中,足見真實功夫,近世所絕少也”。
著名戲曲評論家李惠康說:“尹桂芳塑造的賈寶玉即以刻劃人物性格為基礎(chǔ),通過抒情造意的途徑,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是一種升華的藝術(shù)。”
1954年,尹桂芳參演“華東地區(qū)戲曲觀摩演出”的劇目為《屈原》,被稱為十大紅星一臺戲,這是尹桂芳名劇中最有創(chuàng)造性和突破性的劇目之一,她從小生行當橫跨老生行當,從演風流小生到演出古代杰出詩人,成功表現(xiàn)了屈原的豪放、瀟灑、詩情、才略、抱負、孤憤以及忠貞,演得出神入化,維妙維肖,使人嘆為觀止。俞振飛大師評價尹桂芳為“刻畫傳神、深厚極致、余自愧莫及”。謝晉導演如是說:“尹桂芳的屈原不遜于金山,可與趙丹媲美?!壁w丹看完尹桂芳的《屈原》后,立刻走上舞臺,抱住尹桂芳轉(zhuǎn)了幾圈后,豎起大姆指對尹桂芳說:“你比我演得好,比我演得好……”著名京劇演員黃正勤則驚訝贊嘆:“尹桂芳演的屈原等于俞振飛、馬連良二位藝術(shù)大師的藝術(shù)融化在一起的藝術(shù)。”
1958年,擬與香港電影制片廠合作拍攝越劇電影《信陵君》,由尹桂芳在《信陵君》中扮演智勇雙全、氣度不凡的信陵君。在60年初,也曾有過拍成越劇電影《信陵君》的計劃,然又因故作罷,再成遺憾!
1959年1月25日,尹桂芳率領(lǐng)“芳華”離滬赴閩并安家落戶。幾十年來堅持不懈,不改初衷,這是何等難能可貴的壯舉??!“芳華”離開上海的代價不小:放棄了在上海創(chuàng)下的無與倫比的殊榮業(yè)績,放棄了上海的如湖如海的尹迷觀眾。但尹桂芳選擇到語言不通的非越劇可生根開花的福建去,并終于在八閩大地開出了越劇這朵絢麗的花朵。這就是尹桂芳先生一貫奉行的以“奉獻為榮”的人生觀,也是她始終身體力行的“立下宏愿,扎下深根,百折不撓,一往無前”的最強有力的見證。
不過,上海觀眾怎舍得她離開?尹桂芳告別上海時,在火車站廣場,出現(xiàn)了既轟動又悲壯的場面——那是1959年1月25日,原定日子是1月26日去福建的,尹桂芳考慮廣大觀眾的情緒和安全,決定提前一天出發(fā),并關(guān)照要保密,不能讓觀眾知道。但是她哪里想到,當她帶領(lǐng)61名演職員工連家屬100多號人與前來歡送的文藝界同志及親友握別時,不知從哪兒“聞訊”趕來的數(shù)以萬計的觀眾竟然不顧天黑,冒著嚴寒,從全市四面八方自發(fā)前來與尹桂芳依依惜別,但聞滿場全是歡呼著“尹桂芳”的名字,舍不得尹桂芳走的觀眾的歡呼聲響徹廣場兩邊。當尹桂芳在歡送的鑼鼓中登上列車時,觀眾們哭著、喊著尹桂芳的名字。當她把身子伸出窗外時,又掀起了歡呼尹桂芳名字系列的高潮,歡呼聲響徹云宵,在一片“你們要年年回來演出啊”的哭喊聲中,尹桂芳也熱淚盈眶,連連點頭,并揮動手中的鮮花向觀眾惜別。此時激動異常的觀眾中有當場咬破手指書寫血書的,有剪下發(fā)辮的,更多的是寫紙條拋向尹桂芳所在窗口,更有甚者揚言欲“臥軌”不讓列車起動……當列車在轟鳴中前進時,人群還在狂奔追趕列車,甚至有部分觀眾乘著列車和尹桂芳一起去福州。列車漸行漸遠,終于上海被遠遠地拋在了后面……
這樣的數(shù)萬人發(fā)自內(nèi)心來車站歡送尹桂芳的轟動又悲壯的場面,令人感慨不已,一位藝術(shù)家受到這樣的“待遇”,恐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寫到這里,想起戲曲評論家李惠康常說的一句話:“觀眾是戲劇的命脈,沒有觀眾,哪來戲劇”。
叁
1961年12月,尹桂芳率領(lǐng)芳華劇團首次回上?!澳锛摇保瑤砹艘擅麆 侗P妻索妻》向上海觀眾匯報演出,在上?;疖囌鞠萝嚂r,同樣受到數(shù)千觀眾的熱烈歡迎。當時,雖然封鎖了回娘家的消息,改了到上海的日期,仍有上千觀眾到火車站來迎接,弄得全團下不了車廂。上海觀眾聽聞闊別三年的尹桂芳率團回滬公演時,他們冒著凜冽的寒風,早早地來到人民大舞臺劇場門口排隊購票,因限制每人購票兩張,排的隊伍越來越長,有的觀眾是帶著棉被連夜來購票的,甚至有七位觀眾連續(xù)輪流守著排隊購票,后來還把劇場的大玻璃門也擠破了。
1962年元旦,《盤妻索妻》按時公演,票價是一元二角。第一場幕前曲停,尹桂芳幕內(nèi)一聲叫頭,觀眾即掌聲雷動,兩書童歡快跳躍著把梁玉書引出,她飄逸得快步上場,停頓亮相中極目四望,其俊美瀟灑的形象傾倒觀眾,掌聲一浪高過一浪,讓在幕后的福建省文化局副局長驚嘆:“乖乖,尹桂芳在上海是這樣受歡迎的……”尹桂芳每場演得精神飽滿,每一場演出都使觀眾如癡似醉?!侗P妻索妻》在上海三個劇場共演出四個月,票房始終鼎盛,場場爆滿。
越劇《盤妻索妻》整個戲的創(chuàng)作、導演、排練、作曲定腔、舞美設(shè)計等,都圍繞著尹桂芳的演出而運作,排出的戲自然是正宗“尹派”戲了。在一次座談會上,趙丹看了《盤妻索妻》后說:“尹桂芳真是越劇界的麒麟童(周信芳的藝名),唱做俱佳,尹桂芳嗓子多中低音,但唱得很有感情,韻味十足。做更是精彩,她舞臺上不賣弄功夫的表演深切動人,她幾十年演才子書生的精華,恐怕全用在塑造梁玉書的身上了。這樣多情、善良、誠摯、體貼、風度翩翩的書生,我要是個女的也會深深愛他的?!闭f得大家哈哈大笑。崔嵬看后也說:“《盤妻索妻》在全國演過的戲曲才子佳人戲中,可算得上是個佼佼者。”著名影星夏夢專程從香港來滬觀看尹桂芳演出的《盤妻索妻》后,提出要求與尹桂芳合作拍攝越劇電影《盤妻索妻》,也因種種原因未成,再成遺憾。
尹桂芳動聽的唱腔、俊美的扮相、瀟灑的臺風、高雅的氣質(zhì),把梁玉書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語言和表情演得淋漓盡致,真正使觀眾如癡如醉,傾倒了幾代觀眾。據(jù)中央電視臺文藝部的一位同志透露,后來全國有七十多個越劇團體演《盤妻索妻》。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在廣州話劇座談會上的講話傳到福建,文藝界深受鼓舞,周總理在講話中講到“戲曲也要演現(xiàn)代戲”,尹桂芳就帶領(lǐng)全團投入排演現(xiàn)代戲的大潮中去。“芳華”排演《爭兒記》,尹桂芳演生產(chǎn)隊長李子良,腳穿球鞋,稚嫩淺薄,且飄飄然。接著排演《社長的女兒》,演中年農(nóng)村干部社長。之后又主演《碧水贊》中大隊黨支部書記水生,《風雪擺渡》中的小三子,《槍傘》中的老爺爺?shù)纫幌盗鞋F(xiàn)代劇目,被譽為福建梅蘭芳的著名閩劇老藝人鄭奕奏看后,在八一禮堂門口大聲說:“尹桂芳真是表演奇才,她演的老爺爺哪有一點賈寶玉、梁玉書的影子!我從心底里敬佩她。她古裝戲、現(xiàn)代戲,男、女、老、中、少都能演,演得都很出色,實在是個奇才??!”這期間福州市掀起了爭看尹桂芳戲的熱潮,每演一個戲,尹桂芳扮演的角色又都出乎觀眾的意料,個個人物都形象迥異,各具特色,觀眾非常喜歡。
1965年演出的《江姐》是尹桂芳為福建軍民獻演的現(xiàn)代戲,反串旦角,扮演的是“紅巖上紅梅花開”的江姐。
尹桂芳是1960年5月入黨的,她以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帶領(lǐng)全團排練《江姐》,更以共產(chǎn)黨員的精神去努力塑造革命烈士共產(chǎn)黨員江雪琴的高大形象。《江姐》的演出,獲得極大成功。江姐形象光彩照人,莊重剛毅,形象豐滿,觀眾空前踴躍,且好評如潮?!督恪吩谌嗣駝觥⑽乃囉皠≡?、八一禮堂連續(xù)演出了一百三十多場,觀眾達十萬以上人次——要知道,那時的福州是只有幾十萬人口?。∽阋娨鸱佳菁汲?,出類拔萃,令觀眾佩服。《江姐》是尹桂芳在福建排演的最后一個戲,這給她藝術(shù)生涯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肆
在十年浩劫中,尹桂芳遭受身體和精神上的慘無人道的迫害,致使她在劫后逢春時半身不遂了,再也不能為廣大觀眾登上她視為生命的舞臺了,廣大觀眾再也無緣欣賞尹桂芳出神入化的藝術(shù)了,這對尹桂芳來說是何等殘酷!對廣大觀眾與中國戲劇又是何等遺憾!
演員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登臺演出的能力被剝奪,然尹桂芳卻把這種莫大的痛苦轉(zhuǎn)化為對越劇事業(yè)的追求與后人無私的愛,并由此不遺余力授人以藝,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尹派弟子并傲立于越劇舞臺上。體現(xiàn)了尹桂芳這種“殘了尹桂芳、自有后來人”的異乎尋常的藝術(shù)家情懷,這就是尹桂芳藝術(shù),這就是尹桂芳精神。
1979年,為研究和繼承發(fā)展“尹派”藝術(shù)成果,促使越劇進一步繁榮壯大,由上海藝術(shù)研究所、上海越劇院聯(lián)合在“上海文化廣場”舉辦了“尹桂芳越劇流派演唱會”,盛況空前。這是全國第一次以政府行為用演唱會的形式,為一個個人流派舉行的專場演出。許多觀眾排了幾天幾夜的長隊,仍然是一票難求,尹先生那時行動不便,說話困難,卻為何還是那樣有魅力?所引起的巨大反響和轟動大大出乎主辦方的預料,難以想象。上海電視臺還進行了直播。
這里與讀者分享一個激動人心的畫面:開場前有位坐著輪椅的殘疾老太太在家屬陪同下來到后臺,央求工作人員說,我沒有買到演唱會的票子,能不能讓我見一見尹桂芳,我就滿足了。當尹先生聞知以后,二話沒說,支著拐杖,來到老太太面前。這位老太太激動得不知從何而來的一股神奇的力量,從輪椅上站了起來,要向尹先生下跪了。尹先生竟也下意識地扔了拐杖,顫巍巍地上前將老人扶起……在場的工作人員無不感動得熱淚盈眶,兩個顫巍巍的老人共同站立到了一個永恒的瞬間。
正如戲曲評論家李惠康所說:“尹桂芳擁有觀眾的質(zhì)和量,在越劇界是無與倫比的,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了,藝術(shù)家的偉大是擁有觀眾的偉大。”“尹桂芳的升華藝術(shù)的美和魅力,也是她‘擁有觀眾的偉大的美和魅力!”
此后,由于文化部門的推崇和重視、文化名人及專家的贊嘆和欽佩,以及廣大觀眾的愛戴和敬仰,對尹桂芳藝術(shù)的整理、研究工作拉開了序幕,各種研究成果包括書藉、畫冊的出版,舉辦流派演唱會、研討會和座談會等,盛名和殊榮相繼而來。這是民心所向和眾望所歸,尹派藝術(shù)獨一無二的芳績留下了永垂不朽的遺澤。
1980年,由尹桂芳自己配錄的《尹桂芳和她的舞臺藝術(shù)》電視紀錄片拍竣,彌補了尹先生沒留下音視影像的不足。不過,她本人所特有的那種不能言傳只能意會的聲華、精采、意象、氣場、靈氣和神韻等升華藝術(shù),卻是無法再現(xiàn)也是傳人所無法取代的,這不能不成為一種莫大的遺憾!
1986年,在福州“灣臺大戲院”舉辦了由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福建省電視臺、福建省人民廣播電臺、海陜兩岸電視臺和福建省芳華越劇團等七家單位聯(lián)合主辦的《越劇尹桂芳流派廣播電視演唱會——慶祝福建省芳華越劇團成立四十周年》,并向全國直播。在這個演唱會前,觀眾一再熱情的要求,希望她在演唱會上能登臺演出,滿足觀眾的愿望,尹桂芳先生二話沒說,克服行動不便、身體有病、開口困難等一系列困難,堅持登臺演出。病中的尹老師和傅全香及眾弟子,演出尹派名段《沙漠王子·算命》;她又和戚雅仙合演了《屈原·問天》名段;并和10位尹派弟子合演尹派名段《何文秀·訪妻》。在演出時由于不能站立著演,尹老師將腳綁在鐵棍上,壓著腳背,站著演屈原。她這種為藝術(shù)而奉獻的精神得到了全場的熱烈掌聲,有的觀眾含著感激的眼淚看著演出,對尹桂芳老師的這種精神表示敬佩。
同年,由連波主編的《尹桂芳唱腔選集》出版。1989年12月由上海尹派知音俱樂部為尹桂芳舉辦從藝60周年的《尹派知音聯(lián)歡會》在上海船廠隆重舉行,邀請了上海越劇界知名人士。出席活動的有吳小樓、戚雅仙、徐天紅、龐天華及弟子尹小芳、尹瑞芳、筱桂芳等一起同賀,同時上海尹派知音俱樂部成立。群情之高漲,場面之熱烈,非同一般。
1994年春末夏初,在新昌縣府舉辦的《尹桂芳表演藝術(shù)研究研討會》上,原浙江省文聯(lián)主席、戲曲劇作家顧錫東先生有一段精彩發(fā)言:“尹桂芳比美男子還要稱得上美男子……尹桂芳扮相俊美,身段漂亮,臺風優(yōu)雅,氣質(zhì)清秀,這樣的女小生在觀眾心目中最為理想,最為歡迎。尹桂芳為越劇藝術(shù)奮斗一生,以其技藝功底之深厚,以其創(chuàng)造才華之悟性,以其鍥而不舍之毅力,在繼承中出新,在創(chuàng)新中求變,老戲新戲俱上,古裝時裝咸宜,塑造了許多不同的藝術(shù)形象,演一個,像一個,成一個,而當年之所以‘萬人空巷看桂芳;特別是因為她創(chuàng)造而不斷豐富了尹派唱腔藝術(shù),那真是具有說不盡的迷人魅力,迷其輕柔,迷其甜糯,迷其哀婉,迷其回腸蕩氣,迷其韻味無窮……而這聲情并茂的一切,皆自然貼切于深化刻畫越劇藝術(shù)的男性美,越劇女小生的拿手好戲,尹派藝術(shù)自成典范。”
顧錫東出訪日本,回來后說:“日本有些著名藝術(shù)家被稱之為‘國寶級藝術(shù)家,我們的尹桂芳就是中國的國寶級藝術(shù)家……”這是顧錫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述的一段感言。
在1994年中國越劇小百花節(jié)演唱會上,尹桂芳榮獲文化部藝術(shù)局頒發(fā)的“突出貢獻藝術(shù)家”榮譽證書。
1995年,李惠康編輯的《一代風流尹桂芳》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文章以對尹桂芳藝術(shù)的評析、記述、薪傳和掇拾等分門別類,各自成冊。本書由中國戲劇協(xié)會副主席劉厚生先生作序,上海著名書法家趙冷月先生題寫書名。此書的出版引起了轟動,書很快就售馨。
1995年,由美國林肯中心、紐約文化局和美華藝術(shù)協(xié)會授予尹桂芳“第十七屆亞洲最杰出藝術(shù)金獎”。
1996年,正逢“芳華”建團50周年,有關(guān)方面提出要為尹桂芳舉辦從藝70周年及“芳華”50周年的慶?;顒印T谡髑笠鸱家庖姇r,被她拒絕了。尹桂芳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共產(chǎn)黨員,對黨沒有什么貢獻,活動就不要辦了……”后來,“芳華”決定出版“紀念福建省芳華越劇團成立50周年紀念畫冊,李惠康在畫冊中發(fā)表《尹桂芳和尹派藝術(shù)世界》一文,備受關(guān)注。
1997年,《尹桂芳和尹派藝術(shù)世界》出版,一篇篇文章均出自尹派弟子和尹派知音們對尹桂芳舞臺藝術(shù)的切身感受和親切回憶,篇篇飽含對尹桂芳的深情、厚意、愛慕和敬仰。
1998年,傅駿主編的《尹桂芳舞臺生活寫照》由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廣大尹迷觀眾競爭購買,并排著長隊以求得尹桂芳先生的簽名而興奮不已。
電影導演謝晉在扉頁上錄下了尹桂芳自勉銘:“我愛桂花,我要像桂花一樣,保持自身純潔。在秋風中傲然開放,用清新的芳香給人們以愉快?!辈①澮鸱荚唬骸耙鸱纪緩呐f社會到新社會,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唱戲,她是我創(chuàng)作、拍攝《舞臺姐妹》時,記憶中留下最美好的生活原型之一,她為越劇藝術(shù)貢獻出了畢生的青春年華,她貢獻了很多很多,她獲得的卻是很少很少。這是她作為一個人民喜愛的藝術(shù)家真正的價值。向尹大姐學習!”
2000年3月1日早晨,81歲的越劇藝術(shù)家尹桂芳在與病魔長期搏斗36年后不幸醫(yī)治無效,駕鶴西去,永遠離開了她一生所鐘愛的越劇事業(yè),離開了幾十萬熱愛她的觀眾。尹桂芳的仙逝驚動了上海、福建,人們奔走相告,泣不成聲,悲痛萬分,上海無數(shù)越迷、越劇界人士和全國文藝界知名人士用各種方式深切悼念這位德高望重的國寶級藝術(shù)家。3月10日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辦的“人民藝術(shù)家尹桂芳先生告別儀式”,吊唁大廳被擠得水泄不通,文化部的領(lǐng)導、戲劇界知名人士、尹桂芳生前好友、熱心的上海越迷以及從海內(nèi)外聞訊趕來的尹迷數(shù)以萬計,他們排著長隊前來與尹桂芳訣別,人人神情黯然,悲難自抑,雨水和淚花交流,愛心和哀思并存,場面十分悲壯感人,可歌可泣。
2000年8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率領(lǐng)省委有關(guān)領(lǐng)導部門負責同志前往“芳華”進行考察調(diào)研后,決定為“芳華”做四件事:一是建造兩座家屬宿舍,二是新建芳華越劇團8層辦公大樓,三是建造“芳華劇院”,四是決定在“白馬河”與“芳華”之間為尹桂芳建造一座“桂芳橋”,習近平親自書寫“桂芳橋”橋名。這是對尹桂芳和“芳華”的高度獎賞。
2001年3月,福建省授予尹桂芳“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這是眾望所歸的結(jié)果。據(jù)筆者所知,被批準授予“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的屈指可數(shù),比如1953年,中央文化部批準齊白石為“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北京市批準老舍為“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中央文化部批準常寶堃為“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2004年國務(wù)院批準常香玉為“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
2008年,尹桂芳創(chuàng)立的“尹桂芳越劇流派藝術(shù)”被國務(wù)院批準為“尹派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2013年,福建省皇天陵園職工投資100萬元,劃出100平米為尹桂芳建造“尹桂芳紀念園”并舉行了開園儀式。2014年,上海越劇藝術(shù)研究中心為尹桂芳出版《尹桂芳唱腔精選》,同年上海尹派知音俱樂部為尹桂芳出版《越劇皇帝尹桂芳藝術(shù)資料薈萃》一書。2015年上海尹派知音俱樂部舉行了“紀念尹桂芳老師仙逝15周年”追憶活動。2016年10月7日,福建省芳華越劇團隆重紀念“芳華”建團七十周年,出版了《紀念“芳華”70周年》精美畫冊;同時,創(chuàng)辦的“尹桂芳陳列室”和“尹語”小劇場雙雙揭幕。“尹桂芳陳列室”是全國首個越劇宗師陳列室,芳華團長黃國慶表示:“尹桂芳先生為我們留下了國家級非物質(zhì)遺產(chǎn)“越劇尹派藝術(shù)”,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實物資料,并在‘芳華的陳列室把這些資料展示出來,讓所有人在看到這些珍貴物品的時候,能夠記憶起尹桂芳先生留下的精神遺產(chǎn),‘認認真真演戲,清清白白做人,樸實無華,永久受用?!?/p>
用黃國慶團長的話作此文的結(jié)束語:“尹派,是中國越劇一面耀眼奪目的旗幟;尹派,是中國越劇一艘勇立潮頭的航船;尹派,更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shù)金庫?!?/p>
永遠的尹桂芳,永遠的尹派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