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碩
李豐,前IDG資本合伙人,現(xiàn)為峰瑞資本創(chuàng)始合伙人。自三只松鼠于2012年成立,李豐在當年3月主導了IDG資本對其的A輪投資,之后的兩輪融資李豐也都有參與。2015年9月,由李豐主導,峰瑞資本完成對三只松鼠3億人民幣的D輪投資。
Q:看了這么多的零食電商,最后為什么選投三只松鼠?
A:起初他(章燎原)在做殼殼果,剛做了一年,把線下的能力運用到線上,有很大的熱情投放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當時做品牌的人幾乎都見過了,他對品牌的訴求和初衷都有很明確的價值觀,知道一個品牌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有明確的認知和目標,而他又在線下積累了大量的經(jīng)驗,在線上試驗的時候也從零做到了第三名。
Q:章燎原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A:很靜,能定下心來。他幾乎從來不出來社交,基本上只待在蕪湖,沒有紛雜的東西打擾,但卻能進步很快。
Q:除了三只松鼠,其他幾家都失敗了,你認為原因是什么?
A:用三只松鼠舉例,重點是看流量紅利還是品牌,這是一個長期效應的事情。章燎原對品牌關注的方法很特別,他只看用戶搜索當中的三只松鼠,而不是堅果。他認為主動搜索三只松鼠的人和通過堅果流量做大了之后在點進去的是兩種類型,他覺得第二件事情有用但不重要。他不會去看銷售額,更多的是看用戶反饋。
從投資角度看,任何一個好的方向,在品牌、品類、渠道中都要占兩到三點,三只松鼠占了其中兩點,爆發(fā)性會更強一點。
Q:怎么理解現(xiàn)在的新消費和新零售?
A:用戶在有了錢后,選擇更多了,需要的東西也更綜合,現(xiàn)在除了更多性價比的東西外還需要“體驗”。相比于純線上、純線下,“線上+線下”的方式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說白了,用戶更難伺候了,要用更綜合的方式去服務他。
不管是去做供應鏈,還是其他方面,都要更快、更個性化,想辦法達到用戶體驗,但不管哪一條,都是消費來驅(qū)動的。
Q:做新品牌的人很多,會專門找一些年輕化的新品牌嗎,比如關茶?
A:從年輕人角度來講,在生活方式的改變里做品牌調(diào)性是不難的,這是他們的生活和他們想要的東西,如果湊巧他是一個極其喜歡熱愛這個事物的人也不難。但是對于年輕人來說,難的是做供應鏈。零售的本質(zhì)就是做供應鏈,我們投關茶之前和之后,一直都在講供應鏈這塊,年輕人對這部分沒有經(jīng)驗。
當時投關茶的時候,我也比較堅持。從品類升級上來看,抹茶是百分之百的綠茶,并且沒有任何化學過程,是物理過程加工的綠茶,而所有有歷史淵源的東西都會被驗證出來,因為口味是很難突飛猛進變化的。吃是長時間積累的過程,凡是在歷史上被證明過且一直存在的事情,最后都會有機會。
抹茶也是,最開始在中國產(chǎn)生,后來傳入日本,抹茶是長時間存在的,健康、綠色。我們的口味適合茶,最終在習慣的口味中茶會更有優(yōu)勢。抹茶的好處是,年輕人不是因為茶而喜歡,而是喜歡了再去了解的。
Q:在消費理念上,1980年代的日本跟如今的中國很像,中國的消費進程會不會走日本的路線?
A:會比日本、美國的進程快很多。中國的消費升級是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同步發(fā)展的,人們的認知速度會非???。認知什么是好的東西不需要逐步去進化,認知能力提升得很快,但在項目的選擇上,還是要同國外的項目進行對比。雖然時間上不存在copy的過程,但(發(fā)展)過程大體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