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jié),不冷不熱,城外是最好的郊游去處。假日,約上三兩個要好的同學,帶上網(wǎng)罩兒、紙卷兒、探子、釬子等工具,就出發(fā)了。
要想抓到好蟋蟀,據(jù)說你得專門找那些石頭瓦塊堆積的地方。聽見蟋蟀叫,你還得有耐心,蹲在那兒聽上一會兒,當你聽準蟋蟀是藏在什么地方以后,才能輕輕地挪動石頭;看見了蟋蟀,你千萬要屏住呼吸,以免呼出的氣息把它嚇跑。但是你用蟋蟀罩兒往下扣的一剎那,你還要同時吹出一口氣,為的是讓蟋蟀蹦起來的時候,正好罩在罩子里。
抓蟋蟀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斗蟋蟀。斗勝的蟋蟀自然會像凱旋的英雄,格外受到照護。但是,我也很同情斗敗的蟋蟀。我可不像有的小朋友,把斗敗的蟋蟀喂了雞;我反而要喂它們一些鮮嫩的豆瓣兒,養(yǎng)上幾天再把它們放生,讓它們回歸大自然,重新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深秋了,草枯葉黃,荒郊野外的蟋蟀有氣無力地叫著,我喂養(yǎng)的也剩下最后一只,我格外精心地照料著它,不但給它好吃的,還時常敞開蓋子讓它曬太陽。
(節(jié)選自金波《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題目為編者加)
寫法出擊
選文以抓蟋蟀——斗蟋蟀——養(yǎng)蟋蟀為線索,給我們介紹了作者童年時抓蟋蟀的別樣體驗。在整個過程中,準備工作是相對次要的,因此作者只在開頭用兩句話簡單帶過;而抓蟋蟀才是重頭戲,須用大量筆墨詳細描寫才是。
如果想抓到好蟋蟀,非得下一番功夫不可——地方得“專門找”,聽見了得“有耐心”,聽準了才能“輕輕地挪動”,看見了要“屏住呼吸”,抓的時候還得“同時吹出一口氣”。作者介紹得不僅詳細準確,而且非常講究,同時這也是抓蟋蟀的樂趣所在。至于斗蟋蟀和養(yǎng)蟋蟀,那都是一脈相承的,因為抓蟋蟀就是為了斗蟋蟀,斗蟋蟀無非輸贏兩種結果,贏了的自會受到格外照顧,輸了的“我”出于同情也會養(yǎng)它們幾天再放生,流露出“我”對蟋蟀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