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沭淮
摘要:語文教學的問題頗多,近年來語文教學也倍受爭議,批評的重點之一是語文教學效率太低效果不佳,其實這個問題語文教學界的老前輩呂淑湘先生早就一針見血地提出過,先生指出,語文教學花時最多,但是依然存在"少慢差費"的問題。任何學科的教學都要追求有效,而對于語文教學而言,這個問題尤為突出,亟需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認真思考積極探索。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4-0067-01
1.確立核心目標
所謂確立核心目標,即要求明確教學的重點培養(yǎng)目標,該目標要不受書本內(nèi)容和考試內(nèi)容的限制,明確出學生在進行高中語文學習之后應具備的綜合素質與具體能力,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具有導向作用。核心目標的確立要依據(jù)課程標準與考試大綱的要求并結合教學中實際的問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實際上,高中語文的考試與教學內(nèi)容不應存在很大的矛盾,高考的主要考核方向應該是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中所獲得的知識技能以及思考問題的能力。但是經(jīng)常在考試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語文的考試評定中對基礎知識的考核依舊占有很大的比例,對技能、思考能力的評定形式多樣新穎,卻并沒有明確的考評。
2.更新觀念,轉變課堂教學方式
新課程要求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就是從傳統(tǒng)的以被動似接受的、封閉的學習方式轉變?yōu)橹鲃拥摹l(fā)現(xiàn)的、合作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與探索,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創(chuàng)造性和實踐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在教學實踐中,本著新課程"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和教學模式,強化學法指導,關注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性,充分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力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良好的習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請把學習的自由還給兒童,要他們走上創(chuàng)造之路,手腦并用。"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教師應注重激勵,鼓勵學生發(fā)揮個性特長,發(fā)表"一得之見",施展"一技之長",使小小的課堂成為鍛煉學生才能,增長學生知識,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場所,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在教學結構上下功夫
理論要運用到實踐中來。目前,教育領域人人都說新課改,但真正能做到"課改"的教師又有多少呢?怎樣才能真正把"新課改"落實到教學中來呢?我覺得教學壞節(jié)尤其重要。結合高一語文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本人有以下幾個建議:
3.1 "趣味"導入。在教授新課時,我覺得導入是十分重要的。導入得好與壞,不僅影響到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興趣,而且還影響到教師講授這篇文章的效果。所以,在導入時,教師應該抓住一個"趣"字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譬如,教師可以采用聽音樂、猜謎語、猜詞游戲、講故事、背古詩、引名言、朗讀精彩片段等方式來營造學習的氣氛,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提示學生學習的方法,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2 "真情"朗讀。新課改"三維"目標之一的情感體驗與價值觀怎樣在教學過程中得以落實呢?這就要在朗讀中抓住一個"情"字引導學生深入體驗。教師可以采用"神入角色,心駐課文"的方法要求學生把自己當作戴望舒,當作艾青,當作曹操……讓學生去"親臨親歷",深入體會,大聲地、動情地朗讀。如學習《沁園春?長沙》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毛澤東,站在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回憶與眾多的革命同志一起度過的崢嶸歲月――意氣風發(fā),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到中流擊水,抒發(fā)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3.3 "善問"解惑。在課堂教學中抓住一個"疑"字突破難點。采用"每人每課提三個問題"的形式要求學生在預習時至少發(fā)現(xiàn)三個問題,將其抄寫在預習本上,在課堂上交流,讓學生與書本零距離接觸。這樣不僅能讓學生養(yǎng)成"善問"的好習慣,而且還能讓學生自主探究解難。如,預習《小狗包弟》時,學生提出了很多問題:為什么作者要收養(yǎng)小狗包弟?后來又為什么要把它送走?送走包弟后作者的心情又怎么會變得沉重?作者以"小狗包弟"為切入點想告訴我們什么東西?……學生提的問題都很新穎,能層層深入,這不僅開拓了他們的思維,增強了他們的想象力,而且還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4.引進開放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開放。一方面表現(xiàn)在教師語言權的開放,另一方面表現(xiàn)在學生思維權的開放。課堂上教師應當走下講臺,取消語言霸權,使學生有機會發(fā)言,有權利提出不同意見,平等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觀點。這正是開放式教學過程的特點之所在。教師應當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學模式,不應當過分強調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按部就班,而應以學生樂于探究問題為中心展開教學。學習語文是一個學生思維能力多維發(fā)展的過程,教師不能用現(xiàn)成的固定答案去限制、束縛,甚至扼殺學生有價值的思維亮點。要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多向思維、發(fā)散思維,學會從不同角度辨證的理解和分析問題。學生是有生命的個體,認知理解上的不同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個體價值的體現(xiàn)。
綜上所述,教師要善于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