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艷
(賓縣種子管理站,黑龍江哈爾濱150400)
北方寒地玉米育苗移栽技術
吳淑艷
(賓縣種子管理站,黑龍江哈爾濱150400)
北方寒地是玉米種植的有效資源,在土地資源日趨緊張的發(fā)展背景下,應通過完善和提高玉米育苗移栽栽培技術來實現北方寒地的耕種價值。在北方寒地玉米種植技術的發(fā)展方向上,應結合當地的氣候特征,全面考慮玉米生長過程受到的不利影響因素,從延長生長期、減少種植投入以及提高育苗質量3個方面來進行,不斷地研發(fā)出高產穩(wěn)產的玉米種植新技術。
北方寒地;玉米;育苗移栽技術
玉米具有較高的食用和工業(yè)價值,是我國北方種植的主要經濟作物。隨著現代農業(yè)的發(fā)展,玉米種植規(guī)模越來越大,市場對玉米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生產出更多高質量的玉米,一直是東北平原玉米種植技術研究的方向。特別是在北方寒地玉米種植中,由于氣候寒冷,導致玉米生長適宜期過短,嚴重制約著當地玉米種植的發(fā)展。筆者針對北方寒地玉米育苗移栽技術進行研究,旨在為寒地玉米經濟的發(fā)展提供種植技術支持。
在北方寒地玉米種植中,由于氣候條件的限制,玉米苗移栽過程中對技術的要求比其他地區(qū)要高。必須運用好先進的玉米移栽種植方法,保障玉米苗的正常生長。從實踐過程來看,主要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1 選擇適合北方寒地種植的玉米品種
在北方寒地種植玉米前,應合理地選擇種植品種。根據寒帶積溫少、霜期長的氣候特點,應參考當地積溫帶的劃分情況,選擇適合本地區(qū)的高產玉米品種,同時兼顧品種的抗病性能情況。播種前應對種子進行篩選,選擇顆粒飽滿、色澤亮麗的優(yōu)良種粒,為玉米的育苗栽培打好基礎[1]。
1.2 合理運用育苗技術
在北方寒地進行玉米育苗,一般采用溫棚和育苗紙筒效果比較好。首先,應選擇好苗圃地塊,盡量以地勢平坦、背風向陽的地塊作為玉米苗圃,同時還要考慮灌溉和管理方便;然后對玉米種子進行催芽,待苗圃表面以下20 cm左右的土壤化凍完畢時開始播種。播種時先把育苗土和腐熟的有機肥充分攪拌均勻,然后裝滿紙筒并刮平。最后把紙筒整齊地安放在苗床,澆水后每個紙筒點播1~2粒帶芽的玉米種子,用營養(yǎng)土覆蓋好。播種完畢立即關好溫棚,溫棚的溫度白天應控制在20~25℃,夜間10℃,并且保持土壤濕潤。當紙筒長出玉米苗后,只要幼苗沒有枯萎的跡象,可以少澆水,以促進玉米苗根系的發(fā)育。當氣溫逐漸升高時,應打開溫棚通風,只要沒有寒流氣候,可以揭掉溫棚,之后應加強看護,防止動物對幼苗的侵害。
1.3 加強玉米苗移栽管理
北方寒地的玉米苗移栽管理主要包含以下3個方面:
(1)對即將移栽玉米苗的地塊進行耕地、整地,耕地時深度以22 cm為宜,可以適度深耕。地塊翻耕好后,應按種植需要進行起壟整形,起壟時應清除耕地過程留下的立垡,并注意控制好壟距。整好地后在計劃玉米苗移栽日的前10 d進行基肥施加作業(yè)。
(2)當苗圃中的玉米幼苗生長到2葉1芯時,應著手玉米苗的移栽工作。一般是等終霜過后,在5月中旬進行移栽作業(yè)。在移栽的前10 d,有必要適當地對玉米幼苗進行抗旱、抗寒鍛煉,盡量使幼苗在苗圃中露天生長,充分適應自然生長環(huán)境。然后在移栽前3 d左右用0.2%的尿素液甲基硫環(huán)磷、800倍液敵克松對苗床進行噴霧,預防玉米苗移栽后的病蟲害。最后在玉米苗移栽的前5~10 h對苗床澆水至濕透。
(3)在玉米苗移栽作業(yè)時,針對目前種植規(guī)模普遍較大的情形,可以利用機械開溝器進行開溝,采取分組流水作業(yè)形式進行。開溝后工作人員及時把紙筒插入溝內,插紙筒時應控制好間距。玉米苗全部移栽好后等待3 d,及時進行溝槽覆土作業(yè),并糾正移栽時不規(guī)范的情況,保證紙筒上緣與地面平齊,筒身正直。此外,移栽時可以根據玉米品種和土壤肥力適度密植[2]。
當前北方寒地玉米種植技術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玉米產業(yè)發(fā)展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技術體系還不夠完善,技術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日后北方寒地玉米種植技術的發(fā)展方向上,應結合當地的氣候特征,全面考慮玉米生長過程受到的不利影響因素,從延長生長期、減少種植投入以及提高育苗質量3個方面來進行,不斷地研發(fā)出高產穩(wěn)產的玉米種植新技術。
北方寒地是玉米種植的有效資源,在土地資源日趨緊張的發(fā)展背景下,應通過完善和提高玉米育苗移栽栽培技術來實現北方寒地的耕種價值,不斷地完善我國玉米種植結構,為玉米經濟向好向快發(fā)展作出貢獻。
[1]王宇先.北方寒地玉米育苗移栽栽培技術[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0(7):182-183.
[2]周宏斌,張義.寒地玉米育苗移栽技術應用[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1(6):164-165.
掃一掃,看你的觀點
1005-2690(2017)05-0039-01
S513
B
201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