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師
記敘文中的議論
黃老師
一篇記敘文,不僅要敘述清楚,還要適當(dāng)?shù)刈h論和抒情。議論性的語言往往是文章的點睛之筆,起到點明主旨的作用;而抒情性的語言能更好地表達作者的情感,或喜悅,或悲傷,或贊美,或厭惡。這里,我們談的是議論的精警,使感悟深刻鮮明地呈現(xiàn)出來。
其實,記敘中穿插議論這種寫法并不少見,我們也是自覺或不自覺地這樣寫的。有一點要清楚,為什么要在記敘中穿插議論呢?一般來說,記敘中的議論有以下幾點作用:一是表現(xiàn)人物的形象,二是表達作者的觀點,三是抒發(fā)作者的情感,四是深化文章的主旨,五是增強文章的感染力。議論往往都是有感而發(fā)的,或贊揚或批判,或支持或反對,如能恰到好處地運用,就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人深受啟發(fā)。在表達上,一般是先敘后議,或夾敘夾議,將名人警句或自己的感悟融入字里行間,有力地突出中心思想。那么,怎樣在記敘之中穿插議論呢?大家可遵循以下幾點:
1.對典型事例進行議論。記敘是議論的基礎(chǔ),議論是記敘的提升,只有先鋪陳事件,描述場景,才能更好地議論,表達自己的觀點?!抖蛇^挫折之河》是一篇以“挫折”為話題的作文,作者先陳述了人生與挫折的關(guān)系,將挫折比作“一條綿延不盡的河流”,只有找到合適的船,才能順利渡過去。接著,作者又寫:“達爾文經(jīng)過20多年的研究寫成了《物種起源》;李時珍用27年嘗遍天下之草,才寫出了《本草綱目》;哥白尼花了30多年觀察天體運動,才完成了《天體運動論》;馬克思花費了40年才完成了《資本論》……這些名人用時間向世人證明:毅力是面對挫折時不放棄的信念,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弊髡咭耘疟鹊男问剑e出幾個典型事例,進而發(fā)表議論,突出了“毅力”的重要性。
2.在動人之處進行議論。記敘文中的議論語句不宜過多,一兩句話或一小段即可。尤其是寫景的記敘文,當(dāng)觸景生情時最容易發(fā)出慨嘆和贊譽?!肚邎@春·雪》是一首雄壯的抒情詞,它將寫景、抒情和議論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渾然一體。上片寫景,氣象雄渾,大氣磅礴,下片議論,對歷代英雄加以評說,蘊含了詩人對祖國的深情以及自信的情懷?!熬阃印?,從評論歷史人物到贊揚當(dāng)代風(fēng)流人物,使全詞的思想境界達到高峰,壯志凌云。再比如:獲獎作文《蘇州隨想》,作者先描繪蘇州的美景,再發(fā)表議論,恰到好處?!疤K州的美,美在它的巧奪天工。蘇州的美,美在它瑰麗文化的沉淀。蘇州的美,美在它的尊重與保護,人與自然的相融。”
3.在最激動的時候議論。俗話說,情到深處自然流。一篇好的記敘文往往在最激勵的時候進行議論,表達作者的情感,從而深化主題。季羨林的《幽徑悲劇》,具體描寫了“非走不行的時候”,“我就緊閉雙眼,疾趨而過”的情形,渲染出悲哀的心情,又聽到“古藤的哭泣聲”,以議論之筆,指出“閱盡人間滄桑,卻從無害人之意”,只是“為人間增添美麗的藤蘿”感到萬分委屈,以淚洗面。再比如獲獎作文《一碗餛飩》,作者先從自己和母親發(fā)生矛盾寫起,激起層層浪花,自己離家出走后,身無分文,卻免費吃到一碗餛飩,并與街邊的老婆婆敞開心扉。老婆婆的一席話使自己感到后悔,并從“一碗餛飩”中有所領(lǐng)悟,最后是自己對母愛的理解,有一段簡短的議論。
4.在收束全文時進行議論。這種議論方式也叫“潑墨法”,就是在文章的結(jié)尾處集中文字發(fā)表議論,來點示文章的意義。比如:《藤野先生》一文就在結(jié)尾處抒發(fā)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感激、懷念之情,深化了主題?!抖蛇^挫折之河》是這樣結(jié)尾的:“勤奮是船,毅力是槳,自信是舵,三個條件聯(lián)合起來,就構(gòu)成了一條能夠讓你渡過湍急的挫折之河的船。當(dāng)你渡過河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挫折如此渺小,世界如此美好。”作者對全文進行總結(jié),將“勤奮、毅力、自信”組合起來,來談“如何面對挫折”,議論獨到精警,使人有所領(lǐng)悟。
總之,在記敘中穿插議論,往往能使文章錦上添花,但不能空泛議論,也不能勉強湊合,只有在充分記敘的基礎(chǔ)之上有感而發(fā),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