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明(內蒙古霍林郭勒市人民醫(yī)院,內蒙古 霍林郭勒 029200)
老年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外科治療臨床分析
王曉明
(內蒙古霍林郭勒市人民醫(yī)院,內蒙古 霍林郭勒 029200)
目的 分析老年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外科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100例老年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開顱清除術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血腫清除43例,清除率為86.0%,對照組患者血腫清除32例,清除率為64.0%。觀察組患者 ADL評分分別為:Ⅰ級,28例(占56.0%);Ⅱ級,16例(占32.0%);Ⅲ級,5例(占10.0%);Ⅳ級,1例(占2.0%);Ⅴ級,0(占0.0%)。對照組患者 ADL評分分別為:Ⅰ級,15例(占30.0%);Ⅱ級,20例(占40.0%);Ⅲ級,9例(占18.0%);Ⅳ級,5例(占10.0%);Ⅴ級,1例(占2.0%)。兩組患者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治療老年性高血壓腦出血采用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的血腫清除率要高于采用傳統(tǒng)開顱清除術。
老年人;高血壓腦出血;開顱清除術;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口不斷增多,老年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發(fā)病率也在不斷增加,己經成為導致老年人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老年性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高發(fā)疾病,具有發(fā)病快、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1]。傳統(tǒng)治療老年性高血壓腦出血的方法為保守治療和開放式開顱清除術,治療效果不佳,致死率和致殘率極高。近年來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臨床上采用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對老年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治療的使用率也在不斷提高,本次研究采用對比的方法,分析老年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外科治療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41~70歲,平均年齡(52.12±3.11)歲;出血量30~120 mL,平均出血量(65.75±13.65)mL。平均高血壓病史(22.0± 1.0)年;平均發(fā)病時間(2.5±0.1)h。觀察組患者中,男24例,女26例;年齡40~70歲,平均年齡(51.32±3.51)歲;出血量25~110 mL,平均出血量(64.55±13.35)mL;平均高血壓病史(22.5±1.5)年;平均發(fā)病時間(2.4±0.1)h。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納入標準:所有研究對象均有明確的高血壓病史,入院治療時的血均高于正常值,均為首次高血壓腦出血的患者。排除標準:排除有腦血管畸形、腦動脈瘤、腦外傷、腦腫瘤、出血性疾病及其它器質性疾病引發(fā)的腦出血[2]。
1.2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行CT影像檢查,出血部位位于基底節(jié)區(qū)66例,腦葉出血34例。其中破入腦室26例,伴丘腦出血15;中線結構位移<0.5 cm 58例,>0.5 cm 42例。根據CT影像檢查所顯示患者的出血部位和出血量,選擇采用不同外科手術方式為患者進行治療。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開顱清除術進行治療。做好手術前準備工作,選擇合適的擴大翼點入路,切開腦肌骨瓣及硬腦膜,充分暴露島葉組織,避免損傷血管。切開島葉皮層約2 cm充分完整的顯露出血腫,在肉眼直視下清除血腫,及時進行止血處理。清除顱內殘液,復合腦肌骨瓣并逐層縫合頭皮皮膚,給予抗感染處理并進行包扎[3]。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采用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做好手術前準備工作,根據CT檢查定位,避開中樞神經系統(tǒng)等重要功能區(qū)域,選擇與血腫最集中區(qū)域相對位置,在患者頭皮切開約6 cm直切口,用銑刀修理出3 cm骨窗,穿刺找到血腫并進入血腫腔內,在直視下清除大部分血腫,然后在動態(tài)CT監(jiān)測下,使用吸管吸凈殘留血腫,同時及時進行止血處理。清除顱內殘液,復合腦肌骨瓣并逐層縫合頭皮皮膚,給予抗感染處理并進行包扎[4]。
手術后兩組患者均入住ICU重癥監(jiān)護室,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嚴格控制顱內壓、血壓,預防顱內及肺部感染,對于呼吸困難患者行氣管切開術,保證血氧飽和度及早期營養(yǎng)支持,保持水電解質平衡,密切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化指標,防止其它基礎性疾病并發(fā)。
1.3 觀察指標[5]對患者手術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復情況進行分級評估(ADL)。Ⅰ級:完全恢復日常生活能力;Ⅱ級:部分恢復日常生活能力,生活可以基本自理;Ⅲ級: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照顧,扶拐杖可以自行走動;Ⅳ級:臥床不起,但意識清醒;Ⅴ級:患者處于植物生存狀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采樣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血腫清除率為和ADL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腫清除率及預后情況比較[n(%)]
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方法選擇對于患者預后非常重要[6]。隨著醫(yī)學水平的不斷發(fā)展提高,腦外科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要好于傳統(tǒng)的保守治療方式,而隨著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的臨床療效要好于傳統(tǒng)開顱血腫清除術[7]。
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具有手術創(chuàng)口小,血腫清除徹底,手術時間短及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梢悦黠@減少手術出血量,減輕對患者機體的損傷,降低了患者的痛苦程度。由于基本上屬于相對封閉操作,減少了因腦組織過度暴露而引起感染的幾率,大大降低了患者形成腦疝的風險。同時減小了對腦細胞組織醫(yī)源性損傷,有利于手術后中樞神經功能的恢復,降低了患者肢體恢復的難度,極大地提高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具體手術方法的選擇,要在患者進行CT等影像學檢查后決定,要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腦出血部位、出血量等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對于高齡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應當首先考慮選擇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對于出血量多、血腫大、出血部位敏感、且己經形成腦疝的危重患者,仍然應當采用傳統(tǒng)開顱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在開顱直視下進行手術,止血迅速可靠,消除血腫干凈徹底,最大限度贏得搶救時間,獲得最佳治療效果[8]。
綜上所述,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方法,應當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腦出血部位、出血量、有無并發(fā)癥等具體臨床情況,選擇最佳手術方式和治療方案,以確?;颊攉@得最好的預后效果。
[1] 孫寶山.腦外科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分析[J].哈爾濱醫(yī)藥,2015,35(2):103-104.
[2] 馬義輝,李長棟,季瑋,等.41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外科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25):92-94.
[3] 關心,羅英華,鄧忠勇.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進展及效果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1,17(6):111-112.
[4] 黎乾科.100例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手術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9):96-97.
[5] 高晨,王洪運,劉玉虎,等.外科治療重癥高血壓腦出血154例臨床分析[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2(3):141-143.
[6] 趙家鵬,楊衛(wèi)瀧,王玉峰.高血壓腦出血個體化外科手術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1):12-14.
[7] 邱學峰.高血壓腦出血90的外科治療臨床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0):4749-4750.
[8] 張啟新,聞華,張可帥.高血壓性腦出血的外科手術治療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4):27-2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6.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