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4月16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會議指出,各級黨委要認真落實主體責任,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作為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任務,作為黨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細化責任清單,加強分類指導,注重典型引路,充分調動基層單位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以學習教育的新成效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在會上作了發(fā)言?,F刊發(fā)其經驗做法,以饗讀者。
中國人民大學全校35歲以下青年師生黨員共有8025名,占全校黨員總數69.1%?!皟蓪W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校黨委從鞏固黨的執(zhí)政根基、確保紅色江山永固的戰(zhàn)略高度,突出抓好青年黨員的學習教育,注重解決一些青年黨員政治意識淡薄、組織觀念不強等問題,著力培養(yǎng)又紅又專、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加強思想武裝,為青年黨員“鑄魂”
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們黨創(chuàng)辦的新中國第一所新型正規(guī)大學。校黨委始終把幫助青年確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作為立德樹人首要任務。在學習教育中,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青年黨員,引導他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增強“四個自信”,努力學在前、做在先,為廣大青年當好榜樣。
在教學科研活動中加強思想教育。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的育人功能,組織信仰堅定、理論功底深厚的教師認真?zhèn)湔n,系統(tǒng)講解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闡釋黨章黨規(guī),“灌輸”黨的理念,幫助學生黨員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年,舉辦“青年視角下的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等論壇、報告會、研討會、講座1000余場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向明主講的“做一名新時代的青年共產主義者”獲評北京高?!皟蓪W一做”專題精品黨課一等獎。對青年教師黨員堅持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引導他們帶頭走上思想政治課講臺,傳播黨的思想理論;鼓勵他們從黨史黨建、思政教育、法學、政治學等學科角度,研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各教研室、實驗室黨支部強化政治功能,教育青年黨員修身立德,堅持政治方向,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頭腦。
用好互聯網教育平臺。針對青年群體“無人不網、無日不網、無處不網”的特點,探索開展“互聯網+思政課”,打造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開發(fā)“思政云課堂”網絡平臺和“別笑我是思修課”微信公眾平臺,制作“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解讀”“最嚴黨紀”等微黨課,把思想政治工作聯網上線。同時,鼓勵青年黨員既當網絡媒體的受眾,又堅持理性思辨、正面發(fā)聲,唱響網上好聲音,傳遞網絡正能量。
發(fā)揮先進典型引領作用。將首任校長吳玉章事跡按照“四講四有”體例,編寫成學習讀本,組織青年黨員以“學吳玉章精神”為主題上系列黨課,引導他們見賢思齊、修德篤行。拍攝23部模范教師和學生黨員微視頻,并選出11部在全校公映,通過樸素的記實手法展現身邊黨員先進事跡,獲得關注和好評,每部公映視頻觀看都超過7000人次。
嚴格組織生活,為青年黨員“立規(guī)”
校黨委感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使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得到恢復和發(fā)揚,組織生活越來越規(guī)范。校黨委借勢把組織生活的熔爐燒得更旺,讓青年黨員在其中錘煉黨性。
完善和落實組織生活制度。去年,校黨委專門開展“提升支部組織生活質量行動計劃”課題研究,在此基礎上制定印發(fā)《黨支部組織生活指導意見》,對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基本制度作出細化規(guī)定。為確保制度落地,校、院兩級領導班子成員結對聯系255個青年黨員支部,定期參加組織生活,宣講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與青年黨員交流理論和現實問題,同時指導支部開展工作,讓大家明白組織生活是什么樣、該怎么過,養(yǎng)成自覺參加組織生活的興趣和習慣。
創(chuàng)新組織生活方式。借鑒高校大學生辯論賽的形式,普遍開展兼具思想性、趣味性、合作性的主題辯論。一些黨支部以“發(fā)展學生黨員,學習和品德哪個更重要”“加強黨性修養(yǎng),更在于理論學習還是實踐鍛煉”等為題開展辯論,讓黨員在思考和爭論中筑牢“初心”,加深對黨的認識和感情。今年,結合慶祝建校80周年,正在籌劃開展“尋根人大青年行——重走延安路”主題活動,用黨的光榮傳統(tǒng)激勵青年黨員奮發(fā)向上、砥礪前行。
開展組織生活評比示范。組織開展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評比和“標兵支部組織生活示范”活動,全校23個學院選派基層黨支部代表參評,各學院黨務秘書、黨員代表和學生黨建促進會的同志現場點評和打分,評出財政金融學院2014級本科支部等6個“組織生活標兵黨支部”,為他們錄制組織生活視頻,作為示范樣本在全校推廣,推動提升了黨支部組織生活的整體質量。
引導實踐鍛煉,讓青年黨員“扎根”
學是基礎,做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的第二課堂,有助于樹立對人民的感情、對社會的責任、對黨和國家的忠誠。校黨委通過多種渠道為青年黨員搭建平臺,組織他們下基層、接地氣,在社會這所大學堂實踐鍛煉,踐行“四講四有”“四個合格”。
開展國情社情調研。以青年黨員為骨干,組織5000多名師生到全國300多個市縣,開展“千人百村”“街巷中國”等社會調研,引導他們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青年師生黨員撰寫形成的《河北省白洋淀發(fā)展生態(tài)文化旅游的時代機遇》等調研成果,為中央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提供了決策參考。
積極投身志愿服務。校黨委實施“研究生支教團”“求是思源”“明德思源”等計劃,組織青年黨員赴四川榮縣、云南蘭坪、新疆塔城等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扶貧支教。支教團隊結合當地需求,組織策劃“人大·情暖”“人大夢·西部情”等特色公益活動,募集公益資金60余萬元,惠及上千名貧困學生。同時,積極宣傳支教團隊的典型事跡,感召更多學生到艱苦地區(qū)、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華,實現報效祖國的理想。
下派基層掛職鍛煉。學校每年選拔幾十名優(yōu)秀青年教師黨員,到江西、云南、西藏、新疆等地掛職鍛煉,在實施“海外留學歸國教師國情教育計劃”中,2016年組織11名海歸教師黨員帶頭參加掛職鍛煉,引導青年黨員在條件艱苦的基層、國家建設的一線,埋頭苦干、攻堅克難,用一流的業(yè)績成就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