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祥菊
學會自己下臺階
文/孟祥菊
年底,單位要在基層教師中提拔一名業(yè)務領導,與我同期來校的師兄張哥也在提名之列。說起張哥,也算得上是一位令人敬慕的好老師,他性格謙和友善,在班級管理和課堂教學等方面,均取得了驕人的業(yè)績,在單位里的口碑很好。
前段時間,這場頗受關注的干部任免評選活動結束了,呼聲頗高的張哥卻在最后一輪領導班子表決會上落選,他參與競選的教導主任職位,被一位年屆五旬的大張老師競得。為了幫助張哥平復心情,我于當晚把他約到一家飯館去吃涮鍋。半杯酒入肚后,我有些氣不過地發(fā)起了牢騷:“姜還是老的辣,是咱們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不曉得里面還存在著拉選票這個事兒!看來,我們以后在工作中真的不必較真,免得讓自己的身心皆受傷害!”
張哥看了看我,很平靜地對我說道:“其實,這也算不得什么。你想啊,論教齡,我只有8年,各方面還顯得青澀;論資歷,我才入黨3年,還是個‘毛孩子’;論才能和人品,我與大張老師還有距離,他可一直是我向上登攀的目標。想我自己,也無非是在課堂教學方面占了點兒優(yōu)勢,先后在市縣上過幾節(jié)公開課,并于去年榮幸地被評為市級‘教壇新秀’而已,領導能將我提名到‘后備干部’之列,已屬抬愛了?!?/p>
說到這里,張哥忽然話鋒一轉,用調侃的語氣補充一句:“另外,我此次參加競選的目的也簡單,只是想通過小試牛刀之機,尋找一下自己與他人的差距罷了!我今年剛滿32歲,正值人生的黃金時節(jié),以后升職的機會多著呢,干嗎這么著急啊!”張哥的話令我心內釋然,為表敬意,我連忙舉起酒杯,陪他輕酌幾口。
從飯店歸來天色已晚,行在灑滿霓虹的街頭,我的腦海里忽然閃過伊索寓言中《狐貍與葡萄》的故事來。事實證明,寓言故事中的狐貍是聰明的,因為它曉得,在既定的事實面前,唯有放棄才是最好的選擇,既損傷不到身體,又傷及不了自尊,是個身心皆保的雙贏之策。
其實,人生路上許多目標的達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通向成功的路上,當自身的付出與期許的結果背道而馳的時候,聰明的人不妨學學狐貍的做法,大度地以“葡萄是酸的”為借口,適時為自己搭建一個退場的臺階,這也是智者的守身處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