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
摘 要 紫砂壺從來都是和文人雅士等士大夫階層分不開的,壺身有不同的造型和字畫刻繪,而這些造型等反映的是對應時代的風尚和品位。紫砂的演化經(jīng)歷了由粗趨精、由大趨小、由簡趨繁,又返璞歸真的階段,從古樸到華麗,最后演變成為了淡雅的藝術美感,都是紫砂壺價值的體現(xiàn)。
關鍵詞 紫砂;玉珠壺;造型;美學
紫砂的藝術造詣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壺身造型的藝術,二是雕刻繪畫的藝術,無論哪種藝術美感都需要制壺者有較高的藝術天分和造詣,在方寸之間展示制壺者的功底和心靈之美?,F(xiàn)以紫砂“玉珠壺”(見圖1)為例,談談這款紫砂壺的造型和美學價值。
1 紫砂“玉珠壺”造型美
紫砂“玉珠壺”精選原礦朱泥,成色喜慶,養(yǎng)成嬌艷。此壺是全手工制作典范,細節(jié)各處皆極致有感,造型飽滿、大方得體。壺型圓潤飽滿,簡潔素雅的壺身更具紫砂的魅力,氣質平實穩(wěn)重,比例協(xié)調,于淡淡的氣質當中透出一股清韻。整體觀之,紫砂“玉珠壺”壺身線條流暢,古韻味十足,給人一種柔和之美。細看,此壺的壺身飽滿、圓潤,壺把細而圓,壺嘴自然胥出。紫砂“玉珠壺”四平八穩(wěn),散發(fā)出一種柔中帶剛的美,壺腹的人物刻繪增加此壺的觀賞性,使樣式簡潔的壺器造型簡練樸素,做工精細周到。
2 紫砂“玉珠壺”的刻繪美
紫砂“玉珠壺”的壺腹刻繪著一位老者形象陸羽,陸羽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人,他遍稽群書,深諳采制茶葉的經(jīng)驗,并寫成了一本《茶經(jīng)》留給后來者。由于陸羽的貢獻,世人盛贊他為“茶圣”。在江浙一帶,陸羽也常被人尊為了“茶祖”。在紫砂壺上刻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刻繪人物更是難上加難。由于人物的臉部表情需要入木三分,才能神似。因此,在紫砂壺上刻繪人物,需要制壺者具備較深的繪畫功底。從紫砂“玉珠壺”上的人物刻繪來看,刀法簡練,注重神態(tài),陸羽神態(tài)自若,與傳說的肖像符合。人物刻繪是我國紫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其獨特的藝術特色躋身于世界藝苑之林,成為世界藝術文化中的一塊瑰寶。
3 紫砂“玉珠壺”的美學價值
紫砂“玉珠壺”的美學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肌理效果。紫砂“玉珠壺”不施釉,泥料的配比不同,其表面光滑,細砂之細恰似嬰兒之膚,讓人頓生撫慰憐愛之情。(2)造型圓潤。紫砂“玉珠壺”通體沒有硬性轉折,水在壺里可順暢流轉,水與茶葉能溫潤結合,有利發(fā)茶。用圓形紫砂壺泡烏龍茶,紫砂壺內注水后,水流會順著圓形紫砂壺的壺壁順流而走,能更好地使茶葉和水緊密結合,有利于發(fā)茶。(3)刻繪精工。陶刻的起源可追溯到宋代,制壺藝人用竹筆在壺底刻劃署名款。而到了明、清時期,由于文人士大夫階層參與紫砂器的制作,開拓了在紫砂茗壺上繪畫的先河。文人賞壺、刻繪,雅趣橫生,陶刻藝術的技能也在不斷地提高。紫砂“玉珠壺”的壺腹上刻繪茶祖陸羽,人物栩栩如生,這也是陶刻中難度最大的基本操作技法。深厚蒼勁的金石味內涵裝點在紫砂壺上,頗顯神韻。(4)簡約之美。中國的傳統(tǒng)審美崇尚簡約之美,自然與樸素的美是中國文人審美的最高境界。紫砂“玉珠壺”外形簡潔傳神,其刻繪也沒有復雜的畫面,符合了“絢爛之歸于平淡”的美學。
4 結 語
紫砂壺的裝飾不能太復雜,往往采用簡潔明晰的線條和造型方顯質樸本色。紫砂“玉珠壺”簡潔傳神,有一種使人一望便覺書卷氣撲面而來之感,這種強烈的文化內涵深得茶客們的喜愛,這種壺型是與茶性相宜的,因而,用它飲茶時常常會感到陳曼生式的快樂:“梅雪枝頭活水煎,山中人兮仙乎仙”。
參 考 文 獻
[1]王廳,朱海燕.“曼生壺”的藝術表現(xiàn)及其影響[J].茶葉通訊,2014(02):46-48.
[2]趙亞男.“動之以情”——日用陶瓷設計中情感元素的應用研究[D].青島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